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斌
[伊犁職業(yè)中專(師范)學校 新疆伊犁 835000]
體育課堂教學的本質就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育運動,進行有組織的體育教學。體育課堂的有效性則是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要考慮多種因素,遵循客觀規(guī)律,其中主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學生的身體素質,除此之外就是要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盡量要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理想的體育教學效果。雖然隨著素質深化改革的進步,許多學校都開始實施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教學目標的教育理念,但是還是有部分學校在對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一些誤解,有一些不正確的認知,導致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2]
三維體育教學目標指的是學校對體育教學提出了一些要求,并且制定相關的目標,在這個基礎上落實好學生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學習,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但是,就目前來看在體育三維目標的制定上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三維目標出現(xiàn)了割裂的現(xiàn)象。在制定三維體育目標的時候出現(xiàn)了頭重腳輕的問題,太過于注重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養(yǎng)成,而忽略了對于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這點尤其在上學校公開課的時候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有些對于體育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到位的教師在進行公開課教學時刻注意回避了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教授,而是更加關注過程,將重點放在了情感和價值觀上。[3]這樣設計的體育教學目標實際上是對學校體育課堂教學的一種曲解,一種錯誤的解讀。但是在實際的體育目標教學中部分教師卻只是注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忽略對學生價值觀和思想的指導,這是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綜合發(fā)展的。
將體育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相互結合起來的這一教學理念成為了時下體育教學改革的熱門,生活與教學相互結合能夠有助于學生將來在步入社會時更加快速融入社會生活。教學內容生活化實際上是指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和執(zhí)行的時候,將生活實際考慮進去,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和生活實際相關的情景,采用情景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時也能夠體會到體育教學的樂趣,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的體育課堂教學還是處于封閉的狀態(tài),缺乏生活化的體育課程教學。這使得體育教學形成了一個十分痛苦的循環(huán)過程:教師上課教學很累、學生上課上得也很累。在這樣的體育教學現(xiàn)狀下,體育教學趨向生活化成為了教學的必然趨勢,這也是服務于社會教學的必要途徑。[4]將生活與體育教學相互聯(lián)系這也能夠保證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事物遷移到教學中,讓學生能夠體會到體育學習更加豐富有趣。總之,體育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實際就是教師更加貼近學生,融入學生的世界。
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僅是要學生能夠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在經(jīng)歷了體育教學后身體和身心健康,能夠更快融入社會,確保在體育教學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進步?,F(xiàn)階段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將學生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但是還是存在不少的體育教師忽略了方法,過度重視教學的形式,過于片面化,雖然這樣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熱情,但是這也會使得他們容易暴躁,盲目跟從,更加形式化,學生的內在和思維都沒有得到真正的激活。[5]實際上,這個原因主要就是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缺少了自主、探究的靈魂。主要的幾個表現(xiàn)在于:第一,探究有形無實。體育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但是現(xiàn)階段體育教學往往會更加機械化,過于按部就班,導致體育教學效率很低。第二,自主變自流。不論是進行什么學科的教學,都應當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學校的教學仍然以教師為教學的主體,學生缺失了自己的主體,使得體育教學的實效性降低。
在之前的體育教學中,其教學的主旨定在了指導學生進行健康知識和相關體育技能的學習,更加注重體育教學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6]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學校的體育教學為了體育達標而學,為了體育監(jiān)測而教,更甚至是以提高教師的業(yè)績?yōu)槟康拈_展體育教學,這樣設置的體育教學目標太過于功利化,失去了體育教學的真正意義。有許多學校取消了一些運動,比如:籃球、排球、武術等等,只設立那些要進行體育檢測項目的教學,實際上這是一個十分錯誤的教學改革。這樣會讓學生喪失上體育課的樂趣,而是只是為了體育達標而開始上課,這樣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不愛上體育課。
體育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運用體育教材進行體育教學,但是這樣的教學不是簡單地指根據(jù)教材內容按部就班進行教學,而是用教材讓學生學會相關的體育知識和技能。體育的教學內容不僅僅只能局限于體育的教材,而是要將內容擴大化,更加活學活用,教師應該要更加積極地創(chuàng)造出新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教師的教學內容應當更加接近生活,也就是應當更加接近學生,讓體育教學與生活實際相互聯(lián)系起來。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教師未將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結合的體育教學,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不能夠喚起學生的上課熱情,反而會讓學生變得更加不愛上體育課。造成這樣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教師沒有善于從生活中找到與體育教學相關內容的能力,缺乏探索實踐的精神。第二,教師不重視將實際生活與體育教學相互融合這件事情,無法將體育教學與實際更好地融合。第三,缺乏對學生今后體育生活的塑造,體育教學缺乏現(xiàn)實感。
體育教學的核心就是體育教學目標的制定,達到體育教學的目標才是真正實現(xiàn)了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這也是各個學校體育教學的目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只是僅僅直以教授知識、技能還有動作為主的體育教學課程,這樣的教學相對來講較為枯燥,會讓原本生動有趣的體育課變得枯燥無味,讓學生失去對體育課堂的喜愛,失去了體育教學的真正意義。讓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體育教學的樂趣,就必須要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教學能給身心帶來什么有益的東西?,F(xiàn)階段的體育教學目標應該是讓學生以自身為主體,開展體育運動,讓學生從心底認可體育是有趣的、是有益于我們的身心健康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運動,也可以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將體育運動融入進去。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有效性,能夠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將教學的重心放在了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上,而忽略了將其與現(xiàn)實生活相互結合。正是由于教師這樣太過于公式化的教學,讓體育課堂的氛圍較為壓抑,缺少了活力。教師這樣機械化的教學讓學生也只能夠被動地練習體育運動,這樣會降低學生對體育的期望值,讓學生開始厭惡模式化的體育學習。而體育教學內容生活化的出現(xiàn)改變了這一教學現(xiàn)狀,新課改的提出,讓教師越來越注重教學方式,體育教學生活化就是一種合時宜、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方式。體育教學生活化不僅是讓內容更加生活化,也讓學生更加貼近生活。在實際的體育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存在的體育資源,并且將其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去,實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與體育教學的融合,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是時時刻刻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學生也會在潛移默化之間,在日常生活中開始進行體育運動。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的教育理念也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改變。在體育教學中應當要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體育教學,主張自主、健康和自立為核心,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當?shù)默F(xiàn)象,有些教師打著自主的旗號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自由活動,上課想干嘛就干嘛。這樣的教學活動設置是和實際情況偏離的,這也是教師對于自主體育學習理解不當?shù)慕Y果。想要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就必須要遵循以下幾個要求和規(guī)則,首先就是要為課堂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和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喜歡上體育教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交流合作促進學生情感加深,構建一個和諧的班集體,學生在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下能夠更加舒適地進行體育活動。讓學生能夠從內心上自發(fā)開始體育運動,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其次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必須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根據(jù)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來定制教學方法,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教學的盲目性。最后,彰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要從原來主導者的位置變成指導者,輔助學生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更加順利開展體育活動。
綜上所述,對于體育課堂教學時效性存在的問題,找出其中存在的癥狀,制定對應的策略來解決。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這一點是十分必要的,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要關鍵性人物,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學方法也很重要,要有針對性,不同的學生群體應當對應不同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