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文超
摘要:傳統文化是民族的重要文化載體,也是智慧的象征。即便是在新時代的環(huán)境下,其所呈現的傳承價值也十分突出,且對當代人的思想和價值觀具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在具體開展黨員培訓教育期間,黨校需正確看待傳統文化所具有的育人作用,并深入開發(fā)和探索具體的路徑。從整合文化資源、明確主題、依托技術、多元實踐和師資建設等幾個層面,構建更完善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為廣大學員提供良好的學習文化儲備和條件支撐。
關鍵詞:黨校;傳統文化教育;意義;途徑
前言
傳統文化所具有的歷史悠久性和傳承性特征比較顯著,對于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的思想引領和價值觀道德觀塑造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在全面開展黨校教育工作期間,需重點關注傳統文化所呈現的支撐作用。結合具體的黨校工作目標有針對性地發(fā)掘優(yōu)秀的文化資源,與具體的黨校課程進行有效銜接與整合,以構建更完善性的培訓體制。引領廣大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文化觀,并建立起良好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一、黨校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分析
在文化多元化的發(fā)展背景下,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整合十分必要[1]。能夠有效規(guī)避外來文化對民族本土文化帶來的沖擊,從而為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構建良好的弘揚環(huán)境和渠道。同時,也能夠引領廣大學員在積極學習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對民族的文化內涵以及所呈現的傳承地位形成更深刻的認識,并建立起良好的傳承感知能力。從而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能夠運用自身的崗位和職能進行優(yōu)良文化的傳承,這樣能夠全面提高民族文化的影響力。不僅如此,通過傳統文化與黨?;菊n程的整合,能夠實現良好氛圍的構建。從而引領廣大學員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并在整個文化學習和體驗的過程中,建立起優(yōu)秀的道德品格,從而實現黨性素養(yǎng)的全方位提升。因此,黨校需重點關注傳統文化在整個課程教學中的合理融入。并結合學員素質建設需求,有針對性的搜集文化資源,對具體的滲透和融入舉措展開有效的探索和優(yōu)化。
二、黨校傳統文化教育的路徑分析
(一)全面整合傳統文化資源
黨校需精準定位具體的培訓目標,通過多舉措搜集有效的文化資源[2]。這樣能夠保證所獲得的文化要素更加系統,且能夠提煉其中所蘊含的精華。并有效的整合到課程當中,以保證所構建的培訓課程更具有渾厚的文化底蘊。黨校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息化載體在文化資源全面整合方面的功能,有效搜集網絡平臺下的文化典故。將經典的民俗故事、典故以及相關的詩詞文化進行全面整合,從而為廣大學員提供更加豐富而優(yōu)質的學習素材。同時,也可以通過現實生活調研的方式,就當前生活環(huán)境下具有一定傳承價值的民族文化產物進行搜集,比如說可以將京劇、剪紙、以及傳統的節(jié)日習俗等進行全面整合。
(二)明確主題,開展專題式教育
為保證所落實的傳統文化教育更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可持續(xù)性,黨校需要結合具體的培訓目標,科學構建主題。然后在此基礎上根據所整合的傳統文化資源,構建專題式的教育活動。從而保證廣大學員擁有更加清晰的目標,精準對位接下來的文化探索和分析方向。例如,可以圍繞傳承經典、弘揚優(yōu)秀道德內涵,科學組織教育主題,引領廣大學員積極學習民族歷史長河中,所衍生出的優(yōu)秀古詩詞文化。引領其自主誦讀、綜合賞析,并積極學習詩詞中所蘊含的優(yōu)秀道德內涵。比如說,可以學習一些愛國主題的詩詞,從而讓廣大學員能夠形成正確的民族觀,并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彰顯優(yōu)良的愛國情操。
(三)依托技術,渲染良好文化氛圍
黨校需積極開發(fā)先進的技術手段,并將其與傳統文化的基礎教育工作進行緊密結合[3]。從而搭建更具有智慧性的教育平臺,渲染良好的學習氛圍。引領廣大學員能夠在智慧課堂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和探究豐富的文化要素。理解其中所呈現的基礎內涵,并實現自身思想意識的規(guī)范和道德素質的有效建設。比如說,黨校可以利用多媒體、微課等各類載體,構建更加直觀的學習環(huán)境。并實現整個教育過程中的互動與交流,增強培訓教師和學員之間的溝通關系,加強信息共享的程度。不僅如此,還可以充分借助微課等平臺將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全面整合,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功能優(yōu)勢合理地構建專題模塊。
(四)多元實踐,增強傳統文化認知感悟
黨校可以科學開展多元化的實踐活動,通過真正的參與和體驗,讓廣大學員形成正確的文化意識。比如說,可以組織廣大學員積極參與到傳統節(jié)日習俗的調研與慶祝等各項活動當中。就春節(jié)的傳統節(jié)日習俗進行全面整理,然后引領學生從文化民族文化特色和節(jié)日內涵的角度出發(fā)展開深入調研。不僅如此,也可以引領廣大學員就端午、中秋等傳統節(jié)日的傳承價值展開深入剖析,整理研究報告。
(五)師資建設,提高傳統文化教育水平
黨校內部師資隊伍的綜合建設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關乎著傳統文化教育的綜合質量以及實踐進度。因此,黨校需全面關注新時期的學員培訓和教育要求,加強對教師人才的建設與培訓。將傳統文化教育的戰(zhàn)略思想,以及優(yōu)秀的育人觀和方法進行深度整合,并開展多元化的培訓活動。引領廣大教師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從而豐富教師自身的文化儲備,以此為支撐對整個教育活動進行科學規(guī)劃。
結論
依前所述,在新時期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重點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從而實現自信心的構建。在這樣的思想導向下,黨校需要轉變培訓資源開發(fā)與整合方向,加強對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深層次以及全方位發(fā)掘,保證所構建的培訓課程具有渾厚的文化底蘊。也能夠促使廣大學員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塑造良好的黨性修養(yǎng)和道德情操。因此,黨校需秉承傳統文化有效弘揚的戰(zhàn)略準則,加強對資源的全面搜集。根據具體的培訓目標、科學設置主題、加強技術的開發(fā)與運用、積極開展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并重點加強師資建設,以保證所落實的傳統文化育人工作更加規(guī)范。
參考文獻
[1]劉莉.傳統文化德育價值在黨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甘肅農業(yè),2021(02):114-117.
[2]盧燕.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傳統文化的德育價值與應用——以黨校為例[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0,28(S1):54-56.
[3]林雪青.論公安院校黨校學員培訓中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強化[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9,34(06):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