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
【關鍵詞】鹽酸戊乙奎醚;麻醉前用藥;麻醉恢復期;躁動;小兒麻醉
鹽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Hydrochloride,商品名:長托寧)屬于新型的長效抗膽堿藥物,能夠和M、N膽堿受體有效結合,進而對平滑肌和腺體生理功能加以抑制,對乙酰膽堿與擬膽堿藥物所具備的毒蕈堿樣作用、煙堿樣作用有效對抗,可透過血腦屏障,因而其中樞、外周抗膽堿的功效極為明顯。同時,鹽酸戊乙奎醚可有效選擇M受體,也就是能夠?qū)1、M3受體選擇,但對于M2受體作用并不明顯,無法保證突觸前膜M2受體對神經(jīng)末梢釋放Ach的功能加以阻斷。另外,鹽酸戊乙奎醚同樣可對N1、N2受體產(chǎn)生作用[1]。與傳統(tǒng)的抗膽堿藥物相比,具有很好的抑制腺體分泌作用,維持心血管功能穩(wěn)定和良好的中樞鎮(zhèn)靜功效[2]。本研究旨在對比長托寧和阿托品在小兒全麻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課題隨機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lián)衿谛腥砺樽砀骨荤R疝氣手術患兒80例,年齡3~8歲,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兒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齡(5.4±1.2)歲;觀察組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齡(5.2±1.2)歲。兩組患兒基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視為可比。納入標準:行全身麻醉手術治療;年齡3~8歲;ASAⅠ-Ⅱ級;患兒家長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氣道異常;上呼吸道感染;體溫異常;咽喉疾病。
1.2方法 全部患兒均采用喉罩全身麻醉,通過室內(nèi)控制面板對室內(nèi)溫濕度進行設定,以處于恒定狀態(tài)。患兒均在術前禁食8h,禁水2h。對照組術前靜脈注射硫酸阿托品,劑量標準為10μg/kg。觀察組術前靜脈注射鹽酸戊乙奎醚,劑量標準為10μg/kg?;純喝胧液蟊O(jiān)測心電圖、血壓與指脈氧并面罩吸氧5L/min,5%七氟醚誘導患兒入睡后開放靜脈通道,予芬太尼5μg/kg、苯磺酸順阿曲庫銨0.1mg/kg,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3mg/kg,采用喉罩插管,插管時吸盡患兒口腔內(nèi)的分泌物,麻醉機控制呼吸,潮氣量8mL/kg,呼吸頻率15~20次/min。麻醉維持采用2%七氟醚吸入,并依手術時間間斷追加順阿曲庫銨0.05mg/kg。手術結束前10min停止靜脈用藥,手術結束時停止吸入麻醉。術終不拮抗殘余肌松作用,待吞咽反射恢復、呼吸頻率和幅度正常、脫氧后氧飽和度能維持95%以上后拔除喉罩,拔管時吸凈口咽分泌物。術中靜脈滴注乳酸林格氏液10mL/(kg·h),未輸血及膠體液。拔管后送入復蘇室觀察。
1.3評價指標 ①記錄兩組患兒用藥前和用藥30分鐘后心率HR(次/分)、平均動脈壓MAP(mmHg)、腋溫T(℃)。②對麻醉蘇醒時間、拔管時間、在復蘇室的停留時間觀察并記錄:麻醉蘇醒時間指從手術結束至患兒出現(xiàn)吞咽反射及嗆咳反射的時間,拔管時間指從手術結束至拔除喉罩的時間,在復蘇室停留時間指患兒進入復蘇室到出復蘇室的時間。③觀察兩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拔管時唾液分泌量、麻醉恢復期有無躁動、惡心嘔吐等。
1.4躁動標準 RASS鎮(zhèn)靜和躁動評分(部分):0分,清醒平靜,清醒自然狀態(tài);1分,不安焦慮,焦慮緊張但身體只有輕微的移動;2分,躁動焦慮,身體激烈移動,無法配合呼吸機;3分,非常躁動,試著拔出呼吸管,胃管或靜脈點滴;4分,有攻擊性,有暴力行為。0~1分視為不躁動,不低于2分即被視為躁動。
1.5統(tǒng)計學方法 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兒用藥前后HR、MAP、T對比 用藥前兩組各項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用藥30min后,對照組心率、平均動脈壓及體溫均高于觀察組(P<0.05);觀察組用藥前后各項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兒麻醉恢復指標比較 觀察組麻醉蘇醒時間、拔管時間及復蘇室停留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2.3兩組患兒拔管時唾液分泌、惡心嘔吐及恢復期躁動對比 觀察組唾液分泌過多、惡心嘔吐及恢復期躁動發(fā)生率均少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3 討論
針對患兒實施手術治療期間,呼吸道阻塞癥狀時常發(fā)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分泌物量過大而清理不及時。為此,要想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必須確保其呼吸道暢通、肺部健康且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為此,在手術麻醉前使用抗膽堿藥物十分關鍵。現(xiàn)階段,在小兒短小手術麻醉中,七氟醚的應用愈加普遍,且具有極強的鎮(zhèn)痛功效,具有一定的可控性。然而,七氟醚吸入麻醉很容易使患兒術后發(fā)生躁動[3],因而對其推廣應用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
鹽酸戊乙奎醚是一種新型選擇性抗膽堿藥,能與M1、M3和N1、N2受體有效結合,但對于M2受體的作用并不明顯,能夠規(guī)避阿托品引起的心動過速情況。而且,腦內(nèi)突觸后膜以M1受體為主,以大腦皮層、紋狀體以及腦干上行激動系統(tǒng)為主要分布范圍,利用鹽酸戊乙奎醚即可對患兒的覺醒加以抑制,因而中樞鎮(zhèn)靜作用顯著[4]。本研究表明,術前應用鹽酸戊乙奎醚能減少小兒麻醉恢復時間和恢復期的躁動發(fā)生,且其抑制腺體分泌作用比硫酸阿托品更強,這些都更有利于術后安全恢復,這與以往的臨床研究結果一致[5],此外本文還發(fā)現(xiàn)應用鹽酸戊乙奎醚的術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少于硫酸阿托品。
總體來講,鹽酸戊乙奎醚作為小兒麻醉前用藥,對心率、血壓、體溫等影響小,并且其抑制腺體分泌效果優(yōu)于硫酸阿托品,尤其在麻醉恢復期,不僅能減少麻醉恢復時間還能明顯減少恢復期躁動發(fā)生,值得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