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夢晗,劉居超,吳 非
(黑龍江旅游職業(yè)技術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職業(yè)院校的教學特色是注重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實訓教學是職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最常用的教學體系之一。實訓教學對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有很高的要求,而實踐環(huán)節(jié)在課程中所占比重也基本等同于理論課程,實訓教學要求始終堅持教學與實際工作流程保持一致,課程操作內容與崗位要求保持一致,課堂環(huán)境與工作環(huán)境保持一致,學生即是員工,現代化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理念相結合。實訓教學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采用“理論基礎+課堂實操+企業(yè)實踐”的形式,通過項目驅動、實訓任務、情境實踐、企業(yè)化實踐等方式開展教學[1]。因此,實訓教學的發(fā)展和與時俱進,能夠反映出職業(yè)院校教學實踐的改革。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fā)展,線上實訓教學的發(fā)展對于實訓教學內容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通過慕課平臺,超星學習通、智慧樹、學堂在線、學習公社等在線教育平臺開展各種形式的線上教學,以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推出的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資源網、中國職業(yè)培訓在線等網絡平臺的以多種線上方式開展的職業(yè)教育線上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打破時間和空間界限來滿足自己的學習目的。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問題也隨之出現。
1.傳統(tǒng)教學觀念重,師生互動不充分
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著本質區(qū)別,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條件和教學管理都有明顯不同。教師在根本觀念上并沒有從傳統(tǒng)線下教學方式與方法中完全脫離出來,依然選用線下教學為主,極少部分選用線上教學的方式進行融合授課,對于新興的教學資源平臺及設施設備出現了一定的抵觸情緒。同時,信息技術與學科內容融合不足,教師網絡使用經驗不足,導致整體應用率不高,教師不能充分掌握各教學平臺的應用。在使用線上教學平臺過程中出現卡頓、掉線等現象,經常需要進行調試和重新登錄的情況,這也直接影響線上教學平臺的使用率。此外,在使用中也存在不能及時監(jiān)督和管理,對于學生的作業(yè)及知識掌握情況不能及時進行反饋,師生互動不夠充分及時,無法保證良好的學習效率與效果。
2.線上實訓教學評估體系不完善
線上實訓教學評估體系的獨立性、完整性、科學性、權威性還尚未形成。而由于線上實訓教學評估體系過于形式化和體系搭建不完善的原因,導致多數以線下為主的教學設計、教學保障、教學氛圍的評價體系沒有形成線上與線下相結合?,F有對實訓教學的評估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評估中所占權重較輕,在各專業(yè)的“崗課賽證”一體化的新要求下,實訓教學在職業(yè)教育中所占比重已與理論教學基本持平,這樣就需要完善職業(yè)院校實訓教學評價標準,構建新要求下的實訓課程評價體系。而線上實訓教學又是以線下實訓教學體系為基礎進而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所以在線下實訓教學評估體系中需要融入對于線上教學手段及方法的評價內容,由此可見,完善線上實訓教學評估體系任重而道遠。
3.教學信息化程度不夠
職業(yè)院校的教學信息化程度不夠高,雖然目前校園的基礎網絡建設基本完善,但互聯網發(fā)展迅猛,線上教學設備不斷更新換代,對于線上教學設施設備及教學軟件的應用與選取,如果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就會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不符合職業(yè)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同時,資源平臺的建設與管理因沒有專項部門負責,導致線下硬件設施的維護更新和線上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創(chuàng)新不能有效融合,造成資源平臺的使用出現滯后性。
1.線上實訓教學方式
要充分發(fā)揮線上實訓教學平臺資源作用,提升教師服務學生意識、注重線上實訓教學能力與質量、豐富師生互動交流的手段,開展集中線上線下教學培訓和各類線上專題教育,定期組織線上教學活動,鼓勵教師在線下實訓課堂采用直播、錄制視頻等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互動與創(chuàng)新,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連麥、共享窗口、演示分享等方式,強化互動交流。還可以通過自制教具、電子白板等多種工具輔助教學,課堂中采用隨機抽獎、截屏等簽到和提問等方式進行在線互動,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以達到師生信息化素養(yǎng)和應用能力顯著提升的目標[2],使利用線上教育資源進行教學成為新常態(tài)。
2.線上實訓教學實踐
(1)教學平臺使用培訓
黑龍江旅游職業(yè)技術學院在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線上教學中,首先為全院教師開展各類線上教學平臺的使用方法和平臺優(yōu)勢的培訓講座,讓教師能夠盡快立足本專業(yè)課程特點選擇合適的網絡平臺并加以應用,以便保證線上課程的順利進行。首先,學院針對“超星學習通”“學堂在線雨課堂”“智慧樹知到”進行在線直播培訓,并邀請企業(yè)和高校的專家進行軟件指導與應用的線上講座,旨在教會教師如何利用平臺在家實現網上課程直播、網上互動討論、簽到與測試、布置與批改作業(yè)等,保障網上教學有序開展。其次,學院利用騰訊會議、釘釘等線上平臺進行了多次線上教學研討會,鼓勵教師采用多種形式的線上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授課,提高教師線上教學水平與能力。
(2)利用抖音直播開展實訓教學
