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平武縣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裴若君
對我國現行的質量監(jiān)督體系予以分析可知,食品檢驗機構所要承擔的職責是非常大的。若想保證食品檢驗檢測工作能夠順利展開,必須要確保采用的檢測儀器更具專業(yè)性,環(huán)境試驗、預測實驗等均要做到位,同時要保證現行的法律法規(guī)、行業(yè)標準等能夠真正得到嚴格執(zhí)行。針對產品展開檢驗檢測時應該要對相關的基礎工作予以重視,同時要構建起完善的工作體系,尤其應該依據食品檢驗檢測的實際情況來對質量監(jiān)管體系進行細化、革新,這樣才能使得食品檢測安全真正得到保證。
在現階段,食品行業(yè)的發(fā)展呈現出較快的趨勢,食品安全也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這就要求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切實履行好自身的職責。對食品安全進行監(jiān)督的過程中,食品檢驗機構所處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肩負著質量監(jiān)管的責任,質量抽檢是其常規(guī)工作,只有真正做好質量檢驗檢測工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維護,假冒偽劣食品才不會出現在市場中[1]。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是保證檢測結果真實有效的制度性基礎,同時根據機構運行的實際情況完善與優(yōu)化管理體系有助于不斷提高檢驗檢測機構的有效性、公信力和市場競爭力。通常采用PDCA循環(huán)法來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并及時形成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確保全員熟悉并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開展工作,進而保證體系的有效落地。
我國的食品檢測機構呈現出明顯的公益性質,除了要完成好食品檢測工作,同時要保證檢測報告是公正、客觀的,這就要求其以此為出發(fā)點,選擇最為適宜的管理措施。在對食品進行檢驗時,檢驗機構必須要發(fā)揮出自身的作用,為職能部門做出決策時能夠獲得可靠的依據,尤其是要針對市場中存在的假冒偽劣食品予以大力打擊,如此方可保證食品質量大幅提升,消費者享有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進而使得市場能夠保持良性競爭[2]。
國內的檢驗檢測機構數量是較多的,然而質量管理體系并不是十分完善,這就使得質量管理的效果達不到預期,如果這個問題一直未能得到解決的話,后續(xù)影響將會變得更為嚴重,尤其是工作人員難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檢測效果也達不到預期。導致此種狀況出現的原因是較多的,常見的有兩個:其一是檢驗檢測機構在對質量管理體系予以構建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對自身承擔的職責并沒有清晰的認知,從事質量管理的人員會參與到體系建設中,其他人員認為此項工作并不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因而在工作過程中將關注的重點置于考核、升職等方面,而這就使得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完善,運行中出現的問題較多。其二是在對質量管理體系予以構建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明顯缺乏,而且專業(yè)能力較為低下,這就使得相關工作難以有序展開,此外就是溯源、檢查、改進等方面的機制沒有構建起來,這對檢驗檢測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少機構在展開檢測任務的過程中對質量管理的重視程度是較低的,管理不夠及時的情況是較為常見的,這就使得整個質量管理體系運行達不到預期。情況更為嚴重的是在進行質量管理過程中故意做出瞞報、謊報等行為,帶來的后果是難以預估的。
當前許多檢驗檢測機構將全部精力放在了檢驗檢測本身上,而缺乏對機構管理、日常細節(jié)規(guī)范等方面的重視,這就導致檢測業(yè)務之外的辦公室環(huán)境管理、行政管理、權責劃分等方面較為混亂,檢驗檢測機構缺乏從全盤去控制質量的意識,影響了檢驗檢測業(yè)務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也難以確保高水平、高質量的檢測結果。從管理層面而言,一定要形成牢固的質量監(jiān)管意識,并履行好自身的職責,通過有效的制度和監(jiān)管來確保質量的穩(wěn)定。當內部機制能夠構建起來,并保持穩(wěn)定運行的話,可以使得質量管理出現的問題切實消除。
當前檢驗檢測機構的質量管理體系相對較為簡單,在落實過程中缺乏可行性,有的制度不夠完善且無法有效覆蓋業(yè)務的整個流程。如果此種問題未能得到解決,相關人員對自身承擔的工作就不會形成清晰的認知,主動完成工作的意識變得較為薄弱,這樣就會使得質量管理的作用喪失,也就是由質量負責人完成相關工作,帶來的最終結果就是質量方面出現很多的問題。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很可能導致業(yè)務人員相互推諉,無法明確劃分權責,導致整個檢驗檢測工作的責任落實不到具體的人和崗位,也就無法有效保證預期目標的實現。
