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珍穎
摘? 要:目的? 探究實施飲食干預對糖尿病性胃輕癱患者血糖水平及胃排空時間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漢陽院區(qū)收治的確診為糖尿病性胃輕癱的82例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1例。對照組給予藥物控制血糖、適量運動以及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聯合飲食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血糖以及胃排空變化情況。結果?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餐后2 h血糖(PBG)水平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及胃固體排空時間均得到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4周后、護理8周后胃固體排空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糖尿病性胃輕癱患者采取積極的飲食護理干預可利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縮短其胃固體排空時間,臨床上值得普及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飲食護理干預;胃輕癱;血糖;胃排空
中圖分類號:R473.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7-0089-02
糖尿病性胃輕癱(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指糖尿病患者胃腸道自主神經產生病變后,對食物營養(yǎng)的吸收、腐化功能消退并增加排空,血糖水平控制難度增大 [1]。目前,臨床在治療該病主要應用降糖藥物的同時,加以促進胃動力的藥物。雖然藥物治療在醫(yī)治DGP中具有重大作用,但通過除其之外的“綜合干預”來緩解干預,也是目前比較高效和持久的治療方式[2]。本研究進一步分析飲食護理干預對DGP患者血糖水平以及胃排空時間的影響,具體情況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漢陽院區(qū)收治的確診為糖尿病性胃輕癱的82例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1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齡55~85歲,平均年齡(64.6±13.2)歲;病程5~12年,平均病程(7.65±3.01)年;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齡56~84歲,平均年齡(62.37±14.16)歲;病程5~12年,平均病程(7.44±3.1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全部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胃輕癱臨床管理指南》診斷標準者,該標準由2013年美國胃腸病學會(ACG)發(fā)布[3];同時符合《糖尿病中醫(yī)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者[4]; B超檢查結果顯示胃動力障礙、胃排空延遲者。
排除標準:患者具有明確的胃腸梗阻性病變;患者伴有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合并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者;患者近期接受過可能對本研究有影響的其他治療方法。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并在餐前10~15 min注射門冬胰島素注射液(3 mL:300 U/支),初始劑量為0.5 U/(kg·d),根據血糖水平隨時調整用藥劑量,同時餐后服用枸櫞酸莫沙必利片(5 mg/片),5 mg/d,3次/d,共治療4周,同時結合有氧運動1 h/d。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掌握DGP相關知識,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堅持規(guī)范化藥物治療,控制血糖達到標準。根據標準體質量計算日飲食適量,少食多餐和規(guī)律進食,減少高膽固醇食物。
研究組在健康教育、運動干預下給予飲食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研究小組:組建包括內分泌科醫(yī)生、營養(yǎng)師及護士的研究小組,小組成員分別負責日常診療方案制訂與修訂,指導患者掌握個性化食譜的應用。②調查患者飲食習慣:糾正飲食習慣,發(fā)放《2型糖尿病飲食健康教育手冊》。③飲食記錄:發(fā)放飲食記錄單,記錄日常飲食內容。④制訂個性化飲食方案,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以及建立患者隨訪管理檔案。⑤參考《中國糖尿病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指南》制訂個體化飲食方案[5]:確保蛋白質占5%~15%,每日飲食蛋白質攝入量80~100 g;脂肪占25%~30%,每日飲食脂肪攝入量10~50 g;碳水化合物占50%~60%,每日飲食碳水化合物攝入量200~300 g。對于BMI≥26 kg/m2者建議多食用高纖維、低熱量食物;對于肥胖患者,飲食過程中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低于40%。根據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BMI調整飲食方案,兩組患者均干預3個月,在患者出院后的半年和1年對患者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的血糖情況、飲食情況和復發(fā)率。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的糖代謝指數,測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器材采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日本OlympusAU600),HbA1c則選用高效液相色譜法[3]。
觀察患者護理前后的胃固體排空時間,應用B超檢查患者胃固體排空時間。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或組內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或組內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血糖各項指標水平比較
護理后,兩組患者FPG、PBG、HbA1c水平均得到改善,研究組護理后FPG、PBG、HbA1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不同時段胃固體排空時間比較
護理后兩組患者胃排空時間明顯改善,研究組護理4周后、護理8周后胃固體排空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DGP的主要致病原因為高血糖引發(fā)胃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排空障礙,臨床表現為胃動力下降和胃排空時間的延長,但同時不伴有機械性梗阻。有研究證實,高血糖會造成機體間質細胞的數量下調或細胞功能的異常,紊亂胃腸激素分泌水平,增加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致DGP患者存在明顯的胃納差、反酸、惡心等消化不良癥狀,加之患者進食規(guī)律異常,使其極易發(fā)生血糖控制紊亂,如低血糖、酮癥酸中毒,嚴重者會危及生命[5]。綜合干預作為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治療方式,而飲食療法則是綜合干預中的基石,在糖尿病性胃輕癱治療中有著重要的意義[6]。
常規(guī)飲食干預多采用少食多餐和限制高纖維食物進食的方式,但這也會導致患者蔬菜類食物攝入降低。此外,不同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不同,如統一膳食計劃會影響患者自身狀況[7-8]。本研究采用規(guī)范化飲食護理干預,組建研究小組,定期督查患者飲食依從性。通過發(fā)放飲食記錄單和營養(yǎng)計算器掌握患者飲食習慣,制訂個性化飲食方案,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以及建立患者隨訪管理檔案。此外,從食物中攝取天然營養(yǎng)經機體轉化成健康成分,可改進患者體質并醫(yī)治成效,提高治療安全性[9]。本研究結果顯示,飲食護理干預患者治療后的FPG、PPG、HbA1c水平及護理后各時段胃固體排空時間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這與學者閆瑋[10]對72例DGP進行飲食護理干預后的研究結果相符。提示飲食護理干預用于DGP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縮短胃固體排空時間,從而起到減少或預防復發(fā)的作用。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性胃輕癱患者采取積極的飲食護理干預,可利于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縮短患者胃固體排空時間,值得臨床普及應用。但本研究干預時間短、病例少,需增加病例和延長干預觀察時間,進一步分析討論飲食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性胃輕癱的作用。
參考文獻
[1]SHAKHATREH M,JEHANGIR A,MALIK Z,et al.Metoclopram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gastroparesis[J].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13(8):711-721.
[2]王鍵,侯花屏.老年糖尿病胃輕癱患者ghrelin及obestatin與胃液體排空的相關性分析[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9,29(5):566-567.
[3]CAMILLERI M,PARKMAN H P,SHAFI A,et al.Clinical guideline: management of gastroparesis[J].Am J Gastroenterol,2013,108(1):18-37.
[4]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糖尿病中醫(yī)防治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39-40.
[5]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醫(yī)師協會營養(yǎng)醫(yī)師專業(yè)委員會.中國糖尿病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指南(2013)[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5,7(2):7-81.
[6]趙君偉.情志護理對糖尿病性胃輕癱患者血糖達標及胃排空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9,29(35):211-212.
[7]熊秋棠,董衛(wèi)國.胃輕癱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20,43(3):280-285.
[8]李冬靜,邢鳳梅,董春艷,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論的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病人飲食自我管理行為的長期影響[J].護理研究,2020,34(5):897-899.
[9]KOCH K L,HASLER W L,VAN NATTA M,et al.Satiety testing in diabetic gastroparesis: Effects of insulin pump therapy with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o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gastric myoelectrical activity[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20,32(1):e13720.
[10]閆瑋,鐵冬花,李聰.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性胃輕癱患者的影響[J].醫(yī)學美學美容,2019,28(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