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軍
(重慶市武隆區(qū)長壩中學校 重慶 408500)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中教育深化改革,合作學習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要,它不僅有利于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的發(fā)展,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運動的積極性,彌補高中體育教學的不足。隨著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與素質教育的提出,先進的教學理念開始被廣大師生所關注。其中,基于培養(yǎng)學生團結意識的小組合作新型學習模式出現(xiàn)在了體育教育中,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教師要積極分析當前體育教學中的問題,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團結合作意識的形成,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傳統(tǒng)的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更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卻忽視了團結能力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當前的合作學習中,教師教學過于重視形式,部分體育教師不僅對其理論內涵沒有深刻的認識,還未能準確把握合作學習開展的方向,使學生只是在分組模式下展開活動,不利于發(fā)揮合作學習的教學效能。高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國家建設者與社會人才。體育教師忽視了合作教學對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不利于培養(yǎng)他們堅韌的精神,難以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體育教師往往單方面向學生灌輸,忽視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降低了學生的積學習極性和主動性。多數(shù)學生喜歡戶外游戲活動,而體育教師沒有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仍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鍛煉,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放松時間,不利于緩解他們的精神壓力與身體負擔[1]。
當下,部分高中體育教師沒有完全領悟新課改要求,合作教學流于表面,導致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表現(xiàn)不積極,個人行為懶散,無法體會到體育鍛煉的魅力,偏離了新課改的要求。為此,教師要轉換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采取小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高中體育籃球教學活動中,教師開始講解投籃技巧,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還較為聽話,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練習,但在練習活動中,學生開始嬉笑打鬧,籃球技藝好的學生炫耀胯下運球,球技一般的學生開始進行投籃練習,課堂教學逐漸脫離教師的把控,無法達到教學目的。為此,教師總結了上節(jié)課教學失敗的原因,將男生與女生進行分組學習,在男生和女生之間挑選投籃姿勢標準和投籃技術好的同學,讓他們輔助教學,教師在一旁指導。此外,體育教師還要注重體育教學評價,學生學會投籃姿勢時教師可以微笑鼓勵;學生學會投籃技巧時教師可以言語鼓勵;學生能夠完成整體動作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鼓掌。利用階段性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在所有學生都完成體育訓練后,教師可以進行小組比賽,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比賽內容如下:男生組需要在三分線投籃,女生組可以在罰球線投籃,為了照顧女生體質弱于男生的情況,女生投不中一次可以向前走一步,直到投中,雙方小組成員必須全部投中一次才算勝利,這樣既能發(fā)揮小組教學的作用,又能激發(fā)學生的競爭心理[2]。
教學目標猶如海上的燈塔,教師若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在分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就難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團結、互助、友愛的氛圍,學生無法學到豐富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技巧。為此,體育教師需要深鉆體育課標,將運動技巧融入合作學習。例如,在排球顛球教學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練習顛球技巧,為排球運動打下基礎。由于排球重量較小、體積較輕,在排球練習中女生的表現(xiàn)往往會比男生好,部分男生受到“男子漢”主義的影響,感覺自己不如女生,很抗拒學習排球,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將排球能力弱的學生單獨挑出來,讓他們自己挑選喜歡的“老師”,被挑出來的學生需要和同學進行一對一鍛煉,其他同學可以進行分組學習,每個小組人數(shù)保持在6-8人,讓每組學生人數(shù)成偶數(shù),這樣學生在對顛球失去興趣時可以進行二人對抗練習。時間過去一半時,教師可以將所有學生集合在一起,詢問學生訓練的情況,對于提前挑出的排球能力弱的學生進行重點考察,讓他們進行一對一對抗賽,三局兩勝,輸?shù)膶W生需要顛球50次,為讓所有人都參與游戲,教師還可以設立“賭局”,其他學生可以押注哪一方人員可能獲勝,押注輸?shù)膶W生需要受到顛球50下的懲罰,押注贏的同學需要監(jiān)督。排球能力弱的學生在比賽時也會有人加油助威,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學習氣氛,還可以培育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3][4]。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改革中還有問題需要克服,教師要緊隨教育改革的步伐,認真貫徹落實新課改要求,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體育教學內容,學習運動技巧,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在此期間,教師需要轉換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明確每堂課的教學目標,提升高中體育教學質量,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