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顏 鄧鐵文 羅結(jié)霞
我校大多數(shù)學生家長缺乏家庭教育的意識、理念和方法,對孩子的問題束手無策,感到有心無力。因此,引導家長進行學習,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破解學校教育難題的一個切入點,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一個重要增長點。
一、建立家庭教育資源庫和工作團隊
“家長驛站”建設首先需要一個團隊進行運作。我們在學校內(nèi)組建了家庭教育中心組,負責課程設計、備課、培訓、聯(lián)系專家、收集整理資料、印發(fā)和推送學習資料、考核評價等,為“家長驛站”的建設提供了人力保障。家庭教育中心組收集整理家庭教育資料,建立本校的家庭教育資源庫,為家庭教育講師、班主任備課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學校還建立講師團成員庫,邀請區(qū)級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片區(qū)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社工、教師、家長、校友等加入學校家長驛站講師團。
二、開設現(xiàn)場學習課程,促進家長學習提升
我們堅信,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有良好的成長狀態(tài)。學校根據(jù)各年級孩子的身心特點、學習任務和成長需要,設計了不同年級的家長課程,由學校講師團成員負責講課,把心理學知識和溝通技巧融入到課程中,運用體驗式的講課形式,讓家長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每個學期我們在各個年級開課4~5次,其中2次課程是全體家長參加,其余課程自愿參加。經(jīng)過家長課程學習,不少家長表示有所收獲,這些課程幫助家長明確家庭教育的責任,掌握家庭教育的理論和方法,更新觀念,改善伴侶關系,進而促進親子關系的改善。
三、建立網(wǎng)上學習打卡圈,便于家長隨時隨地學習
為了便于學生家長堅持每天學習,我們利用微信打卡小程序,建立了“家長驛站”學習打卡圈,每天有一個家庭教育主題。所有文章都是由學校家庭教育中心組成員精選和編輯,我們選取可讀性強的文章,圖文并茂,短小精悍,適合農(nóng)村學生家長閱讀學習?!凹议L驛站”以打卡闖關的形式進行,家長在閱讀文章之后,發(fā)送自己的心得體會,即打卡成功,就可以在第二天進入下一關的學習。學校家庭教育中心組成員為家長打卡內(nèi)容進行點評,鼓勵家長持續(xù)打卡學習。
網(wǎng)上打卡的學習方式,讓家長隨時隨地可以學習,每天學習一點點,形成堅持學習的習慣,是家長學習的一種新形式。目前,我們已發(fā)布180多篇打卡文章,有3千多篇打卡日記?!凹议L驛站”帶動了一批家長持續(xù)學習,更新觀念,改進方法。
四、組織個案研討活動,破解家庭教育難題
學校每月舉辦一次家長沙龍,由家庭教育中心組成員和少數(shù)家長參加,確定主題和真實個案,一起研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小型沙龍便于家長參與討論,讓家長說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具體問題,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制定評價辦法,促進家長持續(xù)學習
“家長驛站”是我校利用本校教師和家長資源,以及借助其他家庭教育團隊的力量,義務為家長提供學習交流的形式。學習本應是自愿自覺的行為,我們鼓勵家長學習,但不強制要求每一個家長都必須參加學習和打卡,不記錄家長學習的次數(shù),避免家長應付式參與。評價激勵是令家長持續(xù)學習的一種手段,我校每個學期評選優(yōu)秀家長時,由孩子進行推薦,其中一項指標是“積極學習”,通過精神獎勵來激勵家長積極參加“家長驛站”的學習。
對于家長而言,“家長驛站” 讓家長們學得教育方法,優(yōu)化親子關系、家校關系,使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變得輕松有效;對于老師來說,“家長驛站”促進教學相長,老師們在設計課程、上課、回復打卡日記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家長們提出的疑問促使老師們進一步學習心理學的理論和家庭教育知識,不斷提升家庭教育的專業(yè)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家長堅持學習的精神,給予了孩子積極的影響,家長把學習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用在孩子身上,逐漸改善自身態(tài)度、言行和溝通方式,這最終將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 ?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