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潔
將游戲引入美術教學,能有效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美術技能。在實際教學中,筆者進行了如下美術游戲教學的探索。
將游戲運用于美術教學中,能調動學生的多個感官,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人美版《美術》一下《奇妙的爬行》一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用肢體動作擺出不同動物的造型,然后讓學生猜猜教師表演的是哪個動物。之后,教師播放紀錄片《微觀世界》的片段,先讓學生觀察蚱蜢、七星瓢蟲等昆蟲的爬行姿態(tài),再請學生用肢體動作進行演繹。此時,學生的注意力被這些微觀世界里的“伙伴們”所吸引,他們模仿著,有用手的,有用四肢的,還有在地上爬的,玩得熱情高漲,演得生動形象。此時,教師再趁勢用啟發(fā)性的語言請學生想一想:這些小動物會爬到什么地方?碰到哪些有趣的事?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fā),有的說爬到了樹葉上、石頭上等。與其說游戲是一種活動,不如說是一種方式和理念,游戲化的教學就是讓教學更貼近兒童,因為兒童就是一種游戲性的存在。
把抽象、枯燥的知識融入帶有情感性和生動性的游戲情境中,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和讓學生保持持續(xù)的學習動力。情感融入式游戲,能調動學生的情感。有了情感的融入,學生的學習才是全身心浸入式的,而不是游離于學習活動之外。
如人美版《美術》二上《百變團花》一課屬于綜合探究課,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學生欣賞中國剪紙藝術的同時,還要讓其了解什么是團花及運用四折法、變外形、變花紋等方式,創(chuàng)作自己喜歡的團花作品。課堂上,教師在悠揚的音樂、精美的畫面背景下,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導入:“看,靜靜的樹林、潺潺的山泉,組成了優(yōu)美的林間小景。小舞蹈演員撐著花傘,跳著美妙的舞蹈,蝴蝶仙子展開翅膀與山雀嬉戲。甜美的女孩在靜靜的夜晚捧起心愛的書。這一張張剪紙作品詮釋了剪紙藝術的魅力?!敝?,教師介紹剪紙藝術的歷史發(fā)展與相關知識。當講到團花的用途時,教師把一個大大的福字貼在窗戶上,并配上音樂《過新年》,這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了春節(jié)歡樂祥和、闔家團圓的情境中,留給學生無限的遐想和回憶。當教師用折、畫、剪的方法像變魔術一樣當場剪出一個漂亮的團花時,學生在驚嘆的同時都躍躍欲試,教師趁勢說:“下面進行小組競賽,看看哪個組剪出的團花最漂亮,團花最漂亮的組可以獲得一張老師剪的團花哦?!庇谑?,學生紛紛動手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拓展式游戲是以能力提升為著力點的游戲的重要類型,開展這樣的游戲,需要教師把握好教學內容和游戲的契合度,分配好游戲教學的時間,不能為了玩,忽視學。
如教學人美版《美術》一上《有趣的勺子》一課時,教師帶領學生觀看勺子姐姐邀請鍋碗瓢盆一起跳舞的動畫短片后,在每個小組中選一個裁判,教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看哪一組能用自己帶來的勺子完成乒乓球接力。當學生在激烈而又愉快的兩分鐘內將球傳遞完后,臉上充滿著喜悅與興奮的表情。這樣的游戲看上去似乎與教學沒有關聯(lián),但仔細推敲,教師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玩,而是讓學生通過游戲來觀察勺子與球之間的關聯(lián),觀察勺子的組成。學生要想用勺子輕松平穩(wěn)地傳遞球,就要把握好勺子的深淺、形狀。這樣的教學,既讓學生沉浸于游戲中,又讓學生學習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