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四幼兒園 張云萍
在分析幼兒語言領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時,需要先明確教育目標,這樣才能知道后續(xù)的教育行為。在確定目標的過程中,既要結合語言領域內容的實際運用,還要充分考慮幼兒這一階段的心理認知水平。這樣才能讓最終確定的目標更有針對性、科學性。對于幼兒所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希望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讓幼兒可以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诖?,在幼兒語言領域的教育中就需要從這些方面入手,將心理健康教育的這幾個目標融合其中,提升教育效果。
對于任何一項教育活動來說,都要以教材為依據。因此,在分析幼兒語言領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時,還要用好幼兒的語言教材。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對于現有的語言教材進行分類。幼兒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數都是用故事的形式來呈現具體教育內容的,涵蓋的范圍比較廣,而且內容有著通俗易懂的特點。在教育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相結合。對此,教師應該重視教材,挖掘其中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點。在將語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時,一定要明確核心點在于潛移默化地對幼兒產生影響,因此需要挖掘這些故事中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點,比如可以讓幼兒通過角色扮演,激發(fā)幼兒的情感,進而讓他們可以主動學習教材中的角色,這對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有重要的幫助作用,而且比起單純的理論講解,效果會更好。
自信是幼兒自我肯定的積極形式。所有的孩子都想在學前教育中取得成功,但學習上的挫折往往嚴重限制了他們的自信。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作為幼兒教師,必須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來激勵他們。在開展幼兒教育時,可以應用項目設計這種活動來和幼兒展開對話,幫助他們培養(yǎng)自信心。比如在設計具體的活動時,可以給幼兒規(guī)定一些任務讓他們來自主完成。當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完成了任務之后,教師應及時表揚幼兒。比如要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最先要做到的就是讓幼兒敢于表達。所以在設計相應的活動之后,可以給出幾個任務選項,由簡單到復雜。幼兒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教師不斷給予他們表揚以及鼓勵,讓幼兒的自信心得以培養(yǎng)。此外,應該注意的是,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并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職責。家長在這一過程中也要發(fā)揮作用。幼兒家庭必須認識到家庭合作機制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性。幼兒的父母必須對幼兒保育有科學的了解,并了解學前教育的教育特點和概念。主動聯系幼兒園,了解幼兒目前的發(fā)展狀況,特別是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并在出現問題時及時與教師溝通。其次,父母應監(jiān)測和記錄幼兒的心理發(fā)展,努力保持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之間的一致性。
在幼兒教育中,家庭教育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父母對待幼兒的態(tài)度,會在幼兒個性發(fā)展方面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明確提出,家庭在幼兒教育中有重要作用,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的合作伙伴。對此,需要讓家長也能提升自己的育兒水平,教師應鼓勵家長以尊重,公平的方式和幼兒進行日常交流,并且家長還要重視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比如在家里和幼兒交流時,應要求他們清楚地表達。如果幼兒出現不愿意好好說話的情況,一定要及時糾正。有的幼兒在和其他人交流時存在一些障礙,因此家長還要多鼓勵幼兒和其他人交流,比如在走出家門,走在小區(qū)中時,見到熟人應該積極打招呼。像這樣不斷幫助幼兒培養(yǎng)交往自信,讓他們可以在人際交往中發(fā)現樂趣。家長的這種做法給教師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幼兒園幼兒的日?;顒樱绯燥?、睡覺和玩耍,及時教育幼兒,讓幼兒語言領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更豐富的形式。例如,為組織服裝、涂鴉、縫紉、刺繡和折紙等活動創(chuàng)造了可創(chuàng)造性的空間,通過有趣的生活活動發(fā)展了孩子們的自主和創(chuàng)新能力。與此同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多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的優(yōu)勢,例如,在“表達”運動中,孩子們可以獲得快樂和不幸的獎章來表達他們的感情。如果心情好,就掛一張笑臉的卡片;如果心情不好,就掛一張“不開心”的卡片。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識別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與幼兒的父母交流,找出原因,為孩子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環(huán)境。還可以在幼兒中開展“你是我的朋友”這樣的教育活動,這種活動針對性比較強,鼓勵幼兒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告知自己的朋友,這樣一來,幼兒不僅發(fā)展自身的語言技能,還可以找到生活中的語言樂趣。
教育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愛能為孩子帶來安全、滿足和快樂,使他們健康。在具體的教育中可以將愛心教育當作一個重要的主題,比如在實際教育活動開展時,借助幼兒歌曲作為引導,讓幼兒可以更主動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且幼兒的情感是非常容易被激活的,所以教師在選擇導入歌曲時,可以和實際情況相結合。比如在教師節(jié)臨近時,可以選擇贊美教師這一類的歌曲,這能極大地激發(fā)幼兒的感恩情感。要讓幼兒能夠變得更為開朗活潑,也可以選擇一些歡快的歌曲,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產生影響。在幼兒樂園的日常生活中,教師必須與幼兒一起生活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小小的世界,充滿真實、良善與美,而幼兒則一邊努力去愛別人,一邊感受愛。從心理健康教育這一領域入手,應用更多的愛心教育,對于幼兒個人的發(fā)展來說至關重要。
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進步的環(huán)境和教育環(huán)境,使幼兒能夠舒適地學習,塑造個人品格對于幼兒教育來說,可以多采用一些游戲讓教育氛圍變得更為融洽,例如,在游戲中,讓孩子們打扮成小動物,幫助長頸鹿母親找到它的孩子,這樣的游戲能夠教會幼兒不斷思考,并且友善和禮貌的對待他人。在游戲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矛盾,但教師應該正視這樣的現狀,因為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是幼兒在和同齡人建立良好關系的重要時機,使他們能夠有效處理矛盾。在開展各種活動時,教師應該能夠去包容幼兒所犯的錯誤,比如在開展手工制作活動的過程中,有的幼兒并不能獨立完成,很容易出錯,此時教師應該多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老師和幼兒之間的和諧關系讓孩子們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和快樂,并培養(yǎng)一種自信和自信的感覺。”對此,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和幼兒要有和諧的師幼關系。要實現這一目的,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尤其對于幼兒教育來說,大部分教育內容都是通過活動的形式來呈現的,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和幼兒交流,和他們成為朋友。并且多設計一些活動,比如針對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幼兒美術能力的。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幼兒充分的尊重,讓他們可以自由地在活動中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當教師和幼兒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時,和諧的師幼關系也會得以建立。而且,在幼兒教育中,幼兒的心理問題,如焦慮、羞恥、孤獨和脆弱,只有在教育工作者和幼兒之間存在和諧關系的情況下才能得到解決。幼兒園可以組織一系列以心理健康為重點的教育活動,為幼兒園創(chuàng)造文化支持環(huán)境。
總之,教育對幼兒語言教育來說是發(fā)展心靈健康的重要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被視為幼兒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師在面對幼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可以從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以及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等多個方面入手,確保這一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