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摘要】主動學習也稱為無監(jiān)督學習,是學生在綜合分析自我學習能力后,自主制訂一系列學習計劃,并高度自律完成學習計劃的一種學習方式。主動學習能力不僅是小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還是影響著每個人終身發(fā)展的重要能力,具備主動學習能力能使人保持一種學習、提升的狀態(tài),與整個社會發(fā)展接軌。文章通過對小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分析,借助經濟學領域的AISAS法則,提出一些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主動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學習能力;主動學習;AISAS法則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21—0047—03
隨著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理論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能更好地形成更加獨立的思維、學習方式。筆者引用經濟學領域的AISAS法則,借助這一有效理論,提出一些助力學生獲得主動學習能力的策略,并將相關策略應用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以檢驗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成效。
一、關于小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現(xiàn)狀分析
1.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目前,很多小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究其原因,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方式不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小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為了保障教學成效,教師一般會制訂內容十分豐富的教學計劃,促使小學生在缺乏主動學習意識的情況下仍能夠更多地學習知識,這難免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2.缺少主動學習的方式和途徑。在校園,小學生往往采用全程聽老師講課、按老師要求溫書等知識密集度較低的學習方式,獲得知識和經驗的效果并不好。除了這些,小學生幾乎不去主動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方式和途徑。雖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強調家長要參與學生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和家長之間的交流,還能通過家長的積極引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在多種原因的影響下,家長的參與并沒有很好地促使學生獲得主動學習的能力,反倒加重了很多工作忙碌的家長的負擔。
3.缺少對主動學習成果的判斷標準。對主動學習成果的評判標準不統(tǒng)一,一定程度也影響到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教育中,有一門自習課,就是學生自主對知識進行復習和預習,通過這種模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但分析相關調查結果可知,86%以上的學生在自習課上僅僅寫作業(yè),10%的學生雖看起來全神貫注學習,但并沒有進行有效學習,剩下4%的學生常在自習課上看一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課外書。以上都反映出主動學習成果判斷標準的缺乏,致使學生和教師都無法根據(jù)主動學習成果評判標準去進一步學習,很可能打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1]。
二、關于AISAS法則概念解析及可行性分析
1.對AISAS法則概念的解析。首先,要明確一個觀點,即主動學習并不等于把學習完全交給學生來安排。實際上,主動學習也需要教師和家長合力確定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潛意識里接受自主學習,自主進行學習探索。在這種方式下,可以利用AISAS法則進行教學內容的策劃,從而使學生逐漸愛上主動學習。
立足Attention——吸引關注。吸引關注是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獲取知識的第一步,通過分析可知,學生沒有主動學習能力普遍是因為主動學習意識缺乏。主動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學生缺乏主動學習意識,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模式和方向不同,學前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基本社交能力、動手能力等等,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開始接觸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科目的學習,但學習意識仍停留在學前教育階段。所以,要想改變這種情況,就必須使用學生熟知的探索知識的方式,匯總整理可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內容,這樣可以有效做好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第一步。
立足Interest——引起興趣。在吸引了學生的關注之后,就要采用一些手段快速引起學生的興趣,最常見的方式是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溝通、引導。小學生很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當他們試圖接觸這些新鮮事物時,往往因為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的不足,容易在探索的過程中失去深入探索的興趣。比如有些學生在看到等離子球之后會感到很神奇,球狀的透明玻璃容器里不斷閃現(xiàn)藍紫色的閃電,十分吸引人。但如果教師開始使用專業(yè)的物理知識去講解相關原理,講到大氣放電、常溫等離子、電解氧氣分子等枯燥的知識,學生往往因為無法深入理解而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時,一定要使用學生可以理解的方式,例如告訴學生等離子球的現(xiàn)象與現(xiàn)實生活中雨天的閃電一樣,這種貼近學生的交流,可以引起學生的探索興趣,再一步步引導學生深入探索。
立足Search——主動探索。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并促使其主動探索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考驗著教師的教學功底,怎樣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各種懸念,促使學生積極探索,獲得答案,這是之前提到的吸引關注和引起興趣兩個階段的終極任務。在主動探索過程中,學生可以向教師或者家長詢問,或者在相關圖書、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使學生短時間內獲得密集的知識積累,并在探索中依靠高度專注力,對已獲取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從而提升自主思維能力。
