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麗
(青島西海岸新區(qū)香江路第三小學 山東青島 266555)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是在被動學習,教師在一味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是否有興趣、是否有學習積極性、是否能理解等問題,學生也無法很好地參與到學習中,使教學效果不理想。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滲透運用則讓這一切發(fā)生了改變。
第一,把信息技術滲透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把單調的文字轉變成形象的聲音、圖像,豐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科技優(yōu)勢,比傳統(tǒng)教學更加便捷高效,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第三,網絡時代,學生可以不用死盯課本,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閱讀學習,開闊視野,學到更多知識。第四,有利于學生寫作練習,學生不必再閉門造車,可以通過博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第五,學習課文時可以通過影視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深意和表達的情感,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第六,由于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水平不一樣,課上沒有消化的知識只能通過課下彌補,微課的出現(xiàn)則為學生的學習提升了便利,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fā)展,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最后,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便利條件,幫助學生切磋討論,幫助學生學習進步[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滲透運用有重要意義,所以,教師要把信息技術合理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這需要教師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確保將信息技術有效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滲透運用的具體策略如下。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比較單一枯燥,缺乏新意,導致學生沒興趣,課堂積極性較低,有時候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把信息技術合理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利用聲音刺激學生的耳朵,利用圖像刺激學生的眼睛,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例如,教學《北京的春節(jié)》時,傳統(tǒng)教學一般是讀課文、講解課文,學生很難真正體會北京的春節(jié)具體的模樣。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教師應提前整合教學所需的圖片或視頻,并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節(jié),臘八粥、包餃子,大家小巷張燈結彩、貼春聯(lián)、送紅包,小孩子們放鞭炮,還有團團圓圓年夜飯……不僅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氛圍,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讓教學高效開展[2]。
我們所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一般以單元為單位,每一個單元都有它的中心思想,這種歸類方式確實有它的可取性,但是也有它的缺點,例如某一首詩詞或課文只會被歸納到一個單元,展現(xiàn)這個單元要展現(xiàn)的中心思想,而這首詩詞或課文其他的價值就難以展現(xiàn)。此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制作課件并整合所學內容,按照全新的分類方法進行整合,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畢業(yè)班整體復習的關鍵時期,可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例如,成語整合,形容春天的成語有鳥語花香、百花齊放、春意盎然等,描寫花的成語有鳥語花香、百花齊放、花團錦簇等,其中寫春天和寫花的成語就有很多是重復的,也就是說,同一個成語可以有多個歸類,這需要教師合理整合所學內容,給學生的學習和復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小學需要整合的內容很多,如拼音、漢字、詞語、句子、標點、閱讀、作文等,制作課件來整合所學內容,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但需要整合的工程巨大,如果只是以傳統(tǒng)教學方法板書進行整合,那將耗時費力,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制作課件就會大大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3]。
現(xiàn)代信息技術日益強大,人們利用網絡足不出戶網購、點外賣,讀小說、刷視頻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可是也有許多青少年不健康用網,錯不在網絡,而是學生需要正確的引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進網絡,改變閱讀方式。例如,學習《少年閏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找一找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中年閏土》《故鄉(xiāng)》等,讓學生對魯迅先生的作品有更多的了解,讓學生可以更深刻地體會所學課文的深意,也讓學生體會魯迅先生以筆為“武器”同敵人戰(zhàn)斗的一生,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還可鼓勵學生把閱讀之后的心得體會進行總結并發(fā)布在校內論壇上,讓更多學生參與到評論和討論中,激勵更多的學生健康用網,通過網絡閱讀更多的好文章,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為今后能寫出好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4]。
如今,影視行業(yè)的發(fā)展如火如荼,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和表達的情感讓人贊嘆。而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簡單的文字來體驗作者當時的情感有時候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倘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影視資料來展現(xiàn)小學語文中那些比較難懂的情感,以彼之長補己之短,則非常有利于學生領略文中的情感,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學習《開國大典》時,讓學生通過閱讀是難以體會開國大典當時的場景的,也難以體會作者和人民的激動的心情。教師可找來《開國大典》同名電影讓學生觀看,讓學生了解歷史,了解到開國大典并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典禮,而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不是簡單地歡欣鼓舞而是被欺壓的百姓終于翻身做主人的心境,毛主席城樓上的那一句莊嚴的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讓全國人民為之歡呼。所以說,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影視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非常有助于學生理解作者情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文中真情實感的表達技巧,可以讓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寫出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猶如世上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學生之間也存在個體差異,有些學生在課上可以很好地理解消化新知,可有些學生就需要課下多做一些努力了。在信息技術不發(fā)達的時代,學生的課下學習比較艱難,在信息技術發(fā)達的今天則不同,在沒有老師引導的情況下,學生也可以利用微課教學小視頻進行有效的學習。教師可以自行錄制微課教學視頻,也可以從社交軟件上找一些優(yōu)秀的教學視頻,還可以通過微課制作軟件制作微課,根據(jù)學生的需要發(fā)給學生,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能讓教學更加形象生動,更便于學生掌握,學生在課后或者沒有老師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看微課視頻進行自學,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微課視頻還可以無限重復播放,學生可以一遍遍觀看學習,直到學會。
以前信息技術不發(fā)達,人們的溝通交流受到阻礙。如今微信、QQ等利于溝通交流的軟件讓人們的溝通交流非常便利,這些也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進行。例如,《七律·長征》要求背誦和口頭翻譯,家長可以把學生的背誦、翻譯視頻發(fā)到微信群,如有問題,家長和學生可以相互探討,教師也可以通過查看群消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學生專業(yè)的指導意見。例如,教師通過查看視頻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翻譯的有問題,教師就可以及時@這些學生或家長,告訴他們正確的翻譯,讓學生及時改正。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滲透運用能夠方便師生和家長的溝通交流,共同促進學生的學習進步。
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滲透運用模式探究介紹到這里就要接近尾聲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固然有它的優(yōu)勢,但是教育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牢記“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對待教育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穩(wěn)扎穩(wěn)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運用信息技術時要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糾正和改善,以逐步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相信,在師生的不懈努力之下,一定可以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綜合能力,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新時代的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