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
英語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自覺、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中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水平,從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教育活動。
所謂心理會談的原則即在通過心理會形式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所要遵循的原則:
1.助人自助原則:不包辦,不強加,不評論,只引導。
2.宣布保密原則:保證,說明 ,我需要。
3.支持保證原則:我一定支持,您一定會好,他有例子。
4.理解接受原則:我理解您,您接受事實,都往前看。
5.責任原則:我對你負責,你對自己負責、對自己情緒負責;
6.平衡原則:主觀分析與客觀分析平衡。
堅持心理會談原則就是堅持平等、尊重的人際關系,為學生提供符合實際的幫助。
學生通過學科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形成自身的能力。這種能力是能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英語教師,當學生遇到英語學習困難的時候,是不能包辦或代辦,而應該讓學生學會積極正視學習問題本身,教師要充分理解學生學習中遇到困難是客觀的、正常的學習現(xiàn)象,同時,把握機會,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對于中國走向世界意義重大,將心理會談原則運用于高中英語學科意義重大,這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fā)展對學生素質的需要。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學生出現(xiàn)了許多不良的學習行為問題,例如對英語學習忽視、厭煩、退縮等問題,歸根結底源于學生應對英語學習時的心理問題。高中英語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讓學生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是新時代教育的需要,以良好心態(tài)面對英語學習更是新時代教育的最佳出路。在英語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一、心理會談原則運用于高中英語學科滲透的基本條件
高中英語學科滲透是對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和客體——即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一定的要求、過程有著復雜性的教育活動。要開展好此項教育活動,需要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樹立心理會談原則指引下的現(xiàn)代教學思想
透過心理會談原則,教師需要相信和認識到學生有潛力學好英語,堅持幫助學生認識自身的英語學習,堅信學生是有成長潛能的,其蘊藏著自主發(fā)展的機能。例如在學生的詞匯記憶學習中,同時注重英語策略性知識的指導,如語法歸納,可以讓學生去體驗語法現(xiàn)象,讓學生去學習資源中找有類似特征的句子,開發(fā)學生歸納語法規(guī)律的潛力。讓學生通過體驗得出的“語法”,進一步在學習中得以驗證,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我發(fā)展能力,使學生獲得了英語知識,屆具備了獲取英語知識的能力。
(二)建立心理會談原則指引下良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高中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影響著高中生英語學習的適應與進步。
1.支持保證原則下的力挺型師生關系
師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是力挺型師生關系的核心。教師不能因為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不理想,而訓斥、羞辱、打擊學生,而應告訴學生“你一定能學得好英語的,學習就是從不會到會的過程,你能行,找找原因和方法?!闭晫W生的困境,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2.理解接受原則下的和諧型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通過真誠的溝通達到相互理解,即能體諒失利的困惑,能共享成功的愉悅,積極溝通是構建和諧型師生關系的重要途徑。促進學生英語學科學習的強勁動力來源于師生的相互理解。讓學生知道“我理解你的英語困難,你接受暫時英語不好事實,英語需要厚積薄發(fā),不怕慢,就怕站?!?/p>
3.責任原則下的分工合作型師生關系
師生均有在教育教學中擔當?shù)呢熑危鞔_這些責任,并落實這些責任是建立分工合作型師生關系的必由之路。在英語學科活動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明白“我(作為教師)對你的英語教學是負責的,你(作為學生)得對你自己的英語學習及學習態(tài)度負責?!蓖ㄟ^分工合作,構建英語學科活動的正反機制。讓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積極激發(fā)學習熱情,滿足情感要求,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例如,在英語詞匯積累過程中,教師是詞匯資源的提供者,效果的評價者,學生是詞匯積累的參與者,分工明確,各擔其責,努力落實。教師客觀積極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成就感,激勵其不斷提高,這即是一種正效應。反之當學生對自身學習還處于被動消極狀態(tài)時,教師一味強調“分工”,則會使學生陷入“被拋棄”的錯覺。因此,要清楚認識分工合作是為了“做學問”、“做好學問”、“好做學問”。
