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芬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雙溪口鎮(zhèn)中學 湖南常德 415705)
我們全校的教育工作者通過幾年的勤工儉學活動,認為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既能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又能為學校增加一定的收入,彌補教育經費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可以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為他們的人生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將結合我校實際,談談如何做到勤工儉學中育人與創(chuàng)收并舉。
多年前,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我們學校的10多畝園地曾經承包給別人過,由承包人種植,先是蔬菜,后來被全部種上了橘樹,這樣學校就可以很省事地得到利益,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疏于管理,慢慢的,橘樹老化,雜草也長出來了,眼看就快變成了荒地,沒有很好地發(fā)揮出基地的效益和教育價值,2008年,學校積極遵照《綠色證書培訓綱要》制定了勞動實踐計劃,收回了基地的承租權,規(guī)范化地進行基地管理,引水上山,決定一部分種植橘樹,一部分種植蔬菜,制定校本培訓課程,建立學生勞動實踐基地,立足于把育人效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不再光看經濟效益。聘請王光芒、楊昌元等農藝師為指導教師領著學生在基地實習勞動,將在課堂學習到的知識在實踐中結合起來,效果相當不錯。
10多畝的園地,全部用來種植橘樹會很單調,學生也不能有很好的機會參加實地勞動,不能學到更多關于種植方面的知識,學校也不能有季節(jié)性的收獲,針對這一點,學校進行了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管理,留下了二十畝地的橘樹林,并組織學生對橘樹林除草、施肥,農藝師給學生上與橘樹有關的病蟲害防治的課,使橘園又煥然一新,果兒掛滿枝頭,毀掉了十來畝橘樹林作為菜園,菜園根據(jù)需要種上季節(jié)性的蔬菜,冬季,我們以大白菜和蘿卜為主菜,其他季節(jié)我們適時種過紅薯、冬瓜、絲瓜、韭菜、黃豆、綠豆等植物,進行了這樣的科學規(guī)劃后,每年學??梢詮闹蝎@利幾萬元,為解決貧困學生的入學費用添磚加瓦,成為了學校創(chuàng)收的主要來源。學校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學生也學到了不少的科學知識,如:在基地種植的恰當時機,我們結合學校自編的《勞動實踐校本培訓資料》對學生進行大白菜、冬瓜等蔬菜的種植培訓,并有老師或農藝師帶領學生到基地親臨實踐,利用所學的知識親自栽培,適時澆水、施肥直到獲得豐收,學生全程參與實踐。通過勞動技能培訓,學生實地練習,學生的勞動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勞動過的學生都感受到了運用知識的快樂,每次的勞技課是他們最喜歡和最盼望的,而且希望多上這樣的課。
勤工儉學具有雙重效益,即育人效益和經濟效益,但如果兩者的關系處理不好,對發(fā)揮勤工儉學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上會出現(xiàn)了許多實際中的失誤,要么只管盲目地搞,根據(jù)上級的要求,不切合實際,結果今天一個樣,明天一個樣,既無經濟效益也不能發(fā)揮育人的功能,要么極力追求經濟效益,怎么賺錢怎么搞,結果錢是賺了一些,但是卻將育人的功能置之腦后,甚至與育人功能相悖道。比如,學生在收獲紅薯時會裝幾個在自己的口袋里,出現(xiàn)偷竊行為,有些學校以勤工儉學為名變相收費,造成家校之間的矛盾,這樣的勤工儉學得不償失。而我們很好地把握好了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將育人并舉,讓我們的勞動實踐基地發(fā)揮出了最大作用,達到了預期的育人目的[1]。
由于我們的園地開挖面積過大,學生一時半會挖不過來,我們把任務分配到班,全校老師都分配到班,老師學生共同參與,我們讓學生挖一部分,老師挖一部分,老師帶領學生體驗一下勞動的辛苦,有的學生不會挖地,老師教他們如何有秩序地操作。有一部分地我們是請挖機幫忙挖的,不許收取學生的費用來請挖機,學生在觀看挖機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知識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認識到了科學的重要性,教師結合這樣的現(xiàn)場,對學生進行熱愛學習的教育,鼓勵學生多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創(chuàng)造出更多現(xiàn)代化機器,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其懂得了科學創(chuàng)造從勞動中來又為我們的勞動服務,又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勞動、不怕吃苦的品質。
由于我們的勞動任務分到了班級,在以班級為單位的勞動教育中,為了完成和達到一定的勞動任務,師生總是想方設法要賽過別的班,總是不甘落后,這樣可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在勞動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比賽干,學生能互幫互助,體質強的幫弱的,男同學幫女同學,小組互幫,班級之間的互相幫助,教師幫學生,學生關心老師,人人互相幫扶,互相進步,促進了班級的和諧。通過勞動教育,加深了師生情誼,增強了同學之間的友誼,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以德立國和促進和諧社會奠定了基礎。
在生產勞動過程中,要想不在集體中掉隊,就要具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恒心,從而鍛煉學生與困難做斗爭的毅力,磨練意志,這也順應了專家提出的磨難教育之說,為學生今后在人生中承受挫折奠定了一定的基礎?,F(xiàn)在的中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嬌生慣養(yǎng),大多在父母、長輩的呵護溺愛下成長,很少從事勞動鍛煉,意志薄弱,感情脆弱。比如,我?guī)ьI學生鋤草的過程中,有個男生就不愿意吃苦,鋤了幾下草就開始喊累,還說沒有錢的事不干,把他的白鞋子弄臟了之類的話。這個學生很明顯缺乏勞動鍛煉,沒有正確的勞動觀念,還體現(xiàn)出了一定的拜金主義思想,針對他的這種情況,我一邊示范勞動,一邊鼓勵他認真干,幫他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讓他認識到,賺錢不是勞動的唯一目的,要從小熱愛勞動,從勞動中培養(yǎng)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質,將來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在我的帶動下,他的思想有所轉變,但要想讓他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還需要一個長期的教育過程。因此,我們認為,在學生品德養(yǎng)成教育和能力培養(yǎng)中開展適當?shù)膭趧渝憻?,是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有效途徑[2]。在勞動實踐基地讓學生經常參與這樣的活動,有利于磨煉學生的意志。
基地建設是一個長期項目,我們進行了合理的規(guī)劃,有專人進行管理,我相信,我們會將自己的勞動教育進行到底。
總之,勤工儉學在培育經濟建設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當?shù)貤l件,采取多種形式,進行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管理,把勤工儉學活動開展起來,堅持下去,并將它推向新的階段,真正發(fā)揮基地的實際作用,做到育人與創(chuàng)收并舉,為深化教育改革、培養(yǎng)和造就一代新人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