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輝
摘要:經濟社會在不斷發(fā)展,對優(yōu)質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讓當代人能生活在更高素質的環(huán)境中,教育界也逐漸轉變了人才培養(yǎng)方向,更注重培養(yǎng)人才的綜合素養(yǎng)。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成為了教師工作的重點,本文分析了基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同時提出了相應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很多高中生都缺乏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也是導致其產生物理厭學情緒的主要原因。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物理實驗缺乏興趣。而學生對物理學科失去學習的興趣,很難產生學習的動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對此有充分的重視,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高中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1學科核心素養(yǎng)融入高中物理實驗教的重要性
在高中階段,學生都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理論知識上,并沒有意識到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加上教師對這方面的關注較少,導致學生很難發(fā)展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1]。但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融入高中物理教學中又十分有必要。學生在考試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實驗題,而在缺乏合理的實驗教學的情況下,學生很難給出正確答案。另外,只有學生親自參與物理實驗才能直觀地理解科學與人們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才能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2基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
2.1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激發(fā)實驗熱情
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2]。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問題積累越來越多,在后期的學習中不能與老師同步。因此,當代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重視實驗教學,并能在實際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實驗熱情。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物理中《重力與彈力》一課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并且能結合實際問題區(qū)分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知道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能了解力的具體概念和彈力的概念以及產生條件。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實驗材料和工具等,如砝碼、彈簧秤、小車、橡皮泥、彈簧等,為了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之初設計相關問題,如:在學習本課知識前,大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即什么是力?當力作用在物體上時,能產生怎樣的效果?對于幾個問題的內容,學生并不陌生,因此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給出回應。而結合同學們的反饋,教師引入正題,先明確力的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講到這里,教師可以拿出彈簧,用手向下壓,并解釋:這里的作用是指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進行推、壓、提、拉等操作,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當提到力時,我們就應該想到至少有兩個物體,一個施力,一個受力。并讓學生用橡皮泥、彈簧秤等進行力的操作,加強學習印象。這個過程能有效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實驗操作理解物理概念,從而樹立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
2.2創(chuàng)設合適的課堂情境,強調實踐教學
合適上課堂情境有利于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因此,教師要重視實踐教學,在進行物理實驗時,首先要創(chuàng)設一個合適的課堂情境,讓學生受其影響,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在物理實驗上[3]。教師可以適當地應用多媒體技術,營造合適的課堂氛圍,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物理中《圓周運動》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之初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圓周運動現象,如轉動的風車、轉動的電風扇、轉動的鐘表等,讓學生進行仔細觀察,接著,教師提問:大家看完這些運動的物體,有沒有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以上這些物體的運動軌跡有怎樣的特點?學生回答:這些物體的運動軌跡都是圓形的,做的都是圓周運動。接著,教師告訴學生今天的課程主題:圓周運動。此時大家的都被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內容所吸引,都有更多的興趣接觸后面的內容,課堂氛圍已經達到很好的狀態(tài)。而為了讓學生能更加直觀地了解本課知識點,教師可以帶領同學們到戶外進行實際操作,在原地搖動腳踏板,讓同學們觀察自行車的車輪運行軌跡,通過觀察,同學們可以發(fā)現,自行車的齒輪和皮帶呈速度相同狀態(tài),同軸轉動呈角速度相同狀態(tài)。接著,回到教室,教師拿出齒輪裝置進行操作,并提問:大輪和小輪做的都是圓周運動,它們轉動的速度一樣嗎?學生回答:不一樣,小輪轉速較快,大輪轉速較慢。教師繼續(xù)提問:對于做快慢不同的圓周運動的物體,我們應該怎樣描述呢?此時,學生可以一邊親自動手實踐一邊思考老師的問題并做出回應。最后,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描述物體做圓周運動快慢的方法。以上教學過程既能讓學生產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又能通過親自參與加深理解,有利于提高科學探究素養(yǎng),因此,教師要重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和開展實踐教學。
2.3鼓勵增強實驗創(chuàng)新性,培養(yǎng)物理觀念
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觀念,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在實際的演示過程中進行有目的性地引導,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就是學生思維活動的直接體現。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實驗創(chuàng)新,以此來培養(yǎng)其物理觀念[4-5]。
例如,當學生做“探究小球經過凸面橋頂級凹面橋中心對橋造成的壓力”的實驗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實驗創(chuàng)新,如可以用鐵絲做過山車的軌道,讓小球在凸橋頂的時候能及時掉落:搭鉤在沒搭上時,小球能直接停在凹橋的中心位置。在實際演示的過程中,先讓小球從斜軌頂端滾下來,先不搭鉤,使小球直接順著橋底端落入杯子中,這說明了物體運動在經過凹面時,其對橋面造成的壓力高于物重。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想法進行創(chuàng)新,有的同學就會先演示搭鉤搭上的時候小球滾過橋面的實驗,然后再解開搭鉤進行后面的實驗,即改變實驗的順序,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產生不一樣的實驗體驗,進而增強對這部分知識的記憶,增強了物理觀念。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時代背景下,廣大教師們要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高中物理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壓縮理論教學時間,強調實踐教學,注重實驗創(chuàng)新,并且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同時讓學生也提高對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此外,教師還應積極創(chuàng)設課堂環(huán)境,引導學生參與物理實驗,從而提高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效率。
參考文獻:
[1]汪康.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的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7:140.
[2]羅業(y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2019,3609:73-76.
[3]胡思凡,劉竹琴.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風,2020,01:45.
[4]周志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實驗課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03:258-259.
[5]黃富強.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