(三)掌握心理會談原則的實施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實施技能方面,心理會談原則需要綜合使用,當學生遇到難言之隱時,還要適當保密,讓學生信賴,讓學生形成自身的語言能力。
1.分析整理英語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元素
英語教材的各個話題中都可能挖掘出十分豐富的心理健康寓意和內涵。教師通過精心備課,教材的分析整理,發(fā)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從英語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fā),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詞匯記憶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通過“頭腦風暴”(brainstorm)的訓練,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口語課可進行模仿朗讀競賽,培養(yǎng)學生自信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課可進行文字賞析訓練,如在英語教材中有這樣一句話“A thousand-mile journey begins with the first step. -- Laozi.”,通過賞析,這正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英文版,透過濃厚的文化,陶冶凈化學生心靈。因此,只要教師有意識地滲透心理教育到學科之中,有效利用相關資源,就能拓展英語教材的功能,達到教育的更高目標。
2.精心創(chuàng)建輕松快樂的英語學習心理環(huán)境
英語課堂的氣氛影響著學生的思維及行動。活躍、愉快的氛圍,可以讓學生思維更活躍,態(tài)度更積極,學習更主動,學習效率更高;而沉悶、壓抑的氛圍,易使學生心情郁悶,學習效率降低。教師情緒感染著課堂氛圍,教師飽滿的精氣神,會讓學生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英語課堂將更活躍,課堂氛圍將更輕松,充滿快樂。通過良好學習心理環(huán)境的營造,讓學生愿學、樂學、好學,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學不會的痛苦只是暫時,學會的快樂將是永恒。
3.發(fā)揮教師在英語教育教學過程的應變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的應變能力,是教師教育教學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因為課堂教學同時也是師生心靈感知的活動過程。在心理會談原則下,理解學生、支持學生、對學生負責、助學生自助在前提下,積極反應、靈活處置教學突發(fā)情境。教師的應變能力能給學生起到積極的作用,教師的積極應對是對學生積極學習的最好回應。例如在課堂提問中,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點的錯答,教師給予積極指點,而非指責,積極歸因,而非追責,而非打擊, 因為沒人能保證每個人對任何一種技能是一學就會的。
二、英語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會談原則的實施方法
(一)助人自助,學生是學習英語的中心,學習從好心態(tài)開始
要尊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接受英語知識技能是學生去實現(xiàn),心理健康發(fā)展也需要學生自己去完成。高中英語課程關注學生的情感發(fā)展。英語中有這樣一句話,“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即“天助自助者”。用這句話給學生自主學習賦予積極意義,學生是自身學習的“救世主”。用語言激勵言行,讓學生認識自身主體地位,自主意識提高了,學習潛能則能更好地被發(fā)掘。助人自助是更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策略。
(二)理解原則,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問題,需要理解、面對與解決
在英語教育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狀況,教師需要結合學生所了解、關注、需要解決的英語學科學習問題,融合學生心理問題相關的案例,讓學生去體驗、分析、探討,教師適當給予正面引導。在學習中的體驗、分析、探討的過程,就是英語學習思考、表達與反饋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健康相互借鑒、自我發(fā)展的過程。教師讓學生敞開心扉地體驗,無論對錯,都需要教師去理解、支持、引導。
(三)支持原則,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進步,需要積極的心理暗示
在英語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發(fā)自內心地對學生的成功充滿期待,尊重平等地對待學生,努力滿足學生心理需要,注重學習表現(xiàn),給學生更多機會去體驗、展示、實現(xiàn)。如英語課堂上提問、作品展示、演講、表演等活動時,學生的表現(xiàn)精彩連連時,教師可以讓課堂的同學們?yōu)樗恼?、吶喊及表揚;當學生表現(xiàn)不理想時,教師則適當?shù)匕参炕蚪o出適當?shù)刂笇В赋龈倪M的方法,并鼓勵和肯定該學生的大膽嘗試。
教師通過踐行心理會談原則理解學生遇到的英語學習困難、支持學生努力克服英語學習的困難、最終實現(xiàn)助人自助,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責任編輯 ? ?邱 ?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