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琪
中圖分類號:G841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0-120-02
摘 ?要 ?運動員具備較高的閱讀比賽能力是現代籃球運動發(fā)展趨勢的需要。運動員在場上對比賽情況的理解與處理是球隊取得勝利的保障。運動員具備較高的閱讀比賽能力是提高我國籃球技戰(zhàn)術水平的重要因素。只有有效提高閱讀比賽能力,才能使他們在比賽中發(fā)揮更好的技戰(zhàn)術水平,從而獲得比賽的勝利。目前,針對籃球技戰(zhàn)術訓練的研究內容較為豐富,但關于閱讀比賽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鮮有見文。為培養(yǎng)我國中學籃球特長生閱讀比賽能力,建議在中學籃球特長生日常訓練中應加強小場地教學法與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等一系列針對性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 ?中學 ?籃球特長生 ?閱讀比賽 ?能力培養(yǎng)
影響中學籃球特長生運動水平的因素很多,但長期忽視中學籃球特長生的全方面培養(yǎng)則是根本原因。我國的中學籃球特長生訓練,每天只是沉浸在那種脫離比賽環(huán)境的、沒完沒了的、單純的技術練習之中,以至于運動員到了場上,面對對抗激烈不斷變化的比賽場景展現出缺乏洞察力和交流能力,缺乏比賽閱讀能力的狀態(tài),不能很好地識別特定的籃球比賽局面和采取正確行動,最終造成了難以掌控比賽的局面。
一、“閱讀比賽能力”
筆者結合已有的經驗,將“閱讀比賽的能力”認定為是一種對所觀察的事物通過感覺器官進行認知、理解、歸納、分析和判斷,并形成記憶的一種全方面能力。而運動員的閱讀比賽能力就是運動員借助已有的經驗將比賽中重要因素進行認知、理解、歸納、分析、判斷并對技戰(zhàn)術特點形成記憶的綜合能力。換句話說,就是運動員在比賽中或者是比賽外對于場上的“問題”處理的方式是否正確,取決于他的閱讀比賽能力水平的高低。結合體育競技比賽來看,就是首先運動員在場上或場下要觀察局勢,其次思考與尋找解決方法,第三經過思考后做出決定,最后經過實踐與反思與審查。閱讀比賽能力與運動員技戰(zhàn)術水平的高低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如今的籃球比賽競爭激烈,運動員不僅需要具備出色的個人能力與戰(zhàn)術意識,還需要具備很強的閱讀比賽能力??墒乾F如今,我國大多數籃球運動員閱讀比賽能力較差,在場上缺乏對對手特點與對方技戰(zhàn)術特點的判斷,難以對變化的局面做出及時調整,變化大多仍舊需要依靠教練員來完成。在場下觀看雙方比賽時缺少針對性,存在只來看個熱鬧的現象,而來到場上雙方運動員的特點與技戰(zhàn)術卻一無所知。
二、提高我國中學籃球特長生閱讀比賽能力途徑
(一)小場地比賽教學模式
小場地比賽訓練模式是一種先進的足球理念。據國際足聯官方資料,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已經把小場地比賽訓練納入本國青少年足球訓練大綱,并且對訓練的形式和規(guī)則作詳細的規(guī)定和說明。都強調了,小場地比賽訓練中的攻守原則。小場地比賽這一訓練模式,在世界足球先進國家早已成為足球訓練的經典和主導模式研究。小場地比賽訓練對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發(fā)展,青少年足球訓練理論完善和青少年教練員指導訓練有重大意義。目前,小場地教學法多應用于足球訓練中,在籃球中還鮮少聽聞。