餐飲管理學院烹飪專業(yè)的課程,結合學生喜愛的抖音網絡直播平臺,通過線上教學的形式開展了多元化授課。經過“制定內容—作出決策—任務實施—檢查—評估”的教學模式,采用線上視頻預告、教師抖音直播實訓、師生共同直播連線的方式,共同參與到產品制作的過程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課后通過學習通和微信等線上平臺,共同討論和分析實訓課程中出現問題與重難點,展現了創(chuàng)新型的線上實訓教學課程。在中式特色點心制作工藝課程的線上學習中,通過“學習通”的討論功能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與分享,鼓勵每位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充分調動平時不夠積極踴躍的學生參與到課程的學習和互動中,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專注度。通過線上作業(yè)與測驗的方式對本節(jié)和每章的知識進行檢驗,不僅提高教師的批閱質量,也可以厲行節(jié)約,避免傳統(tǒng)紙質批閱造成的資源浪費。
(3)線上教學評價與監(jiān)督
建立以評促教,引導教師重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新型實訓教學模式,重新審視自己在新時代要求下的教學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性與趣味性。強化教學評價體系,實現教學目標。黑龍江旅游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務及督導處對于專業(yè)擴招課程達到了每節(jié)課都有院系和督導專員進行教學檢查、學校領導隨機上線巡查,發(fā)現問題及時反饋并當即解決。
(4)線上教學的基礎保障
為保證線上教學的有力開展,學院積極推動數字化校園建設,現已設置近50個無線節(jié)點,覆蓋圖書館、教學樓、宿舍等區(qū)域,未來將實現無線網絡的校園全天候、全覆蓋、全應用。之后將建設學院教學云平臺,推出手機客戶端,引導學生開展“移動學習”,為教師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一體化”“集成式”服務。改造課堂教學環(huán)境,建設滿足信息化網絡環(huán)境教學的實時課堂直播、錄播等線上教學系統(tǒng)。
1.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
在線上實訓教學課程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為了提高線上實訓教學水平及信息化教學能力,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知識與操作水平,提高教師運用網絡平臺的教學意識和使用率,探索多種線上實訓教學方法,熟練運用教學平臺與網絡平臺[3]。把線上教學平臺與網絡資源應用于實訓教學中,使教師本位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閷W生本位的自主學習模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達到學生充分掌握課程內容的教學目的。
對于教師的線上實訓教學能力培養(yǎng)方面,在教師培訓項目中增加信息化教學應用能力的培訓,將教師參與培訓與績效評估、職稱評定掛鉤。鼓勵教師開展交互式、體驗式、混合式的教學形式,指導教師利用網絡平臺搭建個人教學空間,利用網絡提升學校及個人的影響力,實現線上線下、網絡面授、校內校外等多種課堂形態(tài)的優(yōu)勢互補,同時,通過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營造以信息化推動教學改革的良好環(huán)境。
2.建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在今后的實訓教學中,根據實際線上與線下實訓課程的教學案例,分析進行實訓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與問題,完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體系,完成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管理模式的搭建,歸納線上與線下教學體系對職業(yè)院校的示范與引領作用?;拘纬啥ㄎ粶蚀_、互通互聯、共建共享的線上教育平臺體系,從而在今后高職教學中取得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整體職業(yè)素養(yǎng)、實際操作能力和信息化應用能力,打造高端技能型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國家輸送適合行業(yè)發(fā)展需要的全方位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提高職業(yè)院校學生的就業(yè)率和成才率[4]。
3.建立實訓教學評價體系
建立線上線下為一體的實訓教學評價標準,創(chuàng)新實訓教學評價機制,提高教學效率,完善實訓課程督導與評價機制,修訂實訓教學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建立多視角、適合本校實訓教學評價機制的評價模式。優(yōu)化線上教學資源,加強線上教學資源的建設與管理,保證線上教學資源的充裕性和時效性;分析線上與線下實訓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與管理模式,搭建線上實訓課程資源體系。
4.完善教學資源與平臺建設
在線上實訓教學資源與平臺建設方面,推薦使用率較高、性能穩(wěn)定的線上教學平臺,擴大線上資源庫建設與應用,建立健全線上教育教學平臺資源體系和運行機制;加強保障,明確責任,全力協作,推進資源開發(fā)與應用,完善資源搭建與使用的應用、獎勵、動力機制。提供更多的課程資源,建立與線下教學同步的線上數據庫,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融合發(fā)展。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是未來實訓教學的主體模式,高職高專的教師不能只限于使用傳統(tǒng)的實訓教學模式,而從這種混合的教學模式中汲取線上線下教學的優(yōu)點,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未來實訓教學模式會更加多樣化,不僅有利于教師多角度備課,而且學生學習方式也會徹底改變,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使用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方便學生的差異化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也為教師實施多種教學模式搭建平臺,讓教師有更多教學手段的選擇性,課程內容會更加精彩,課堂呈現將更加多樣與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