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麗,高 潔,韓勝春,于麗萍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碘主要來自食物和飲水。寧夏為碘缺乏地區(qū),食鹽加碘是持續(xù)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措施[1]。為了解全區(qū)碘缺乏病防治情況和變化趨勢,2016-2020年連續(xù)5年在22個縣(市、區(qū))開展了孕婦、8~10歲學生鹽樣、尿樣等監(jiān)測工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每年在22個縣(市、區(qū))按東、南、西、北、中隨機抽取一個鄉(xiāng)鎮(zhèn),在每個鄉(xiāng)鎮(zhèn)調(diào)查8~10歲學生40名、孕婦20名,采集鹽樣、尿樣進行監(jiān)測。每年安排1/3的縣開展8~10歲學生甲狀腺B超檢查,計算腫大率。
1.2 方法
1.2.1 尿碘:按照砷鈰催化分光光度測定方法(WS/T 107-2006)進行檢測,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及國際控制碘缺乏病理事會推薦的標準對尿碘進行判定[2]。
1.2.2 鹽碘:采用制鹽工業(yè)通用實驗方法《碘的測定》直接滴定法進行鹽樣檢測[3]。鹽碘21~39 mg/kg為合格碘鹽,鹽碘﹤5 mg/kg為非碘鹽,5~21 mg/kg或﹥39 mg/kg為不合格碘鹽。
1.2.3 甲狀腺容積:按照《地方性甲狀腺腫診斷標準》(WS276-2007)進行腫大情況判定[4]。
1.3 質(zhì)量控制:每年對22個縣(市、區(qū))專業(yè)人員開展培訓,統(tǒng)一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項。參與檢測的實驗室由質(zhì)量控制考核合格的實驗室承擔完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尿碘水平比較用非參數(shù)檢驗。
2.1 碘鹽:2016-2020年共采集鹽樣33 041份,其中合格碘鹽28 871份,不合格碘鹽2 898份,非碘鹽1 272份;合格碘鹽食用率87.38%,碘鹽覆蓋率96.15%,碘鹽合格率90.88%,鹽碘中位數(shù)24.30 mg/kg。合格碘鹽食用率、碘鹽覆蓋率、碘鹽合格率、鹽碘中位數(shù)逐年上升。不同年份以上4項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73.412、499.478、357.986、774.864,P<0.05),見表1。
表1 2016-2020年寧夏碘鹽監(jiān)測結果
2.2 8~10歲學生尿碘:2016-2020年監(jiān)測8~10歲學生尿樣17 834份,尿碘中位數(shù)為198.33 μg/L,總體達到適宜水平。從尿碘構成看,尿碘<100 μg/L的2 429份,占13.62%;尿碘≥100 μg/L達到適宜水平的6 597份,占36.99%;尿碘≥200 μg/L的5 508份,占30.89%;尿碘≥300 μg/L的3 000份,占18.50%。2016-2020年學生尿碘中位數(shù)呈上升趨勢,不同年份學生尿碘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7.722,P<0.05),見表2。
表2 2016-2020年寧夏8~10歲學生尿碘檢測結果
2.3 孕婦尿碘:2016-2020年監(jiān)測孕婦尿樣8 907份,尿碘中位數(shù)為163.80 μg/L,達到適宜水平。從尿碘構成看,尿碘<150 μg/L的3 845份,占43.17%;尿碘達到適宜水平的3 121份,占35.04%;尿碘在250 μg/L充足水平1 722份,占19.33%;尿碘≥500 μg/L的219份,占2.46%。2016-2020年孕婦尿碘水平呈上升趨勢,不同年份孕婦尿碘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81.824,P<0.05),見表3。
2.4 學生甲狀腺容積檢查:2016-2020年共完成8 203名8~12歲學生甲狀腺容積檢查,學生甲狀腺腫大率1.38%,低于國家5%的要求,見表4。
表3 2016-2020年寧夏孕婦尿碘檢測結果
表4 2016-2020年寧夏8~10歲學生甲狀腺容積檢查結果
食鹽加碘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措施。2016-2020年碘缺乏病監(jiān)測結果顯示,全區(qū)合格碘鹽食用率、碘鹽合格率和碘鹽覆蓋率逐年上升,碘鹽覆蓋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合格碘鹽食用率和碘鹽合格率2016-2018年低于90%,2019和2020年達到國家的90%要求。以上結果變化與非碘鹽沖擊市場,非碘鹽和不合格碘鹽增多有關,同時與2018年開始實施寧夏地方病防治專項3年攻堅行動(2018-2020年),政府重視,衛(wèi)生、鹽業(yè)等多部門聯(lián)動、地方病健康宣傳教育進一步加強、市場監(jiān)管力度加大等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有一定關系。
2012年我區(qū)調(diào)整鹽碘含量標準(30%±30%)mg/kg,即21~39 mg/kg[5]。2016-2020年鹽碘含量中位數(shù)24.3 mg/kg,與2014年的24.86 mg/kg基本相近[6],說明鹽碘含量調(diào)整后,我區(qū)鹽碘水平保持在低位合理水平,緩慢上升。與此同時,在相同鹽碘含量標準下,我區(qū)鹽碘中位數(shù)與甘肅、新疆[7-8]基本相近。碘鹽質(zhì)量直接關系到碘缺乏病防治成果,高質(zhì)量符合標準的碘鹽才能保證防治成果不滑坡。
尿碘濃度與機體攝入碘的量有相關性,因此,尿碘濃度評價體內(nèi)碘營養(yǎng)水平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最高[9]。全區(qū)8~10歲學生尿碘中位數(shù)198.33 μg/L,與2015年8~10歲兒童尿碘中位數(shù)204.80 μg/L基本接近[10];孕婦尿碘中位數(shù)163.80 μg/L??偟膩碚f鹽碘濃度調(diào)整后,8~10歲學生和孕婦碘營養(yǎng)處于適宜水平。但部分孕婦仍存在碘缺乏的風險,且孕婦碘缺乏的比例遠遠高于碘過量的比例,其構成與天津市、重慶市、哈爾濱市等研究結果一致[10]。孕婦和兒童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點人群,孕婦碘營養(yǎng)狀況影響孕婦健康和胎兒發(fā)育,需要加強宣傳教育和對孕婦飲食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