10人制比賽局面錯綜復雜,青少年球員很難識別,所以較容易的方法就是通過觀察人數不多的比賽來先行鍛煉。小場地比賽是簡化的10人制的比賽,它與正式比賽結構相似,包含了正式籃球比賽結構的幾種成分。小場地比賽訓練模式體現了模型化原則,反映了模型與原系統之間功能和行為的相似關系。在小場地比賽中,蘊含著運動員學習籃球運動中非常有價值的實質內容。小場地比賽訓練模式可以提高球員識別特定比賽局面的能力,特別是本方控球、對方控球和攻守轉換相對頻繁,可以保證各種局面多次出現。青少年球員需要通過觀察場上不斷變化的局面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合理采取相應的技戰(zhàn)術行動。運動員的觀察能力是隨著球場上千變萬化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是意識反應的先決條件,加強運動員的視野訓練,對籃球閱讀比賽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理解式球類教學法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自1960年由英國拉夫堡大學(Loughborough)的韋德(Wade)、沃辛頓(Worthington)與威格摩爾(Wigmore)三位教授首次提出,于1982年由他們的兩位學生索普(Thorpe)和邦克(Bunker)向外推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TGFU模式廣外流傳,在歐美國家廣受歡迎,他們不約而同地采用或借鑒此方法進行教學,并且取得的效果頗佳,全世界興起了一股對TGFU的研究浪潮。Frenc、Rink、Werner、Taylor and Hussey(1996)選擇9年級的學生為教學對象,進行了15節(jié)羽毛球的教學。教學對象分為理解式的實驗組、傳
(下轉第122頁)
(上接第120頁)
統技能組和理解式與傳統技能結合組和控制組4組,通過教學實驗后比較4組的學習效果。實驗結果表明在認知水平方面,3組均為顯示差異性;在技能表現方面理解式的切球、發(fā)球優(yōu)于其他組;在比賽表現方面,在技能執(zhí)行、作抉擇等,理解式的實驗組、傳統技能組和理解式與傳統技能結合組均優(yōu)于控制組。
理解式球類教學分為六個部分。分別為項目介紹、比賽概述、戰(zhàn)術意識、做決定、技術認知與完成動作。強調以游戲或者比賽方式進行教學,在比賽情境中解決與思考,并培養(yǎng)學生在比賽中的戰(zhàn)術意識與執(zhí)行能力。其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根據學生能力設計不同的游戲或者比賽方式,讓學生不再強調個人技能表現為主,那么學生就會思考戰(zhàn)術選擇,如此可使學生感受到真實比賽情境,適時展現個人能力,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
(三)提升中學籃球特長生閱讀比賽能力首先需要提高文化教育水平,豐富文化生活
閱讀比賽能力最根本屬于運動員的認知能力之一,豐富的文化生活,可以幫助運動員積累文化知識,提高認知能力。其次,增加學習交流的機會,提高聯賽水平。為此,可有針對性地邀請一些實力相當、戰(zhàn)術打法豐富的球隊打教學賽,有意使比賽雙方得分接近,使得隊員逐漸適應打關鍵球的比賽節(jié)奏,同時培養(yǎng)隊員在比賽最后時刻的能力和韌性。進一步擴大學習交流,豐富年紀輕隊員比賽經驗,使隊員能夠在激烈比賽中快速準確的閱讀比賽。再次,加強針對性訓練、提高訓練水平。加強針對性訓練,對提高閱讀比賽能力有很好的保障。加強對隊員基礎配合的練習,提高隊員之間的默契程度,熟練技戰(zhàn)術的運用,通過閱讀比賽能更快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最后多看比賽,以對對手的個人技術特點、對方的技戰(zhàn)術打法做充分分析,這也可為運動員對比賽閱讀能力的提高起到幫助。
三、結語
閱讀比賽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練員的引導和系統性的練習,強調從實踐中培養(yǎng)閱讀比賽能力。小場地比賽法強調培養(yǎng)運動員閱讀比賽能力,需要由易到難。將某一經典比賽中某一片段,簡單化應用到平常訓練模式中,為青少年運動員提供反復思考的過程。再加上教練員正確的引導,從而提升青少年運動員閱讀比賽能力。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強調教練員需要設計符合學生自身情況的游戲或比賽模式,使學生在情境下理解比賽,從而提升閱讀比賽能力。特別是對于身體發(fā)育還未成熟的青少年運動員,學習新的知識存在學得快忘得也快的現象,就更離不開教練員的多種模式重復訓練和正確的引導,才能使運動員對于知識和技能有更好的吸收與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