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浩 秦阿信
摘要:針對小學生的這種意識培養(yǎng),尤其是處于這個身心快速成長的過程,使小學生養(yǎng)成自我體育鍛煉的習慣對以后的茁壯成長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新時代的到來,面對應試教育的弊端,國家政府提出“雙減”政策,對于小學生的體能素質建設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也被重視起來,為了祖國花朵全面健康發(fā)展,倡導學生從小就積極主動的養(yǎng)成自我鍛煉,參與體育活動的終身體育意識。
關鍵詞: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體育教學
一、培養(yǎng)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身心同步健康發(fā)展
學校的課程中,體育課一直都是我們公認的副課,甚至面對期末等考試情況下,體育課都將是文化課的墊腳石。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身心建設,體育活動是讓他們感受人文精神及核心的最有效的途徑,同時體育課的教授內容包括非常多的優(yōu)秀品質的培養(yǎng)過程,比如堅持、拼搏、團結等等人文精神,在通過一次次體育活動,這些人文精神和理念將自然融入學生們的心中。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處于小學階段的大多學生,充滿著對周圍一切事物的探索的欲望與對世界的好奇心理。體育課程其主要內容補充是具體體育活動的付諸實踐,所采用的教學觀念也更多是以體育活動的表現(xiàn)形式開展的。同樣,體育課程的開展并沒有場地的時限制與要求,每一節(jié)體育課程總會引入新的不同的其他內容與事物,就會促使小學生主動做運用文化課中即學信息內容,去更全面的思考現(xiàn)實事物,因而養(yǎng)成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三)有利于增強小學生的體魄
小學生處于小學這樣一個初始而又十分關鍵的時段,學生們的身體各臟器都處于極具旺盛的發(fā)育發(fā)展時期,身體諸多系統(tǒng)基礎并沒有早期發(fā)育完全,這就意味著小學生們的身體高度可塑性是有很的。實際上從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中端倪發(fā)現(xiàn),幼兒園小朋友從小學階段開始就存在著學業(yè)各種壓力繁重的出現(xiàn)的問題,老師和家長與社會也更為看重小學生的文化優(yōu)秀成績,而輕視顯然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與身體機能的開發(fā)。在體育課堂中重視對終身體育意識的長期培養(yǎng),多種方式多種訓練方式與體育活動來對小學生的身體機能以及身體素質進行可以培養(yǎng),這樣促使學生文化知識水平與身體素質的雙重提高。
二、影響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的因素
(一)學生自身因素
小學生對自己的訓練時常感到困惑,但是他們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熱愛語言或模仿某些態(tài)度的能力。一般來說,老師是學生的目標。老師的言行影響著所有的學生。高年級的小學生好奇心強,精力充沛。他們對新鮮刺激的事物非常重要,尤其是對于男孩子,渴望學習新的活動,有時不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就開始做一些危險的活動,而且經常發(fā)生他們不等老師結束演示。因為他們渴望模仿和自己體驗練習,或者在教學時不聽示范就急著激動的去嘗試。
(二)體育教師因素
專業(yè)水平的體能教師對學生的體能訓練有一定的影響,教師必須對自己所教的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并能洞察與這個問題相關的復雜問題。保留高水平的技術技能和更好的教師態(tài)度和更強的責任感,只有真正掌握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師精神的體育老師才能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技術,讓學生真正享受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成功,讓學生了解體育教育。運動很重要,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培養(yǎng)體育教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認識和不斷進行的體育鍛煉。
(三)家庭及社會因素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素質發(fā)展的敏感期,家長和老師如果能夠自覺地進行體育鍛煉,對體育教育實踐有持久的了解,將會對孩子和學生的身心成長大有裨益,使他們未來更好的健康成長。在傳統(tǒng)的教育體制下,教學以文化課程為主,這種觀念不能促進學校的教育。家長和教師的體育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自我鍛煉意識。
三、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鍛煉習慣養(yǎng)成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在“雙減”背景下,如何使每一位學生能夠更加茁壯地身心愉快的成長,這個問題就需要我們的體育教育這一方面擴展不同以往的新體驗。我們身處的時代在不斷進步,不斷高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也在不斷地提高,但是這種舒適的生活也成為大多小學生身體素質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大人們更多數(shù)也只是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因此,學校和教師需要因地制宜,對這種背景下的小學生制定不同時段的教學內容和要求,調整以往的教學模式,充分激發(fā)學生改善身體素質的觀念,積極主動的去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理念,身心愉快成長的同時也預防各種免疫力疾病。
(二)激發(fā)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加強教學的民主性,以學生為主要行動者。當學生們放開他們的身體和心靈時,他們的運動天賦就會顯現(xiàn)出來。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是主角,教師是領導者,激勵學生并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輕松和有趣的氛圍。被動和主動練習的效果相比較不言而喻。體育教師要消除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顧慮和恐懼,忍受困難,結合教學組織活動,使學生通過活動方式改變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態(tài)度。當學生有了鍛煉的動力,他們就能培養(yǎng)出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通常要利用很多這樣的機會去促進他們這方面的成長。
(三)發(fā)揮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
教師應幫助學生建立符合自身發(fā)展的學習目標,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勤奮努力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從而實現(xiàn)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評估。例如:練習站立跳遠,學生制定兩周后潛心練習要達到的跳遠效果,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跳遠接力賽、臺階跳、單腳跳、立定跳遠練習、立定跳遠步法和摸高等形式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不斷提高學生下肢跳的能力,促進學生跳遠質量的提高。因此,不僅讓學生有了學習目標,而且使學生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良好的競爭氛圍可以提高孩子的好勝心,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的行動,同時促進全面進步,在這樣的過程中擁有更好更持久的學習能力。
結論
樹立主觀能動性的終身體育意識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同樣也是小學生和教師兩方面一起奮斗的目標,如果我們完成了這個目標,對于小學生的優(yōu)秀素質教育和全面發(fā)展將影響深遠。
參考文獻
[1]陳佳成.育良好鍛煉習慣,樹終身體育意識[J].求學,2020(43):26-27.
[2]張嗣瑾.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在于“種植”[J].新智慧,2020(19):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