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玲
摘要:做好小學語文情感教學工作,對小學生的心靈發(fā)展也有積極影響,因為小學生所具備的情感能力比較簡單,具備很強的可塑性。所以,重視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并根據實際生活經驗開展情感教學,既要凸顯小學人文歷史思想情感教學的主要功能,也需要老師給學生提供優(yōu)秀的榜樣,才能切實適應小學語文思想心理情感教學的實際需要。
關鍵詞:情感教育;榜樣作用;互動作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教學是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尤其是小學語文教材對于有利于小學生知識和情感的積淀,尤為重要。從小學語文課的教學課程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教師不單單是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更需要對學生情感加以適當的指導。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在小學語文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往往需要選擇將知識性與情感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加強對學生的情感培育,為提高學生的情感感知力創(chuàng)造更為廣闊的途徑。
1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
1.1情感性
語文教育不同于其余的數學、英語等課程,它從根本上講強調對學習者心理情感的指導與感受,老師的講強調心理情感的表現,而學生的講學就需要立足于情感感受。換言之,在實際課程開展的過程中,老師應以情動人,并利用對身邊事情的深入分析,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形成正面的思維與情感狀態(tài),以完成課程目標任務。而與此同時,情景感知又表現在老師和學習者之間的交互溝通過程中,讓學習者寓教于樂。
1.2形象性
經過老師的課堂指導,小學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形象思維,利用進一步的情感體驗參與到實踐教育開展過程中。與此同時,老師也可以豐富自身話語,盡量多運用形象的、描述性的話語形式,以帶動學生在腦海中描繪形象具體的思維畫面。同時為充分進行思想教育與情感教學的滲透發(fā)展,語文老師還可利用現代信息、多媒體、游戲等方法,切實地啟迪學生的形象與具體思想。
2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2.1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年齡通常還較小,正值學習的啟蒙階段,他們往往對社會上的事情缺乏清晰的理解,會格外關心老師對學生的評語。所以,老師成為學生的好榜樣時,要更多地通過積極正向的評價來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體會到由情感教化所產生的正面力量。
比如,夸獎和肯定都會使學生非常開心,以后會努力去獲得老師的肯定,這種自覺的學習是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的。就師生關系而言,通過情感教學的開展,可以改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人際關系,而如果對情感教育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使學生課堂上教學顯得比較愉快的同時,打破與老師間的嚴肅人際關系,也使學生學習情感產生更多興趣。
2.2培育小學生優(yōu)秀的審美觀念與思維能力
審美教育對個人的生存與發(fā)展都具有無法忽視的重要意義,但由于審美觀念的養(yǎng)成大多都是在小學階段,所以小學語文的情感教學也變得十分關鍵。小學語文課本內容豐富多姿多彩,給小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強烈思想感情的審美對象,所以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情感教學,就可以讓小學生深切地體會到文字中所要傳遞的人物情感,并把這種思想情感深入到學生的內心。
2.3迎合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要求
伴隨新課改的深入與有效實施,素質教育、情感教學也越來越成為中國教育的主要趨勢和目標任務。因此我國有關教育部門已經明確地對情感教學目標作出明確,即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課程開設的過程中,小學老師應當有針對性地啟發(fā)學生的愛國精神,幫助其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同時培育學生良好的三觀,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與綜合能力,并最終為社會發(fā)展作出相應的貢獻。
3小學語文中情感教育的實現策略
3.1重視學生的個體性,并突出與情感教育的互動效果
相互尊重是彼此溝通的基石,教師不要以為小學生年齡還小而忽視對學生的重視。教師要想建立良性的人際關系,前提是彼此尊敬。老師的一舉一動都對小學生產生影響的效果,老師尊敬學生的同時,學生也會尊敬老師。老師要想辦法加深和小學生之間的關系,情感交流也是加深教師關系的關鍵,所以一定要做好情感溝通和交流,利于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
3.2以身作則做模范,提高教師的自身情感素質
老師除重視學生和增加交流以外,更要提高自己的情感素質。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并非總是對教導很順從,反而比較注意對老師的情感教育,因為小學生們非常關心老師在講些什么,往往都把老師的言談作為效仿對象。所以,身為老師一定要以身作則,增強自己的情感涵養(yǎng),在平時的生活和教學過程中,老師也要做好情感教養(yǎng)方面的積累,從而在實際的生活和教育中影響學生。
比如在介紹《黃繼光》時,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在課前收集相應的影視資料,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們放映。學生通過看影視資料,可以體會到戰(zhàn)爭的殘酷,為每一條劇情的進展而心驚膽戰(zhàn)。在視頻的支持下,小語文課堂教學逐漸變得更加真實,學生們可以體會到戰(zhàn)爭英雄的付出,并產生崇敬之情。
3.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實施情感教學
推進情感教育,老師也不能忽略教學方式的變化。在中國傳統的語文課堂中,老師一味注重小學語文課基本知識點,嚴重影響小學生開放思想的形成。在語文課堂中實施情感育人,不但要傳遞小學生語文課基礎知識,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精力,使小學生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者。比如競爭和協作的教學方法,特別適合于小學生的語文課教學,可以帶動他們形成團結、協作、競爭的意識。
例如在介紹《秋天的雨》時,老師就應該為學員們創(chuàng)設合理的合作與競爭教學任務,比如"在描述下雨的過程中,作者用什么修辭手段?"然后老師給各小組五分鐘時間,小組成員們通力合作尋找正確修辭方法與對應的語句。讓各小組逐一報告,看看究竟哪組得到的修辭最全。而在類似的教學實踐中,他們就能夠得到合作經驗和競爭體驗,從而建立正確的協作態(tài)度和競爭價值觀。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育中情感教學具有很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和重要性,所以在語文老師的課堂中,要將情感教學置于教育的第一位。利用情感的教育手段來增強與教師外在之間的關系,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整體綜合文化素養(yǎng),從而促進學習者的全方位蓬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意平,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07)
[2]李茂林,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6(08)
[3]吳文廣.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