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超
(梧州高級中學 廣西梧州 543000)
實驗是化學的靈魂,實驗教學也在化學教學中有重要地位。所謂化學實驗,是根據(jù)化學實驗目的,實驗者運用實驗儀器、設備、裝置等物質(zhì)手段在人為創(chuàng)設的特定實驗條件下,變更實驗對象的性質(zhì)與狀態(tài),通過實驗觀察,獲得各種化學科學事實。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形成與發(fā)展的基礎,是檢驗化學事實真實性的手段。因此,教師應努力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在傳統(tǒng)高中教學中,由于學校條件及安全性等因素限制,教師往往不能直接向學生展示實驗過程,實驗教學往往局限在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及幾幅圖片上。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能夠通過視頻等形式記錄與展示實驗過程,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具體的實驗流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實驗學習興趣,強化實驗流程與細節(jié)記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也已較為普遍,然而,使用多媒體進行實驗教學也應該注意一些問題。首先,應分清主次,多媒體課件、視頻等是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工具,但并不能代替教師成為講解演示的主體,一堂實驗課下來,如果僅是教師播放課件、視頻,學生進行觀看,是沒有意義的,多媒體是教師教學的錦上添花,不能成為華而不實的“偷懶”工具。其次,應注意合理選擇使用多媒體的課時,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如微觀物質(zhì)結構及其運動情況,軌道形狀、晶體結構,就適合使用多媒體演示幫助學生理解。例如,筆者教學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二章實驗“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時,因為本實驗流程較長,細節(jié)較多,筆者判斷如果僅由教師講述學生可能難以直接記憶、理解,于是運用了實驗視頻流程與教師講解、課本文字流程三步同時進行的方式,對本實驗進行了全方面的教學。學生在觀看視頻實驗流程時注意力集中,能夠提出疑問、理解細節(jié),多媒體工具使實驗教學更具象、好理解。
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在為數(shù)不多的實驗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的仍然是教師直接給出實驗流程、操作細節(jié),學生直接按步操作的方式,沒有給學生留出絲毫的思考與想象空間。這樣做是不對的,開設實驗課程的本意是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化學實驗思想,提高學生自主探索精神[1]。因此,我們更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氛圍與探究條件,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策略。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化學實驗思想與自主探究精神的提高,做到以生為本激發(fā)學生的實驗學習熱情,有助于發(fā)展學生信息搜集、信息處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可以設置具體的問題情境,將學生分組,給出部分條件,小組解決問題。例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高中化學“強酸強堿中和滴定”的實驗課時,提前劃分實驗小組,布置任務,要求學生用已知濃度酸溶液測出所給堿性溶液濃度,一天時間自由探討,第二天實驗課中小組直接進行實驗測定。同時,筆者設置了一份獎勵,測定最精準的小組將獲得獎勵。實驗課上,各小組都準備充分,各顯神通,測定出了溶液濃度。筆者對測定最的精準小組給予獎勵與表揚,同時鼓勵其他小組在本次實驗課中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由于不少學校受實驗條件等限制,且傾向于應試教育,導致學生接觸實驗的機會少、實際操作經(jīng)驗少,進而導致實驗分析能力偏弱。為彌補這一缺點,筆者認為,應努力采取實驗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實驗教學生活化,是指通過教師引導,改變學生主觀觀念,將化學實驗教學內(nèi)容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之中?;瘜W是一門實踐性與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且化學知識廣泛而普遍,在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滲透,化學現(xiàn)象、化學變化更是無處不在,延伸來說,就是化學實驗的生活化。貼近生活的化學實驗是化學實驗生活化的主要思想。具體來說,教師可通過課上講解、課后作業(yè)的形式,創(chuàng)設一些生活中的化學實驗,如易拉罐金屬鑒別、自制潤唇膏、香煙煙霧的成分測定等。通過這些小實驗,能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其意識到化學實驗不只存在于學校封閉的實驗樓,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使學生認識、理解化學科學對個人和社會的價值。例如,筆在教學人教版高中化學第二冊有機部分時,布置了一份定性分析家庭用水軟硬度的任務。通過這種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小實驗,讓學生逐步明白生活中化學知識的存在,使其在生活中體會到化學知識的作用與探究化學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自主性。
總而言之,化學實驗教學不應流于形式,教師應通過教學實踐探究完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化策略,培養(yǎng)學生實驗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使,鍛煉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從而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