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清水縣第五中學 高瑞康
大多數(shù)教師總是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學生的成績不好,教師會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不是學生不喜歡,學校對教學的評價也會慣性地把教學效率不好的原因歸結于教師的教學,學生對物理學習沒有興趣,教師也首先在自我的教學中找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完全沒有把教與學結合起來,似乎教與學是脫離的,可以獨立存在的。所以,課堂教學效率不好,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教師不僅要從自己的教學中找原因,還要重視學生身上的問題,檢驗學生學習是否有效,引導他們,教給他們方法,以此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并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在任何課堂教學中,教師都很在乎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此,在教學中想方設法給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要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情況下,“授人以漁”的教學既是要求,也是每一個教師要達到的目的。但在這種“授人以漁”的教學方法中,教師犯了一個嚴重的,可能導致教學失敗的原因,那就是針對性。學生能力不同、思維不同,一些認識和習慣也不同,所以他們需要的,或者說有效的學習方法存在差異性、個體性。而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以為一邊教學,一邊給學生傳授方法,就算實現(xiàn)了“授人以漁”的教學。但事實是,統(tǒng)一的方法是需要的,但更具個性化,針對性的方法才是幫助學生提高物理成績的關鍵。一個模子的教學也好,方法也好,總會有不適合模子的學生,這一類學生即使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的方法對別人多管用,對這些學生來說或許作用不大,甚至一點作用也沒有。
要想讓學生的物理學習更有效率,教與學是分不開的。但是很多教師不自覺地就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想方設法給學生傳授知識,以求通過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可是在課后、課下卻非常不關心學生的學習。教師關心學生的方法,就是有限的物理家庭作業(yè)。其實我們知道,如果不靠學生平時自覺在眾多學科學習時間中抽時間、擠時間,自覺地給物理多勻一些時間,在不影響其他學科的情況下多學一些物理,僅靠課上聽講和家庭作業(yè),是很難學好物理的,除非學生真有非常適合的學習方法,能夠保證學習的效性。所以,無形中存在的“重教輕學”的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有效學習也是一種制約。不重視學,自然就不關注學,更不會引導學生,效率自然不會太理想。
雖然,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不只是受教師教學的影響,也與學生課下的自覺學習有關系,但是如果教師教學單一、死板,甚至每一堂課都是照本宣科式,書上怎么說的,教師就怎么教學,教材上說“1+1=2”,教師也就是給學生只教“1+1=2”,至于教學中的精髓,也就是為什么“1+1=2”,教師根本不提或者根本沒想到。這種照葫蘆畫瓢的教學,學生很難發(fā)現(xiàn)物理學科的趣味性,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產生不愛學、不愿學的心態(tài),顯然,這種心態(tài)下很難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綜觀所有的教學,如情景式、問題式、探究式、互動式等,筆者認為,再沒有比照本宣科更失敗的教學方法了。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影響教師自身的成長,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也有著不利的影響。
雖然信息技術已經走進我們課堂很久了,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有些教師還是對于信息技術操作不熟練。這不僅表現(xiàn)在他們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在課下制作PPT課件也是由于技術的原因而受到限制。但是我們知道,信息技術之所以能走進課堂,而且還被很多教師喜歡,被學生喜歡,除了新穎性,還有內容的豐富性、呈現(xiàn)方式的多樣性。也就是說,只要教師能夠熟悉掌握信息技術,不但能幫助教師教學,使教師的教學更輕松,還能給課堂注入新的元素,讓學生更直觀、更有效地學習。比如,在關于光的講解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再結合相應的課件,如電子顯微鏡、醫(yī)院里的X 射線等,讓學生了解光在我們生活中的具體應用。這就遠比教師在黑板上畫圖更有效,也遠比教師對著教材,用最生動的語言講解更有效。再如,講解“光沿直線的傳播”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把語文中鑿壁偷光的故事運用在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并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察鑿壁偷光的動圖,學生不但能立刻就抓住關鍵的信息,還能提升學習效率。
我們在與人的交流中,希望對方能盯著我們的表情、眼睛,并從表情和眼神中捕捉信息,快速理解我們說話的目的。這樣我們才覺得坐在對面的人是關注我們的、在乎我們的,所以我們的交流會更流暢、有熱情??墒侨绻覀兗で榕炫鹊貙Ψ秸f著什么,對方卻在低頭玩手機,根本不在乎我們說了什么,那我們的談興可能會徹底消失。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其實也與朋友之間面對面聊天很相似。如果教師的教學不管學生,或者對學生通過眼神、狀態(tài)反饋出來的情況不在乎,對于學生的提問不回答,學生受不到關注,他們主體性發(fā)揮不了作用,自然就不愛學習物理,也就學不好物理。所以,教師一定要在物理教學中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教學都是圍繞著他們,學生的學習熱情才會增長,學習效率才會有保障。
實驗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既是他們解開謎底、了解知識的手段,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以及提升學習能力的關鍵。如果說在課堂上講授是傳授知識、啟迪智慧的話,那么讓學生觀察教師的實驗過程或者讓學生自己動手準備,進行實驗,既是對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在任何學科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都成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成了學生提升學習效率的手段。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參與實驗的過程,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探索、發(fā)現(xiàn),總結、歸納中學到知識,發(fā)現(xiàn)物理現(xiàn)象規(guī)律和奧秘。比如“測小燈泡工作時的電阻”這一內容,如果學生不親自動手實驗去觀察,教師就是畫出最好的圖形,在黑板上寫出實驗要準備的器材等,學生記住的也只是幾個名詞,而不是實驗過程。學生也不會有機會面對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也不會想著如何處理這些突發(fā)狀況,保證實驗順利、完整、成功,所以學習效率一定會受到影響,教學效率也一樣。
總之,教學的有效性取決于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所以在教學中,要把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當成課堂教學的重點,并讓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在教學中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等。這樣的一個教學過程,是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