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麗 王文燕
摘要: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高校必修課之一,建設相應的課程思政網站顯得格外重要。本文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微服務構架的基礎上使用Java語言編寫前后端分離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網站。該思政網站的前端主要以學生作為主要用戶,將課程的學習、討論與研究融為一體,通過網絡技術,將傳統(tǒng)課堂課程的枯燥乏味轉化成為一種大家都參與的線上課程。后臺用戶主要是教師或系統(tǒng)的管理員,他們對課程思政的內容和課程教授形式進行設計和管理。
關鍵詞: 課程思政; 計算機應用基礎; 課程網站; 程序設計; 微服務
中圖分類號:TP311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31-0013-02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ebsite Based on Micro-Service Framework
HU Xiao-Li1,WANG Wen-yan2*
(1.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2.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Xi'an 710018, China)
Abstract: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Using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ebsite of frontend-backend separation development is written by Java in this paper which is based on the micro-service framework. The front en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ebsite mainly uses students as its main users, integrating the learning,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f the course. Through network technology, the boring traditional classroom courses are transformed into an online course that everyone participates in actively. The background users are mainly teachers or system administrators, they design and manage the content and teaching form of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Key words:curriculum ideological;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website; ?program design; ?micro-service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教育行業(yè)在新形勢下,面臨著諸多機遇。傳統(tǒng)思政教育的諸多弊端日漸突出,很多弊端是由于老師和同學之間存在一些不協調因素導致的,而且這些弊端很難用傳統(tǒng)的方式去改變[1]。網絡是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工具,我們每天都可以在網絡上獲取大量的信息,并且互聯網技術也已經社會深度融入到了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中。計算機應用基礎結合思政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式。隨著網絡技術和其他高新科技越來越多的涌現,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的許多教學方法會被越來越多的替代和轉變[2-3]。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建立一個網站,然后通過該網站建立起學生和老師的聯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合適的方式通過網站學習,然后老師通過學生的學習反饋數據去調整課程的布置和調整。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便捷師生之間的教授方式,而且學生也不會因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而陷入懈怠的狀態(tài)。在網站的基礎上,通過多方面的調整與適應便可以達到教育育人、授人以漁的效果。
1 系統(tǒng)分析與開發(fā)流程
1.1系統(tǒng)分析
開發(fā)課程思政網站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系統(tǒng)分析。需求分析直接與開發(fā)系統(tǒng)的目的相關聯,能夠將需求分析得很契合實際,就會更加貼切使用者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分析項目中網站中的主要需求,其主要需求是滿足用戶的需求。網站的目的是將課程思政搬上網絡,學生和老師可以通過網絡來完成教學任務。由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沒有關注到每一個同學學習的差異,教師囿于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使得教師在教學時無法完全將自己的知識教授出去。該網站就需要改變這種現狀,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方式學習該門課程,教師也可以利用好這網站這個平臺,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將自己的知識盡量多的教授給學生。網站也需要簡化操作的難度。由于該門網站的目的是讓學生和老師之間在學習和教授知識的時候,能夠打破傳統(tǒng)時空的限制,所以網站的操作必須簡單,并且網站也不會受時間和地點的影響。開發(fā)的網站要對后臺管理員有相對友好的交互操作要簡潔明了,易于理解這樣既方便網站的后期維護,也方便對網站后臺管理員進行培訓學習。
