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訊輝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qū)第一中學 福建泉州 362801)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政治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也為政治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議題式教學方式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能夠將學生帶入深層次的學習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夠更好達成預設的政治教學目標,進而推動政治教學和學生學習雙方的發(fā)展。那么具體該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開展議題式教學呢?下面筆者將針對此主題進行分析。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老師比較注重對知識的灌輸,使原本就十分枯燥的理論知識和思想更加無趣,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通過對議題式教學的開展則不同,老師不再對知識進行按部就班的講解,而是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探究,如此就能夠讓學生發(fā)現政治知識學習的實用性以及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有效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門對學生思想、價值觀以及行為等進行正確引導的課程。而傳統(tǒng)高中政治教學的理念和思路,難以突出政治課程的育人性質。但議題式教學的開展則不同,它是實現思想政治課程性質和目標的一個重要抓手,在促使學生政治核心素養(yǎng)以及思想政治課立德樹人、價值引領方面的作用突出,能夠全面發(fā)揮政治課程的育人作用。
新時期的教學中,倡導各學科的教育者引導學生深度學習。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中,議題式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老師會圍繞一個中心議題設計序列化分議題,引導學生進行越來越深入的學習,而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也會由淺層思維向深層思維轉變,也會由低階思維向高階思維轉變,讓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深度學習。
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中,由于老師對于學生學習過程干預過多,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未得到鍛煉,抑制了學生的發(fā)展。但在開展議題式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老師能夠為學生提供貼近生活的復雜情境,會為學生提供多維度觀察和多途徑探究學習的機會,在整合知識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和解決的過程中,學生的政治綜合能力會不斷提高[1]。
在開展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必須要對議題開展的各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議題的主題,如果議題不能夠貼近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或是指向不夠清晰,都會將學生帶入錯誤的探究中,必然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2]。因此,高中政治老師必須要加強對議題主題選擇的重視度,要加強對議題的全面考慮與反復思考,要確保學生在對議題主題探究中能夠獲得有效信息,對新課內容進行全面認識。
比如綜合探究《政府的權威從何而來》時,老師可以借助一個議題活動對其進行開展。在課前要求學生進入當地政府網站,在瀏覽中對新聞報道進行查找,向家長或者網友求教關于民生問題如何通過政府渠道解決的問題。在課堂教學的開展過程中,以小組方式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梳理,并對政府威信的來源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老師要及時做好總結和補充,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議題式教學的開展就是為了將學生帶入全面的探究之中,從而對學習的知識進行理解。而學生全面探究的議題通常是現實性的情境,其復雜性較強,對于學生而來有較大難度。所以,老師可以嘗試將問題式教學引入議題式教學中,將學生逐漸帶入深層次的議題之中。
比如在教學《生產、勞動與經營》一課時,老師可以對議題進行展示:某高校的一名大學生,由于父母身體不好,供他上大學十分困難,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此名學生在晚上會通過擺攤賣小首飾掙錢,但由于他沒有弄明白成本與利潤的關系,使所銷售小首飾的價格過低,不僅沒有減輕父母的負擔,反而還賠了一些錢。在后續(xù)的擺攤中,如果該大學生想要真正賺到錢,需要考慮什么問題?還有沒有比擺攤更好的方式?如果有是否可以向他提供詳細的計劃,以說服他?由于這些問題具有開放性和遞進性特點,會讓學生對議題的探究更加順利和深入,自然也能取得理想的探究效果。
在開展議題式教學的過程中,“議”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學生們真正進入討論活動中,才能夠讓學生們迸發(fā)出更多新的思維,既能夠保障議題式教學的有效性,又能夠拓展學生的認知,為學生將來更好發(fā)展奠基。
比如在教學《收入與分配》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課前對自己父母從事的職業(yè)和收入形式進行了解,課中在學生展示的作業(yè)中選擇一種最具有代表性,也最具有完善空間的一種職業(yè)和收入形式,將之作為議題,采取小組的方式對其公平與否以及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對問題解決的方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好本節(jié)課的知識,還能夠為學生未來更好的工作奠定基礎。另外,在各小組都給出問題解決方案后,老師還要引導學生對議題進行總結和思考,實現學生的鞏固提升。
綜上所述,議題式教學是今后高中政治教學的必然趨勢,但由于這是一項較為新穎的課題,對其研究和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思想政治老師持續(xù)對議題式教學進行反思和不斷優(yōu)化,將議題式教學更全面、深入引導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作用發(fā)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