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學 趙麗濱
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標在于幫助學生樹立對生命的正確看法,讓學生能夠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和生活。初中道德與法治本身在生命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道德與法治知識與生命教育之間存在天然的聯(lián)系。目前許多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時,具有較強的功利心,通常只關注知識技能方面的教育,對生命教育的重視明顯不足。許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素養(yǎng)方面有待提高;部分教師生命教育觀念停留在表層,沒有深入探索生命的價值;再加上教師自身專業(yè)知識方面較為匱乏,無法完全勝任生命教育的工作。從師資隊伍結構的角度來看,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教育理念往往更新較慢,對生命教育的重視不夠,年輕教師則缺乏生命教育方面的經(jīng)驗,這導致道德與法治教師隊伍在生命教育方面的表現(xiàn)欠佳。
生命教育內涵十分豐富,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生命教育涉及學生成長的方方面面,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增強學生法律知識儲備,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些都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許多教師自身對生命教育的研究不夠深入,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生命教育活動時,缺乏針對性,沒有將具體完善的生命教育內容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就導致學生的成長容易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實際上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包含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無論是自然生命教育還是社會生命教育,各種類型的生命教育材料層出不窮,但是教師并沒有合理地利用這些材料,沒有將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轉化為指導學生具體行為的資源。
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生命教育活動時,許多教師采用的方式過于死板單一,通常只是以知識灌輸?shù)男问綖閷W生分析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這就導致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積極性明顯不足。在教師死板的教學方式影響下,學生無法真正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質內涵,在學習過程中以敷衍了事的心態(tài)對待教師的教育活動。實際上,新課程標準明確強調了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單一的授課方式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無法憑借自身的興趣愛好以及基礎知識儲備探索知識。長此以往,不僅影響到生命教育的質量,同時也極大地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讓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工作流于形式。
教師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實施生命教育的主要責任人,教師的生命教育素養(yǎng)高低直接影響到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命教育整體質量的好壞。為此,學校應當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訓機制,對教師生命教育能力進行專門的培訓與指導,確保教師能夠具備開展生命教育的能力。學校應當建立完善的教研機制,鼓勵德育教師在教研活動中開展生命教育方面的研討,充分發(fā)揮校內的師資力量,不斷提高整體教學水平。此外,學校還應為教師提供外出學習的平臺,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各層次的培訓活動,讓教師能夠外出學習,并且將先進的生命教育理念帶回學校。同時,學校還可以邀請專家學者到校指導工作,針對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開展專門的講座活動,并且由教師主動向專家提問,制定適合校情的生命教育方案。
完善的生命教育內容是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生命教育,教師必須對生命教育的內容進行合理拓展和延伸,確保學生各方面意識能夠得到有效培養(yǎng),真正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質內涵。面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生命教育內容相對單一的問題,教師應當基于教材拓展自然生命教育內容,并且積極引入生命價值觀教育活動。
1.融入自然生命教育內容
愛護自然生命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中主要內容為精神生命教育,在自然生命教育方面的資源相對有限。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適當?shù)赝卣棺匀簧逃膬热荩寣W生能夠具備較強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以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守護生命”一課為例,教師一方面要對教材中涉及的身體保護相關知識進行分析和講解,讓學生意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學生自我保護技能的培養(yǎng),比如講解地震、火災等安全事故的應對措施,并且通過生動具體的案例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2.強化生命價值觀教育引導
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是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命教育的重要要求。生命成長過程不僅以物質的形式存在,同時也體現(xiàn)在精神氣質方面,活出價值和意義尤為重要。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學生容易在成長過程中感到迷茫,不明白為何要學習,也沒有思考過人生的價值。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充分重視生命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引導,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知自我,并且意識到自身的獨特性,能夠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將道德與法治知識與生命教育相融合。以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建設美好祖國”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從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角度著手,讓學生意識到活著不僅是為了學習,同時也要為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
1.運用情境教學法增強學習體驗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高速發(fā)展的時期,在開展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在身臨其境的學習環(huán)境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命教育的知識。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之前,教師首先需要對生命教育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并且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與之相關的教育材料,通過圖片和視頻的輔助作用,讓學生獲得更加真實的學習體驗,并且建立起現(xiàn)實生活與生命教育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做守法的公民”這一知識點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現(xiàn)實生活中當人們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用法律維護權益的案例,比如“315晚會”曝光的各種社會新聞以及不良商家對客戶的欺詐。在展示具體案例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更好地理解法律對社會公民的保護作用,并且培養(yǎng)起學生利用法律保護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意識。在充滿趣味的教學情境中,學生能夠建立起道德與法治知識與生命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2.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活躍課堂氣氛
小組合作探究能夠極大地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率。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充分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對學生學習行為進行引導,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對生命教育的內容進行深入的探究與討論。教師首先需要針對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基礎合理的劃分小組,一方面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在小組劃分中體現(xiàn)學生的性格特點,確保小組成員之間能夠相互協(xié)作,共同解決問題。在科學分組的基礎上,教師還應布置明確的合作探究任務,讓學生能夠帶著明確的目標投入生命教育的相關學習中,并且在良好的小組合作氛圍中共同解決問題。以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綻放生命之花”一課為例,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首先需要要求學生圍繞“活著是為了什么”這一主題進行探討,讓學生能夠憑借自身的理解以及他人的經(jīng)驗更好地認識這一問題。經(jīng)過一番緊張激烈的討論,學生能夠對生命的意義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知,并且?guī)е鴱娏业暮闷嫘?,認真聽教師講解這一問題。在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氛圍影響下,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投入課堂學習中,深入感受和理解生命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實施生命教育,是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生命價值觀的必然要求,教師應當不斷豐富生命教育內容,積極創(chuàng)新生命教育方法,憑借高質量的生命教育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