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元春
摘 要:針對《汽車概論》課程和面向對象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對課程設計學習通平臺與課堂教學交叉的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構建適合我校的《汽車概論》混合式教學模式,以滿足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要求的問題,推動學生改變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 汽車概論 線上線下教學
Research on Blended Teaching
——Taking “Introduction to Automobile” as an Example
Kang Yuanchun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object of “Introduction to Automobile” course, this paper combs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constructs a hybrid teaching mode of “Introduction to Automobile” ,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school to meet the personalized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majors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students to change their learn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blended teaching, introduction to automobil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2020年,教育部印發(fā)《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wǎng)絡安全工作要點》,文中要求“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攻堅行動”[1]。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飛速發(fā)展下,慕課、微課等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線上教學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已呈現(xiàn)井噴式發(fā)展[2]。同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研究和實踐也呈直線上升趨勢。在汽車概論相關課程教學方面,賈偉杰、劉杰[3] [4]等研究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我?!镀嚫耪摗氛n程采用多專業(yè)大班授課。充分利用線上學習平臺,在梳理課程內容和學習資料后,合理安排線上線下內容,構建基于專業(yè)需求的豐富個性化的線上教學資源,并與線下課程合理銜接,可滿足不同專業(yè)的需求。
1 《汽車概論》課程混合式教學的必要性
我校《汽車概論》課程近幾年選課學生均超過300人/年,選課學生專業(yè)涵蓋工、理、管、文、法、藝等,學生工科基礎和對汽車了解程度不一,目前授課方式是多專業(yè)大班授課,這給課程教學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課程改革刻不容緩。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可滿足不同專業(yè)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提高課程學習效果,讓不同專業(yè)學生都能根據(jù)不同需求對汽車有不同層次的學習和了解。
具體來說,《汽車概論》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的原因和意義有以下幾點:
(1)課程面向工、管、經(jīng)、法、藝等專業(yè)開設,盡管目前將課程分為汽車概論A和汽車概論B,汽車概論A主要面向理工科專業(yè)學生,汽車概論B主要面向文、管、經(jīng)、法、藝等專業(yè)學生,這兩門課程在具體講授時內容和側重點有所差別,以此來滿足理工科和文科學生的學習需求。但是仍存在著多專業(yè)大班授課無法滿足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要求的問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可有效地解決該問題。(2)全校擬將本課程納入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成為全校具有汽車特色的公共必修課程,這會使選課學生和專業(yè)進一步增加。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改革,教與學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調動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3)對于多專業(yè)大班教學,可考慮不同專業(yè)學生需求,利用線上教學資源拓寬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知識面,將課堂中的知識點進行有效延伸。(4)將混合式教學模式與課程的過程考核緊密結合起來,將推動學生改變學習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2 混合式教學的課程建設內容
2.1 課程主要內容
精選教學內容,將本課程內容分成必講和選講兩部分,考慮汽車技術發(fā)展,將汽車行業(yè)最新技術引入教學中,同時可解決課本知識相對滯后的問題。
必講部分在原來汽車發(fā)展史及汽車文化、汽車結構、汽車性能與法規(guī)等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部分。新能源汽車部分要求學生對新能源汽車的背景以及發(fā)展趨勢有一定的了解,熟知各種類型新能源汽車的基本結構及特點。智能汽車部分要求學生了解智能汽車及無人駕駛汽車的現(xiàn)狀,能夠區(qū)分智能汽車、網(wǎng)聯(lián)汽車、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并對該領域中相關技術有一定的認知。選講部分有汽車設計與試驗、汽車制造技術、汽車材料、汽車營銷與保險等方面的內容,可以針對機械、材料、營銷等不同專業(yè)選擇講授。
2.2 教學的課程建設
2.2.1 建設線上視頻資源
視頻資料包括微視頻和汽車中主要零部件裝配動畫和運動動畫。視頻的時長控制在10min以內,以保證學生學習時可學生保持注意力。
裝配動畫和運動動畫展示零部件的結構、相互間裝配位置以及總成工作過程。通過動畫展示,學生更容易理解汽車結構知識。微視頻主要錄制課堂中重難點部分知識,將視頻發(fā)布在線上平臺,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通過手機、電腦等在線學習。
2.2.2 建設資料庫
除建設線上視頻資源外,還需建設資料庫。資料庫資料包括PPT、教案、教學大綱、各單元的學習目標和前沿知識等。
可將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的過程性資源納入資料庫,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彌補了教材內容滯后的不足。
同時,結合不同專業(yè)的前沿知識和資料發(fā)布在學習平臺,讓不同專業(yè)學生了解該專業(yè)在汽車方面的研究內容和進展。
2.2.3 建設試題庫
將主要章節(jié)模塊的重點、難點等知識點進行歸納,并建設線上試題庫,引導學生有重點的學習。同時學生可自測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3 課程混合式教學及考核
3.1 混合式教學
進行混合式教學,需梳理各章節(jié)的課程內容,思考線上線下教學內容銜接關系,并將其合理分配于 “課前”、“課中”和“課后”。教師和學生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活動達成教學目標。學生和教師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進行的活動見表1。
以傳動系統(tǒng)一節(jié)為例,該節(jié)課程學習目標為:熟知傳動系統(tǒng)的具體功用;熟知機械式傳動系統(tǒng)的組成及結構;對不同類型傳動系統(tǒng)及布置方案有一定的了解。將該節(jié)課程內容分配于“線上”和“線下”并與教學過程的“課前”、“課中”和“課后”合理銜接。見表2。
3.2 混合式考核
合理設計混合式教學中的全過程考核方式,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建立多維度考核評價指標,推動學生改變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圖1是對《汽車概論》混合式考核的設計。
線上考核主要包括:針對主題進行討論、線上作業(yè)和線上測試三個部分,線上考核基于學習通平臺,主題討論一般在學生對線上視頻或資料學習后進行,針對視頻或資料學習內容,在學習通里添加討論話題,由學生進行討論。線上作業(yè)一般在課后針對課堂內容讓學生進行鞏固;線上測試可以是隨堂測試或單元測試,在課中或課后進行。線下考核主要包括課堂表現(xiàn)、實驗室認識學習情況、主題演講和期末考試。課堂表現(xiàn)主要是鼓勵學生課堂上積極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并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實驗室認識學習,要求學生對照實物結合理論知識進行思考和討論,并考查學生對汽車結構認識程度;主題演講主要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教師發(fā)布的線上相關前沿資料和自主查閱資料,將汽車與學生專業(yè)相結合,以此為主題進行演講,讓學生深入了解所在專業(yè)與汽車之間的聯(lián)系。
4 結論
針對《汽車概論》課程和面向對象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對課程設計學習通平臺與課堂教學交叉的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構建適合我校的《汽車概論》混合式教學模型。
參考文獻:
[1]賈偉杰.汽車工程概論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索[J].南方農(nóng)機.2020,51(10),107-107+157.
[2]候書華.基于學習通的高職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究,2021,40(03):69-71.
[3]劉杰,王慶偉,范若尋.《新能源汽車概論》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研究[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9,36(06),54-56.
[4]于匯泳,趙向陽,崔志華.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探索[J].時代汽車.2020,(1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