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宏佳
摘要:隨著新課改進程不斷深入,現(xiàn)階段初中歷史教師對于學生的表達能力加強重視程度,但是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多數(shù)教師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因此,目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也屬于初中歷史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歷史教師教學時需要將課堂教學作為重要途徑,為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做好充分準備。本文闡述了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對培養(yǎng)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探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表達能力;培養(yǎng)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歷史學科屬于典型的人文學科,對學生的表達能力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表達。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符合目前新課改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研究,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
第一,確保學生表達語言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不得隨意更改歷史專業(yè)術語,歷史概念與歷史時期事項對應的,部分歷史專有名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注意讀音。此外,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描述時,注意客觀表達,不能摻雜想象、夸張等虛構成分,確保歷史表達的真實性和客觀性[1]。第二,確保學生表達邏輯的嚴謹性,培養(yǎng)學生通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掌握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加強學生辯證思維邏輯,并引導學生通過辯證思維研究歷史問題。學生在描述歷史事件時,就會注重邏輯的嚴謹性,抓住歷史事件中存在的聯(lián)系,驗證觀點。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初中歷史教學開始時,學生也正處于人生階段的關鍵發(fā)展時期,表達能力是學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基本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對學生的未來成長也發(fā)揮巨大價值。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初中歷史教師受到應試教育體制和思想的限制,在教學期間依舊堅持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沒有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師生之間缺乏良性活動和溝通,學生只能被動學習,在課堂上無法進行有效表達,歷史課堂氛圍也較為沉悶枯燥,嚴重阻礙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學生的表達能力需要通過學生主動開口說才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這也是多數(shù)歷史教師的課堂引導方式,但目前多數(shù)初中生在歷史課堂中參與度不高,教師點名回答問題是師生進行課堂互動的唯一形式,無法提高課堂活躍度,主要因素是教師并沒有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因此,目前初中歷史教學需要教師盡快采取合理的教學策略,轉變歷史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1)教師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
歷史教師如果想要提高學生在歷史課堂上的活躍度和參與度,首先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產(chǎn)生需求。初中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教師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需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采取更具開放性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歷史課堂中的表達欲望得以激發(fā),學生便會在課堂上積極思考發(fā)表意見。比如,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教師圍繞課堂教學內容布置思考題,引導小組進行討論,并選派一位代表在討論結束后代表小組分享想法和意見。除此之外,更具開放性的初中歷史課堂既是我國新課改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也適應了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歷史教師如果想讓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強化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表達能力,那就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加強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自主能力,積極在課上進行表達。
(2)利用學習資料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歷史教材是學生學習初中歷史學科的基礎資料,教學無法脫離教材進行,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需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在課堂中加入表達能力訓練的內容。比如,教師在針對“鄭和下西洋”這部分歷史知識進行講解之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通過網(wǎng)絡技術、圖書館等渠道,查閱并整理相關的歷史資料,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需要思考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鄭和做出的貢獻,以及鄭和身上的意志品質。學生帶著問題能夠有效進入思考狀態(tài),查閱資料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以上做法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歷史教學的神可以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3)通過情景體驗方式激發(fā)學生表達熱情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情景體驗方式主要分為兩種:歷史情景模擬和歷史劇表演。其中,歷史情景模擬能夠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加以強化。比如,教師在講解三國時期的歷史時,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場戰(zhàn)役引導學生模擬作戰(zhàn),制定作戰(zhàn)策略發(fā)表意見,學生之間相互說服,按照自己的策略進行作戰(zhàn)。歷史劇表演更加具有沉浸性,利用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讓學生在扮演歷史角色的過程中,鍛煉表達能力,比如關于科舉制度的歷史學習,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扮演不同朝代的求學者,引導學生圍繞教材中的知識進行合理表演,其他學生則觀察表演者是否出現(xiàn)不符合對應時期的行為和語言,學生在表演過程中不僅深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也提升了表達能力[2]。
(4)開展歷史知識競賽
學生學習歷史時更重要的是提升表達能力的同時能夠靈活運用歷史知識。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歷史知識競賽,讓學生在運用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展現(xiàn)自我,提高表達能力。教師在歷史知識競賽中可以設計搶答、問答等環(huán)節(jié),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比如,教師設置幾個成語,讓學生簡單描述其中的典故并對相關歷史人物進行簡單評價,學生通過自身的歷史知識儲備,完成教師設置的問題,對表達能力進一步優(yōu)化。此外,在知識競賽這種緊張的氛圍下,更有利于學生表達水平進一步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這需要以歷史課堂作為主要載體,教師需要轉變自身教育理念,豐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積極表達,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成長氛圍,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危早蘭,萬靈微.論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39):129.
[2]楊雨薇.淺談歷史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外交流,2021,28(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