要立足于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的工作現狀,從工作中挖掘出不足和問題,然后針對性地去完善監(jiān)督管理機制,有效彌補當前存在的制度漏洞,這樣就可以不斷提升監(jiān)督管理機制的可行性和作用,尋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法,使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得到消除,如此才能確保食品檢驗整體質量大幅提升[3]。
要通過強化檢驗檢測機構的質量管理體系來有效提升檢測工作質量,從事檢驗工作的相關人員應該通過可行的途徑來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這樣才能保證檢測質量達到預期。同時還可以將信息化手段用于質量監(jiān)管體系中,通過在線辦公平臺、在線監(jiān)督等方式實現對檢驗檢測工作的全面監(jiān)管。對質量監(jiān)管體系進行建設時一定要保證選擇的預防性措施是最為合適的,從業(yè)人員的責任意識也要樹立起來。在展開質量檢驗檢測時,還要將技術控制切實做到位,并從實際需要出發(fā)對管理體系進行革新。
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維護時,必須要將傳統(tǒng)觀念予以摒棄,從信息時代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對相關的管理措施進行革新,確保其更具實效性。在現階段,社會前行的腳步持續(xù)加快,此時應該要針對傳統(tǒng)工作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將域外先進國家已有的成熟經驗引入進來,同時要將傳統(tǒng)工作、科學技術切實結合起來,這樣方可使得質量管理體系能夠更為完善,維護效果可以達到預期[4]。
對于食品檢驗檢測機構來說,若想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必須要對相關要素間存在的關系進行處理,各個部門、人員所要承擔的職責也要予以明確。各部門的質量監(jiān)督員要主動承擔責任,對所在部門的人員進行監(jiān)督,這樣可以使得質量管理體系處于監(jiān)管之中,當有問題出現時,能夠在第一時間作出反饋,如此就可使得問題立即得到解決。
員工是落實檢驗檢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執(zhí)行者,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落實,因此必須要重視員工的素養(yǎng)提升,在完善制度的同時也要及時進行員工培訓,讓員工從思想上意識到質量監(jiān)管的重要性,從行動上有效落實質量管理體系的各項制度,發(fā)現問題能夠及時處理。并且通過培訓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員工的責任心和業(yè)務能力,實現工作水平和責任意識的同步提升。簡而言之,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應該要有序展開,確保專業(yè)培訓能夠更具針對性,除了要對專業(yè)知識進行傳授外,同時要將實踐技能作為培訓的重點,如此可以使其綜合能力大幅提升,并會形成良好的責任意識。檢驗檢測機構還要構建起評估制度,這樣可以保證培訓效果更為理想。在對員工展開培訓時應該要制定出合理的計劃,如此可以使得大家積極投入其中[5]。
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作,涉及檢測機構活動的各個方面,是檢測機構的命脈。質量管理人人有責,領導層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建立體系文件和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做好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要及時對員工進行集中培訓,以增強員工的技術能力,并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對于機構內的每一位員工應按照質量體系文件的規(guī)定開展工作,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為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xù)改進貢獻力量;同時還要不斷挖掘和發(fā)現現有質量體系的不足之處,對其進行糾正預防,完成效果評價和改進。質量管理在機構運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xù)改進,是機構發(fā)展的保證。
相關鏈接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標志,由China Inspection Body and Laboratory Mandatory Approval的英文縮寫CMA形成的圖案和資質認定證書編號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