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奕敏 曾 榮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它是一種由多種細胞及細胞成分參與的以氣道慢性炎癥為特征的異質性疾病[1]。臨床上常表現為反復的喘息、氣促、胸悶和咳嗽。因病情反復發(fā)作,患者痛苦不堪。目前,臨床上針對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主要采取藥物治療,臨床上常用的藥物為酮替芬,但是單獨給藥臨床療效并不是很理想。有研究表明,聯合用藥治療效果較好[1],但是目前對此的研究仍然較少。本次研究采取了通宣理肺丸聯合酮替芬的給藥方案,觀察其臨床療效,意在為臨床工作中實施合理的聯合給藥方案提供參考意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60例支氣管哮喘門診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41.1±1.9)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24~64歲,平均年齡(40.1±2.4)歲。組間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的診斷標準;②均由本人及其家屬簽署知情研究協(xié)議書。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②對本藥過敏者;③存在心臟,肝,腎等嚴重器官功能不全者;④存在心源性哮喘患。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酮替芬(生產廠家: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643)治療,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通宣理肺丸(太極集團重慶中藥二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50020598)口服,每次8~10丸,每日2~3次。
1.4 觀察指標
1.4.1 臨床療效其評價標準為:顯效:患者咳嗽、氣喘等臨床癥狀消失。有效:患者咳嗽,氣喘等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無效:患者咳嗽,氣喘等臨床癥狀并無好轉。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2 肺功能其評價方法為:檢測2組患者治療前后最大呼氣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
1.4.3 血清炎性因子其評價方法為:檢測2組患者治療前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 (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
1.4.4 中醫(yī)證候積分中醫(yī)證候積分采用中醫(yī)證候評分量表對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進行評價,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包括15個條目,包括4個主癥(咳嗽、咳痰、胸悶、氣喘)與2個次癥(流涕、頭痛),每個條目含4個等級,主癥按等級高低記0、2、4、6分,次癥按等級高低記為0、1、2、3分,分別為無癥狀、癥狀稍輕、癥狀顯著及癥狀嚴重。中醫(yī)證候積分=主癥(總分:0~24分),次癥(總分:0~6分),越低表示患者情況越好。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治療后,2組PEF、FVC、FEV1指標均有所提高,且觀察組上述指標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例,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后,2組IL-6、IL-8、TNF-α均下降,且觀察組上述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例,
2.4 2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主癥、次癥證候積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例,
支氣管哮喘是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疾病,患者常會對某種物質產生過敏反應,誘發(fā)支氣管哮喘?;颊叱T谝归g以及凌晨發(fā)作[4],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可能會誘發(fā)其他的疾病,例如肺心病、肺氣腫等,如果在哮喘發(fā)作時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因此,患者及其家屬應該對支氣管哮喘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旦患病,應該選擇及時就醫(yī),進行早期治療?,F代中醫(yī)認為,支氣管哮喘屬“哮咳”“熱咳”,中醫(yī)有:“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5]的說法,相關文獻表明,此病的發(fā)病機制與腎、脾、肺等臟腑功能失調而產生的伏痰以及患者的肝郁及血瘀有關,為平素體弱,稟賦不足,脾虛肺弱,痰飲內伏,加之暑熱風寒,情志不佳,勞累過度所誘發(fā)[6]。本次研究旨在探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臨床療效,取得顯著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2組PEF、FVC、FEV1指標均有所提高,且觀察組上述指標高于對照組;治療后,2組IL-6、IL-8、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上述指標低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主癥、次癥證候積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通宣理肺丸聯合酮替芬治療支氣管哮喘可顯著提高療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促進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這是因為,一方面,酮替芬是目前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常用藥物。它是一種抗組胺藥物[7],其作用效果較強。酮替芬可以與H1抗體進行結合,可以抑制氣道的變態(tài)反應,減輕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酮替芬使組胺減少,減輕患者氣道的痙攣,增加患者的肺通氣量和肺活量[8],從而達到減輕患者咳嗽氣喘癥狀的效果。另一方面,通宣理肺丸則是從中醫(yī)的角度,調整機體的狀態(tài),增強機體免疫力,抑制炎性因子的釋放。2者從不同的作用機制上共同發(fā)揮平喘止咳的作用。通宣理肺丸是一種中成藥,其主要成分是紫蘇葉、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黃、甘草、陳皮、半夏、茯苓、枳殼、黃芩等。紫蘇葉、半夏起到止咳化痰、理氣化瘀的作用;前胡、桔梗起到降氣化痰,散風清熱的作用;苦杏仁、麻黃具有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甘草、陳皮起到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的作用;茯苓、枳殼具有寧心安神、理氣寬中、化痰消積的功效黃芩入肺經,具有滋養(yǎng)脾胃、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諸藥合用,起到清熱理氣、止咳化痰的作用。
綜上所述,通宣理肺丸聯合酮替芬治療支氣管哮喘效果較好,可以改善肺功能,減輕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