于 靜,宮 麗,胡 秀,王雨來△,張 松,郜偉莉
(1.鄂東醫(yī)療集團黃石市中心醫(yī)院·湖北理工學院附屬醫(yī)院藥學部,湖北 黃石 435000;2.廣東省深圳市
龍華區(qū)人民醫(yī)院藥學部,廣東 深圳 518000)
全球每年發(fā)生腦卒中約2 200 萬例,其中缺血性腦卒中占87%,出血性腦卒中占10%,蛛網膜下腔出血占3%[1],我國最常見的卒中類型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占腦卒中的69.6%~70.8%[2-3],AIS 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復發(fā)率及多并發(fā)癥特點[4-5],致死率僅次于惡性腫瘤。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為在時間窗內給予血管再通治療,包括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靜脈溶栓和機械取栓,但救治成功率與發(fā)病至治療的時間密切相關[6-7]。國際臨床照護計劃認證(CCPC)是以國際臨床實踐指南為基礎,以團隊協(xié)作和科學管理為特征的單病種照護項目,只有通過國際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認證聯(lián)合委員會(JCI)的醫(yī)療單位才可參與。團隊組成包括個案管理師(組織協(xié)調)、醫(yī)師(疾病診治)、護士(照顧護理)、藥師(藥學服務)、放射技師(影像支持)、檢驗技師(檢驗支持)、營養(yǎng)師(營養(yǎng)指導)、康復師(康復訓練)、心理師(心理疏導)。臨床藥師作為CCPC 團隊中不可缺少的成員,可通過標準化的介入模式提供藥學服務。本研究中對此藥學實踐結果進行總結與分析,為臨床藥師服務模式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住院患者;年齡≥18 歲;發(fā)病天數(shù)≤14 d。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心源性腦卒中。
退出標準:轉院;轉至康復機構或回家行臨終關懷;僅予以安慰措施;已登記臨床試驗;死亡;主動退出研究。
病例選擇與分組:通過黃石市中心醫(yī)院嘉和電子病歷系統(tǒng)(V6)及CCPC 個案管理系統(tǒng),統(tǒng)計神經內科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AIS 患者2 349 例,以藥學服務介入時間點為界,將2017 年(介入前)的868 例AIS 患者設為對照組,其中溶栓79 例;2018 年(介入后)的1 481 例AIS 患者設為觀察組,其中溶栓151 例。兩組患者的性別(χ2=0.400,P =0.527)和年齡(t =1.406,P =0.160)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納入病例數(shù)相差較大的主要原因為后1 年神經內科病區(qū)規(guī)模擴建。
藥師參與CCPC 服務過程:個案管理師將患者信息記錄于個案管理系統(tǒng),并發(fā)送患者基本信息到藥師手機,藥師將在48 h 內對納入患者進行首次藥學服務,將患者的基本情況(藥物過敏史、入院前服用藥物情況、用藥依從性、卒中常見藥物認知水平、接受教育的意愿及障礙)填寫于“CCPC-Stroke 藥物服務評估記錄單”,將結果錄入CCPC 個案管理系統(tǒng),并給予藥師建議(如初始藥物治療方案指南遵從度、藥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藥物治療方案調整等),各團隊成員均可共享評估結果,并參考建議內容。患者診療過程中出現(xiàn)用藥方案調整、服藥存在主觀隨意性、懷疑藥品不良反應、出現(xiàn)用藥相關事件等情況時,個案管理師在CCPC 個案管理系統(tǒng)中記錄,系統(tǒng)將自動反饋給藥師,藥師針對情況再次介入,將介入結果錄入系統(tǒng)。系統(tǒng)自動提示藥師即將出院患者名單,藥師根據醫(yī)師開具的出院藥品在系統(tǒng)中填寫出院用藥教育單,包括藥物的用法用量、服用時間、不良反應、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的指標等,對患者或其家屬進行出院用藥教育。藥師通過對患者的首次藥學服務、診療過程中出現(xiàn)用藥相關事件的介入、出院藥品的用藥教育體現(xiàn)個體化科學診療。
評價方法:參照《2018 AHA /ASA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和《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擬訂標準(見表1),評價兩組患者臨床藥物治療方案指南的遵從度。采用Morisky 用藥依從性問卷(MMAS-8,項目見表2)[8]調查用藥依從性,總分8 分為良好、6~7 分為一般、<6 分為差??傄缽模搅己?一般。
表1 臨床藥物治療方案的指南遵從度測評表Tab.1 Evaluation on the adherence of drug therapeutic regimen to the guidelines
表2 Morisky 用藥依從性問卷調查表Tab.2 Morisky medication compliance questionnaire
結果見表3 和表4。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方案遵從情況比較[例(%)]Tab.3 Comparison of patients′ treatment compli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
