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蠶絲學校 王 齊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國是一門貫穿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處于人格成長與培育的關鍵階段,如何在這個階段給予學生正確的教育與引導,幫助其塑造正面向上的人格,提升思想政治水平,最終將其培養(yǎng)成符合黨與人民期待、能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的重要接班人,成為無數(shù)教師于實踐與理論中探討的命題。
中職學校的學生因其自身狀況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其大多因為學習成績欠佳而沒能繼續(xù)高中教育,現(xiàn)接受的中職教育與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學習內(nèi)容相較于理論知識更傾向于實踐方向,進而導致中職學校學生對偏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較為低下。同時,因為正處于生理與心理發(fā)育的關鍵階段,這個時期中職學校的學生多數(shù)問題都源于生活中較為簡單的問題,但因自我意識與思想活動逐漸開始活躍起來,對外界的反應與事物較為敏感,如若教育不當,極易導致自卑、叛逆等情緒。因為社會信息化與多元化的影響,中職學校學生對自身價值的認定也較為多元化。在外界影響下,自身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都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極易出現(xiàn)過于物質(zhì)化與惰性化的問題。同時,因為學術教育的普及與學術氛圍逐漸減弱,學生相較以往更加注意當前學習內(nèi)容對日后就業(yè)問題的影響,過于注重物質(zhì)的結(jié)果就是部分學生無法正確認識自己與集體、自己與社會、自己與國家的關系,極其不利于學生日后的成長與發(fā)展。將個體情況推廣到集體情況極易得知中職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復雜性與困難性,稍有不慎將造成嚴重后果。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的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指導思想和教育方針,學校要堅持將“立德樹人”的核心思想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不僅能教授一定的知識,還要對學生個人的品德塑造與培養(yǎng)有積極作用。從兩個角度來看,既要整個過程培育人,注重過程化教育,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升華,又要全面培育人,無論是思想品德還是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或是個人品行都應該得到全面培養(yǎng)。兩個角度一橫一縱,橫跨中職學校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全部角度。同時,因中職學校學生自身情況的復雜性,再加上當前社會高度信息化、網(wǎng)絡化的因素,學生能獲得的知識與信息并未多樣化,反而是因個人原因單極化,導致其只能單調(diào)獲取某一類信息。如果班主任教師在日常教育過程中不加以關注與正確引導,極易導致學生的人格成長出現(xiàn)不可挽回的歪曲,例如因獨來獨往養(yǎng)成自私自利的性格,過度在意個人得失導致缺乏集體意識與集體精神,或是注重物質(zhì)生活而忽視了對精神世界的建設等。綜合來看,在新形勢下對中職學校學生開展正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極為重要。
中職學校的班主任教師應優(yōu)先提升自己本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專注強化自身思想品德素質(zhì)與黨性修養(yǎng),應拋舍舊有觀念,緊跟時事,深刻認識當前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nèi)社會形勢正值關鍵轉(zhuǎn)型期,技術與思想都面臨變革與多元化的雙重挑戰(zhàn)等事實。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重要習慣,熟練利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去思考與剖析問題,注意對黨的理論思想與政策方針進行學習,勇于接受新的事物。在課下時間,教師可以在班級中播放目前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方針,在自身學習的同時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對國家大事有所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應以身作則,用日常的言行舉動獲得學生的認可,并以自身的高尚人格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熏陶學生。在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時,不應含糊了事,應當盡力解答,無法解答的部分也應在學習提升后予以補充,保證所教與所做的一致性,從而在學生中樹立起為人師表的高大形象。
導致中職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班主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嚴重不足。部分班主任教師在交流過程中采取的方法不正確,更加導致問題的不斷惡化,進而釀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建議教師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不要將自身位置放得過高,應適當保持身為教師的威嚴,但不可給予學生不必要的壓力,盡量以平等溫和的姿態(tài)進行交流,并在對問題進行交流時習慣思路清晰地將問題歸類、拆分成學生容易理解的內(nèi)容。交流能力較強的教師可以采取多樣的形式完成與學生的溝通,例如采取定期舉辦班級交流會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把困擾自己的問題匿名寫成紙條投進紙箱內(nèi),隨機派出學生代表進行抽取,學生代表抽取到后要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問題進行解答,而班主任教師在一旁進行補充引導。諸如此類的活動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親近程度,是很好的溝通手段。
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學生思想觀念升級,但這一教育目的并不能在短期內(nèi)實現(xiàn)。對此,班主任需要注重日常思政教育的滲透,并采取更為開放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打造更易于接受與學習的氛圍,將先進且優(yōu)良的思想觀念融入日常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在班主任適當?shù)囊龑?,實現(xiàn)學生思想建設的目的。在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時不能將其作為一門學科,向?qū)W生講解相關知識,這樣不僅達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還會使學生將其看成一門學科而進行學習,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致使思政教育失去了原本的價值。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時需要明確教育重點,即幫助學生養(yǎng)成生活及處事行為習慣,在實際教育中杜絕使用硬性規(guī)定去約束學生行為,這違背了思政教育的初衷。對此,班主任不僅需要重視班級文化建設,還要在建設過程中融入思政理念,并且可以將思政教育同中職學校所擁有的資源相互結(jié)合。比如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可以將職業(yè)道德教育以及學校文化資源整合,再將整合后的內(nèi)容融入管理過程,以此構(gòu)建優(yōu)良的班級管理與教育系統(tǒng),促使思政教育常態(tài)化。同時,班主任需要不斷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思想道德與各資源之間的聯(lián)系,不僅可以達到思政滲透教育的目的,還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中職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課上時間外,應當靈活利用課外時間,在課外時間組織實踐活動是思想教育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學生起到的教育與引導效果極其明顯,如何提高實踐活動的效果是班主任教師的首要任務。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或烈士陵園等,在參觀學習、緬懷先烈的過程中,班主任教師應對相關烈士事跡等進行講解,進而引起學生對紅色精神的興趣。在參觀后,班主任可以在課上時間再次組織交流會,分享在參觀中的見聞,進而加強教育效果并加深學生印象。中職學校在寒暑假一般留有社會實踐作業(yè),班主任教師可以在特別的紀念日組織課外活動作為社會實踐的材料,例如在七一建黨節(jié)、八一建軍節(jié)等日期臨近的周末組織學生去當?shù)丶t色教育基地、烈士陵園、博物館等場所做義工,從而完成社會實踐。讓學生在班主任教師的引導下完成任務,既能加強師生之間的聯(lián)系,還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最重要的是提升了學生自身的知識素養(yǎng),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因信息技術與移動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無論是信息獲取方式還是交流方式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在這種新形勢的挑戰(zhàn)下,為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主任教師應熟練使用市面上流行的社交軟件,如微信、QQ 等,并以班級為單位建立群組,廣泛聽取學生意見并及時傳達教學工作相關問題。同時,教師應注意發(fā)揮社交軟件在觀察學生思想狀態(tài)上的積極作用,及時了解學生的異常表現(xiàn)并及時交流,力求將問題解決在萌芽期。教師在與學生進行聊天時,應循循善誘,向?qū)W生展示自己愿意伸出援手。有條件的教師可以開通并運營班級的短視頻號,將組織的德育活動或是課堂上的精彩片段上傳分享,以此提高班級凝聚力,加強教育效果。
目前,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班主任教師在任課過程中從橫向與縱向兩個角度進行分析思考。橫向上分析如何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采取不同的交流教育策略,縱向上則思考如何在任教期間內(nèi)潛移默化地完成對學生思想的塑造。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這就要求教師本身素質(zhì)過硬,才能在教育過程中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共和國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