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
【摘要】面對當前全球治理體系的“失靈”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xù)蔓延,重構全球治理體系迫在眉睫。疫情發(fā)生以來,中國發(fā)出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的倡議,贏得了各國廣泛贊同和熱烈共鳴。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是站在人類發(fā)展的高度、面向人類未來提出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關鍵詞】全球治理;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社會面臨的全球問題呈現日益復雜的趨勢,亟須新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手段。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倡導“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為重構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了中國方案。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fā),凸顯出全球公共衛(wèi)生治理手段的失靈,這說明現有的國際治理體系存在嚴重弊端。在全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圍繞人人享有健康這一全人類共同愿景,提出“打造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對于提振國際社會抗疫信心,促進國際交流合作,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推動后疫情時代國際社會安全穩(wěn)定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歷史意義。
一、現代性風險社會的根源:應對全球風險的現實緊迫性
風險社會理論認為現代性是社會風險的根源,伴隨全球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風險逐步擴散到全球,人類社會所面臨的風險也從局部風險上升為全球性風險。面對共同的全球風險,人類必須加強整體性共識和共同體意識。在全球衛(wèi)生健康危機背景下,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體現了應對全球風險的現實緊迫性。
如果不能掌握資本主義風險社會的本質,就不能找到應對風險的辦法。馬克思主義對現代風險社會的批判對解決這一難題具有重要作用。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是現代性的一種狹隘的表現形式。從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觀出發(fā),強調資本主義實踐必然帶來社會風險。如果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得不到解決,就無法根除社會風險。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二、全球治理體系的重構:解決現代性風險社會問題的必然要求
全球治理體系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有其特定的模式,這種模式有著一定的歷史性。當前全球治理體系主要是由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制定的,這意味著在國際交往中具有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特性。但全球化背景下,當今世界的發(fā)展主體逐漸由一元轉變?yōu)槎嘣?,客體由局部擴散到全球,方式由單一過渡到多樣,價值原則由個別發(fā)展到普遍,治理規(guī)則由僵化調換為多維。由現實問題倒逼全球治理體系的重構,符合當前治理體系重構的現實需求。
針對當前全球治理體系的消極影響,我國提出對全球治理體系進行歷史性重構,提出全球治理要超越以個別國家或民族的利益為依據的狹隘視域,從全人類整體利益的角度出發(f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化解全球發(fā)展困境的新思路。
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治理體系的重構
當今世界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和社會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轉,各國間的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但也面臨諸多共同挑戰(zhàn)。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莫斯科發(fā)表重要演講,首次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以全人類的共同發(fā)展和共同繁榮為核心,以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擁有公正客觀的人民立場,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理論要求,同時符合全球治理體系的現實需要。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議。首先,從國際秩序角度出發(f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對國際治理體系的共同訴求。其次,從世界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促進世界各國以互利共贏的發(fā)展理念進行深度合作的必然之路。最后,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f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化解國與國、地區(qū)與地區(qū)的沖突的理論創(chuàng)新。應對全球范圍的國際安全風險,原有的解決方案并不能化解新形勢下的安全危機,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人類命運共同體所樹立的新安全觀為解決國家安全問題提供了新視野。
四、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現實基礎
當前,人類正在經歷嚴重的全球公共衛(wèi)生危機和全球治理危機。在中國,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有力地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維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在這次全球公共衛(wèi)生危機中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出高度的國際責任感,獲得國際社會贊揚。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這一局勢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打造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是立足當前戰(zhàn)勝新冠肺炎疫情、著眼長遠應對各種重大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的根本大計。這折射出中國政府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執(zhí)政理念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治理理念已深入人心。對于增強全球抗擊疫情的信心、攜手應對全球公共衛(wèi)生危機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首先,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的提出以鮮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chuàng)新產物。其次,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的提出是以實踐為基礎,是總結人類歷史在衛(wèi)生健康領域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認識。最后,在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過程中,中國從為全人類謀福祉的角度出發(fā),為推動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起到了良好的大國示范作用。
生命健康權是全世界公民都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權,以構建人類衛(wèi)生安全共同體為基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實現全人類共同發(fā)展的現實基礎。一要樹立理念共識,擴大國際影響力。但極個別發(fā)達國家對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仍然持否定態(tài)度,所以,如何凝聚發(fā)達國家共識這一問題仍然需要進一步探索。二要以物質利益為基礎,加強國際間聯系,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形成利益共同體。三要把握質變與量變的辯證關系,發(fā)展時間布局與空間布局并重,推動階段性目標與總體目標、整體目標與局部目標的實現。四要加強國際間合作,勠力同心共創(chuàng)未來。
五、結語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于推動世界和諧平穩(wěn)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疫情背景下,扎實推進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建設,不僅有助于豐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外延,更有利于增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共識,從而助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黃炬,劉同舫.從風險社會到命運共同體:基于現代性理論的審視[J].學術界,2018(03):57-64.
[2]劉同舫.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全球治理體系的歷史性重構[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5):5-13.
[3]黃炬,劉同舫.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現實超越性[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版),2017,19(05):27-31+90.
[4]王公龍.對外開放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J].科學社會主義,2019(02):66-73.
[5]陳岳,蒲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6]陳海波.中國抗疫做到了早、快、透明[DB/OL].光明日報,http://www.gov.cn/xinwen/2020-05/20/content_5513121.htm,2020-05-20.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