表4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例(%)]Tab.4 Comparison of patients′ medication compli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
阿替普酶屬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為可改善AIS 預后的短期藥物,常規(guī)給藥時,AIS 患者3 個月內恢復神經功能的概率可增加1/3[9]。
藥師參與CCPC 服務前,靜脈溶栓指南遵從度低,其原因主要存在于阿替普酶給藥時機及劑量2 個方面。由于CT 及血液標本檢驗等待時間較長,導致超過溶栓時間窗,從而降低了指南的遵從度。醫(yī)院通過對卒中患者改造溶栓流程,建立綠色通道,確定CT 及血液標本檢測優(yōu)先的原則,縮短了患者入院至靜脈溶栓的時間(DTN)。本院藥品供應目錄中,阿替普酶規(guī)格為每瓶50 mg(5 090.97 元),價格昂貴,部分患者體質量輕微超過55.5 kg 時,給藥劑量需大于50 mg,但為給患者節(jié)約治療費用,醫(yī)師可能會減少劑量。對此,藥師首先通過審方干預系統(tǒng),對阿替普酶給藥劑量進行干預;其次,建議增加每瓶25 mg 的規(guī)格(2 274.43 元),既可保證充分給藥,又為患者節(jié)約治療費用??梢姡t(yī)院流程優(yōu)化及臨床藥師干預后,溶栓治療指南遵從度明顯提高。
不符合靜脈溶栓或血管內取栓適應證且無禁忌證的AIS 患者,在發(fā)病后應盡早給予抗血小板藥物[10]。輕型卒中患者二級預防,發(fā)病24 h 內開啟雙聯(lián)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聯(lián)合氯吡格雷),用藥21 d,可降低90 d 內卒中的復發(fā)率[11]。藥師參與多學科聯(lián)合治療團隊前,存在給藥不及時和漏給情況,導致治療方案(指南)遵從度不高。對此,醫(yī)院通過信息化改造,在醫(yī)師工作站中嵌入單病種臨床途徑,設置路徑標準醫(yī)囑,增加提醒功能,提高了入院48 h 內開啟抗血小板治療方案遵從度的比例;藥師則通過審方系統(tǒng)干預抗血小板藥物給藥劑量,確保給藥時機及劑量正確。雙管齊下,進一步提高了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方案的遵從情況。
AIS 患者他汀類藥物服用原則參考文獻[10,12]。他汀類藥物的使用有助于預防血脂升高腦卒中患者的卒中再發(fā)[13];且除有調血脂作用外,還可預防腦內大動脈與頸內動脈的血栓形成;直接上調腦內一氧化氮合酶,減少自由基,縮小梗死體積,改善神經功能;同時具有潛在抗炎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14]。應注意他汀相關肌病的風險與服用劑量和循環(huán)中他汀類含量密切相關,高劑量(80 mg/d)更易引起肌?。?5]。藥師參加CCPC前,院內開啟他汀類治療主要問題是藥物給藥劑量不正確,中等強度與高強度的他汀類治療方案中,阿托伐他汀與瑞舒伐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幅度相同時,阿托伐他汀的給藥劑量為瑞舒伐他汀劑量的4 倍,開啟高強度他汀類治療時,醫(yī)師開具的部分劑量為40 mg 或其他。針對存在的問題,臨床藥師一方面通過合理用藥審方系統(tǒng),對他汀類藥物給藥劑量進行干預;另一方面,建議醫(yī)師開啟高強度他汀類藥物治療時,選擇瑞舒伐他汀鈣片,因按本院藥品供應目錄中的藥品規(guī)格和價格,換用瑞舒伐他汀片后單日他汀類藥物價格可降低約50%(由35.5 元降至17.9 元)。藥師綜合干預后,他汀類藥物治療正確率提升約50%。
缺血性腦卒中屬慢性疾病,除急性期需住院治療外,防止卒中的再次發(fā)作(二級預防)至關重要,二級預防需要患者與家屬長期在家中開展,藥物治療注意事項較多,部分患者對藥品服用時間、可能發(fā)生的藥品不良反應及需監(jiān)測的指標不理解,導致用藥依從性差。臨床藥師通過用藥教育讓患者了解服藥時間、劑量、方法,可能出現(xiàn)的藥品不良反應,食物與藥物的相互作用、需定期回院監(jiān)測的實驗室指標,溝通過程中盡量減少專業(yè)術語的使用,制作通俗易懂的用藥教育宣傳彩頁,免費發(fā)放給患者及家屬,在病房電視播放藥品服用注意事項視頻,使患者認識到用藥依從性在腦卒中藥物治療方案中的重要性,堅持合理用藥,避免私自調整用藥劑量、隨意更換用藥品種。經以上措施干預,觀察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
在本次多學科聯(lián)合治療團隊中,臨床藥師發(fā)揮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密切與照護團隊協(xié)作,以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指南遵從度為切入點分析患者的治療方案,以合理用藥為核心開展藥學服務,在提高溶栓治療指南遵從度,抗血小板藥物、他汀類藥物治療規(guī)范性及用藥依從性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希望通經驗分享,為臨床藥師在團隊中發(fā)揮作用提供更多參考,體現(xiàn)臨床藥師價值,進一步促進臨床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