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
中國的對外政策,主要是兩句話。一句話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另一句話是中國永遠屬于第三世界。中國現(xiàn)在屬于第三世界,將來發(fā)展富強起來,仍然屬于第三世界。中國和所有第三世界國家的命運是共同的。中國永遠不會稱霸,永遠不會欺負別人,永遠站在第三世界一邊。
現(xiàn)在世界上問題很多,有兩個比較突出。一是和平問題?,F(xiàn)在有核武器,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核武器就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要爭取和平就必須反對霸權主義,反對強權政治。二是南北問題。這個問題在目前十分突出。發(fā)達國家越來越富,相對的是發(fā)展中國家越來越窮。南北問題不解決,就會對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帶來障礙。解決這個問題當然要靠南北對話,我們主張南北對話。不過,單靠南北對話還不行,還要加強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合作,也就是南南合作。第三世界國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合作,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前景是很好的。發(fā)達國家應該清楚地看到,第三世界國家經濟不發(fā)展,發(fā)達國家的經濟也不可能得到較大的發(fā)展。
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lián)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中國對外政策的目標是爭取世界和平。在爭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現(xiàn)代化建設,發(fā)展自己的國家,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現(xiàn)在中國還很窮,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只有三百美元。我們的目標是,到本世紀末人均達到八百美元。八百美元對經濟發(fā)達國家來說不算什么,但對中國來說,這是雄心壯志。它意味著到本世紀末,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一萬億美元。到那個時候……日子就會比較好過。更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再發(fā)展三十年到五十年,我們就可以接近發(fā)達國家的水平。總之,我們誠心誠意地希望不發(fā)生戰(zhàn)爭,爭取長時間的和平,集中精力搞好國內的四化建設。
【題解】
這篇文章是鄧小平1984年5月29日會見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多時談話的一部分。鄧小平在談話中指出,中國的對外政策主要是兩句話:一句話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另一句話是中國永遠屬于第三世界,這是我們對外政策的一個基礎。他強調,世界上有兩個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和平問題,要爭取和平就必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二是南北問題,解決這個問題要靠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文中,鄧小平一方面說,要獨立自主,絕不結盟;另一方面說,要南南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看似矛盾,實則不然。這里的結盟,是指美式結盟,或是相互滲透、黨同伐異為特征的戰(zhàn)略結盟,這種結盟的代價是盟友之間必然存在強弱博弈,帶有明顯的優(yōu)劣級別區(qū)分,弱小國家在同盟中要想受益,必然要接受強大國家的擺布,以實現(xiàn)某種政治上的交易。而這里的合作,是指建立在獨立國格之上的共同體建構,這意味著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共贏而非零和的理念處理國與國的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鄧小平在這里最早提出了“合作,但不結盟”的觀點。這個觀點成為中國外交后來構建伙伴關系的重要理論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在堅持不結盟原則的前提下廣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也是這個觀點的延續(xù)與展開。(王縱橫)
小哲思
守株待兔的大師
且 庵
饒宗頤晚年曾夫子自道,稱其一生做人做學問,只是守株待兔,有幸抓到了幾只兔子。饒宗頤沒有打誑語,守株待兔的這一個“守”,正是成就大師之法門。守在書齋,守著學問,“恒兀兀以窮年”,守的實是一生的寂寞。名利場中,熱鬧臺上,一定出不了大師。饒宗頤之守,守的也是笨功夫,老老實實,孜孜矻矻;做學問原沒有終南捷徑,出兩本暢銷書,登幾回講壇,就儼然成大師,怕只是笑談而已。今日之世,成明星容易,成大師難。許多學者和作家成不了大師,甚至連學者、作家亦做得不像,只是因為他們不能守,或者他們原就沒有東西可守。
你道饒宗頤守的什么?守的是一顆寧靜專注執(zhí)著的心,此心最難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