立足Action——實施行動。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實踐,是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步驟。當學生有了探索興趣并主動探索后,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將已經獲得的知識積累轉化成具體的學習實踐[2],這是更深入理解知識、將碎片化知識整合吸收的重要過程。比如當教師在向學生講授平面幾何知識時,可以引入克萊因瓶的概念,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克萊因瓶的構造,并告訴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存在這種結構。學生對該觀點存有疑問,便會進行積極探索,試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克萊因瓶,結果可想而知,是失敗的。但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線面關系知識的理解會更加深入。
立足Share——鼓勵分享成果。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主動學習的成果,既是對學生主動學習成果的認可,也是督促其他學生努力提升主動學習能力的方式。不斷鼓勵學生主動分享,可以使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形成閉環(huán),即吸引關注——引起興趣——引發(fā)探索——引導實踐——鼓勵分享,學生在被認可或者被鼓勵的情況下,對教師的信任度不斷提升,那么教師在傳授更多新知識時,就更容易獲得學生的關注度,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對AISAS法則的可行性分析。AISAS法則是經濟領域應用非常廣泛的一項法則,是解決企業(yè)與顧客溝通難題的閉環(huán)法則,教師和學生之間也需要這樣的溝通法則,這一法則也可以應用到教學中。另外,根據(jù)以上的概念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AISAS法則的每一項內容在教學實踐中都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甚至社會活動中,均有一定的實踐價值。
三、運用AISAS法則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1.確定吸引學生關注的學習目標。首先,教師需要在學習目標的確定上做到民主,改變傳統(tǒng)的命令式學習方式,通過與學生共同商量、進行決策的形式確定學生關注的學習目標,這樣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被尊重,從而更容易接受學習目標。正因為在確定目標時,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主動依據(jù)目標進行學習的積極性更強,有更強的學習目標達成意愿。
2.選擇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選擇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教學內容,并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闡述。比如當教師向學生普及反邪教的知識時,小學生大部分并不理解邪教是什么意思,如果在教室播放血淋淋的相關案例視頻,實際教育效果并不好。對此,教師應從學生的視角去解讀相關案例,引發(fā)學生共鳴,主動學習反邪教知識。通過易于學生理解的概念和方式,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和接受知識的興趣[3]。
3.提供學生探索學習的途徑。想要在短時間內獲得密集的知識積累,互聯(lián)網(wǎng)是十分有效的途徑。為了避免學生過早、過多接觸和依賴互聯(lián)網(wǎng)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工作,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匯總,有效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知識,這樣可以避免學生過度使用網(wǎng)絡,也可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學習體驗。
4.引導學生在生活、學習實踐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在生活、學習實踐中增強自我認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十分有必要。比如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一些基礎的化學反應,可以在生雞蛋殼上畫出花朵的形狀,并在花朵圖案上涂上蠟燭液,浸泡在食用醋中,一天之后,雞蛋殼褪色,只保留一朵小花的褐色圖案。學生在看到神奇變化后,都想動手實踐,探求知識。這樣的實踐操作性很強,安全性也可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較好。
5.鼓勵學生分享學習成果及經驗。同樣以雞蛋與食醋的實驗為例,在學生紛紛實踐后,教師可以組織一次交流活動,讓學生將自己制作的雞蛋殼花帶到學校進行比拼,從多個維度進行評比。這種交流活動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促使學生之間有效交流,同時也能使學生繼續(xù)進行相關的知識探索。
此外,還應引導學生反思并重復實踐,逐漸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梢詫⒁陨喜襟E不斷進行循環(huán),保持一個月的時間,讓學生逐漸適應并習慣這種學習方式。主動學習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需要教師不斷更新相關知識,從而使學生不間斷探索新的知識。
總體來說,主動學習能力是學生在整個學習生涯中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教師來說,學生具備主動學習能力,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所以,廣大教師和學生應該積極探索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長期堅持主動學習,以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1]周映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J].學周刊,2021(04):145-146.
[2]王嫄,劉力華,史艷翠,等.在線教育驅動的主動學習實踐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03):44-45.
[3]李昕瀠,李程躍,萇鳳水,等.基于主動學習策略的管理與溝通技巧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浙江醫(yī)學教育,2020(06): 7-9.
編輯:彭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