1.2 開發(fā)流程
本次課程思政網站采用微服務器架構的前后端分離的網站構建技術,web端使用Vue+ElementUI技術,移動端使用uniapp和ColorUI技術[4]。后端使用Springcloud+Springboot+Mybitus-plus進行開發(fā),使用Jwt+Springsecurity作為登錄驗證和權限校驗,使用ElasticSearch和Solr作為全文檢索服務,使用Github Actions完成課程網站的持續(xù)集成,使用ElasticStack收集網站日志,文件支持上傳本地、七牛云和Minio。由于微服務框架是一種分布式服務器框架,相比于傳統(tǒng)的集中在一個地方的大型服務器來而言,這種服務器架構的設計與開發(fā)更靈活,還可以避免原來傳統(tǒng)大型服務器會發(fā)生的卡死與崩潰問題,使得網站的運行速度更快,運行效率更高[5]。實現后臺開發(fā)的語言是Java并且選用IDEA編輯器,IDEA編輯器有很多優(yōu)勢,其中具有對編寫的代碼進行自動填充和修補功能,對程序開發(fā)人員非常友好,易于上手。項目網站的設計流程圖如圖1所示:
本次項目是課程思政網站的實現。前端頁面主要展示課程的學習資料,包括視頻、音頻、圖片以及文字等的學習資料,和討論專區(qū)等的教學需要的展示平臺,網站后端主要管理前端網頁各項信息的添加、刪除和修改以及用戶信息管理等的操作管理。
網站管理員在登錄網站后端管理系統(tǒng)后,可以對課程資料、學生評論信息和反饋信息以及教師的批改信息進行內容的修改個更新,在確定提交之后,網站后端更新的內容會同步展示到前端頁面。
2 系統(tǒng)實現
2.1網站首頁
本項目網站首頁為用戶提供了思政課堂教學的大致能容和學習索引,用戶打開首頁后,可以根據自己需要的學習內容選擇對應的索引選項,或者直接在學習內容板塊打開需要學習的視屏、音頻內容進行學習。菜單分頁面鏈接有網站首頁、關于平臺、歸檔、分類、標簽以及留言板等。
2.2網站分網頁
用戶在分頁面菜單鏈接界面點擊對應的信息即可進入網站的分頁面,在分頁面中可以獲取自己想要的學習內容,例如“關于平臺”“歸檔”“分類”“標簽”“留言板”等頁面信息的展示。當用戶點擊“關于平臺”時,就可進入先關課程的介紹頁面,獲取與該課程有關的基本要求和相關信息。當用戶點擊“歸檔”時,即可進入到按時間為順序的將課程資料歸納起來的網頁頁面,如果有學生需要以時間為索引去獲取需要的學習資料,那么進入“歸檔”分網頁面是最好的方式。當用戶點擊“分類”時,即可進入按測試效果歸類的思政學習資料分類頁面,本頁面知識作為暫時的一個功能模塊展示效果分網頁面,所以在以后會根據相應的學習或者教學需要,我們可以轉化成對應的功能模塊。當用戶點擊“標簽”時,是根據思政教學視屏資料按照某一定義標準進行標簽化進行的分類,此處是在根據前面的測試效果基礎上,將每一個思政教學視頻打一個標簽,然后按照這個標簽進行歸類,此處依舊是為以后保留的功能開發(fā)模塊。用戶點擊“留言板”時,即可進入留言板專區(qū),根據自己的學習所得,發(fā)表學習感想。
3 系統(tǒng)測試
對任何的項目網站來講,無論采用什么方法或者開發(fā)技術,在系統(tǒng)都難免出現或大或小的錯誤。所以一個網站的系統(tǒng)測試對于項目網站后期來說尤為重要。無論是采用什么新的開發(fā)方式,多么簡潔化的編程語言,都是不能完全避免網站在開發(fā)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有人曾說過,項目網站的測試工作類似于網站的重新開發(fā)過程,要檢查每一個細節(jié),需要用用到很多種的測試方法。
由于環(huán)境的搭建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在開發(fā)本網站的過程中,我們使用了Docker方式進行快速搭建該課程網站。將運行該網站的運行環(huán)境在云端進行配置,然后通過鏡像的方式下載到本地運行。本次我們選用了阿里云服務器ECS,配置是1核2G(至少需要2G,如果少于2G可能很難運行)。
我們搭建好環(huán)境后,在環(huán)境中進行了多次測試,測試項目網站可以在該測試環(huán)境下安全、平穩(wěn)運行,且在系統(tǒng)報錯,正常顯示頁面,相關模塊都能正常運行,符合前期的規(guī)劃設計。系統(tǒng)運行界面,如圖2所示。
4 結論
本網站采用微服務架構的前后端分離網站搭建技術,使用最常見的B/S結構和中小型的MySQL數據庫,結合Java作為后臺開發(fā)的編程語言技術實現,開發(fā)了計算機應用基礎思政課堂網站。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搬上了網絡,利用網站這個平臺,探索思政教育在新形勢下該如何進行,為教育行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提供一種思路。目前網站已經可以較為完整的實現運行,邏輯體系結構相對完整,無論是從網站前端界面還是后臺管理界面,對用戶都有較為友好的交互操作,易于瀏覽,操作簡單,為以后的更新和維護操作提供了許多便利,并且不受操作系統(tǒng)或設備的限制,方便后期網站管理員更新相關數據,進行修改等操作。
參考文獻:
[1] 孫穎慧,劉娟,焦德杰,等.“互聯網+”教育在生物化學課程中應用的分析與思考[J].生命的化學,2021,41(1):172-176.
[2] 周麟彥,陳曉劍,靳利.基于“MOOC+云課堂”的信息化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職業(yè),2020(33):44-45.
[3] 牛華巖.基于“互聯網+”視域下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質量提升方法的路徑[J].經濟師,2021(1):187-188.
[4] 邢貞明,李登輝,潘博.微服務架構與容器技術探析[J].金融科技時代,2021,29(2):66-69.
[5] 錢榮華,盧揚.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Java Web應用開發(fā)教學模式探索[J].工業(yè)技術與職業(yè)教育,2020,18(4):97-100.
【通聯編輯:唐一東】
收稿日期:2021-03-12
基金項目: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2020年課程思政專項研究項目(KCSZ01005);
作者簡介:胡曉麗(1978—),女,江蘇泗縣人,高級實驗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電子商務;通信作者: 王文燕(1999—), 女,陜西榆林人,本科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大數據分析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