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寧化城東中學 陳春榮
新課改要求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圍繞學生的“學”做文章。最為關鍵的一點,是要讓學生在迫切需求的狀態(tài)下展開有意義的學習。要做到讓學生進入迫切學習狀態(tài),就離不開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前導入。導入技巧在成功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恰當?shù)膶爰记墒怯行в⒄Z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師生共同演奏一個教學樂章的前奏。好的導入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使師生之間產(chǎn)生情感共鳴,在師生心靈深處架起一座方便彼此交流互動的橋梁。導入環(huán)節(jié)實質上是幫助學生整理原有的知識體系,并使之調整到適于接受新知識狀態(tài)的過程,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課前導入有問題導入、情境導入、視頻導入、故事導入、音樂導入等多種多樣的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進入“想要學習”的需求狀態(tài),進而激起學習的動機,從而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課前導入是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英語教師科學設計課前導入,能夠在課初的幾分鐘就快速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對課堂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迫切需求的學習狀態(tài)。筆者常常在課前讓學生用英語說一些勵志的語言,有助于學生掌握常用的句子:“I want...”就讓大家一起大聲喊:I want to improve my English.由于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大家很容易模仿出成千上萬個句子,如:I want something to eat.I want some book to read.通過這樣的熱身訓練,學生很快就進入了英語語言表達的狀態(tài)中。而且,通過這樣有效的課前導入,師生之間的距離不斷拉近,能夠讓師生之間的情感更加和諧,學生親其師,自然會信其道,提升英語學習質量與效率。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對課前導入法的研究,探尋更多適合的導入方法,真正助力學生英語學習和發(fā)展。
如前所述,課前導入可以用一些鼓舞人心的句子或者操作,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動起來。如讓學生做手臂運動三下,同時說“Good,better,best!”;或者說英語勵志語言,如:I am the best of the best! I am good at English!Don’t be shy,just try! Just do it!讓學生自信滿滿地開始一節(jié)課的學習。
課前導入的目的是快速將學生帶入主題內容的學習中,所以,課前教師必須深層次研究教材,對教材中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進行精準把握,并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研究,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基礎、學習水平以及學習興趣等。同樣表達“興趣”,一個單詞可以是“Interesting!”,筆者稱之為單字句,兩個單詞可以是“How interesting!”,三個單詞可以是“It is interesting!”?;A差的同學可以從單字句開始,逐漸增加單詞數(shù)量。通過全面的準備之后,教師的課堂導入才會越來越具有針對性,課堂導入的效果也能夠更加顯著。
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英語學習的效果如何,與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密切關系。所以,初中英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前導入階段,教師需要在準確了解教材和學生之后,設計趣味性的導入,也就是令學生感興趣的導入,如此才能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真正發(fā)揮新課導入的作用。課堂可以引入一些繞口令一類的句子,或者韻律感強的表達,如:I get a better job in a popular fashion shop!學生感覺很有趣,很容易就記住并脫口而出。
課前導入是為了幫助學生做好新課學習的準備,教師在設計課前導入的過程中,需要遵循鋪墊性原則,也就是導入必須服務于整個課堂,如此才不會出現(xiàn)喧賓奪主的問題。具體而言,教師在設計導入的過程中,不能設計過于花哨的導入內容,必須要把握好度。同時,導入的時長也要控制在五分鐘之內。如在學習八年級“Playing Sports”時,教師播放英語歌曲《I believe I can fly》,這首歌曲有很多英語金句,也與運動主題吻合。但這首歌僅播放就將近五分鐘,如果學生聽完還在歌曲的氛圍中,可能一下子無法進入課堂的學習狀態(tài)。倒不如放在課程結束時播放,以延續(xù)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課前導入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要確保該環(huán)節(jié)與其他環(huán)節(jié)有一定的呼應性。
初中英語每節(jié)課的內容不一樣,教師設計的課前導入也要不一樣,如果每次都以同一種方式導入,會讓學生逐漸失去興趣,這將會背離新課導入的初衷。因此,教師必須根據(jù)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多樣化的導入方式,如此才可以讓英語課堂更加豐富多彩,也才能更好地提升課堂導入的效果。一些互動性強的輕松課堂可以活躍氣氛的話題導入,如七年級英語學完26個字母,在復習課堂,筆者用趣味問題導入:26個字母中哪4個字母會令小偷害怕?學生思考、互動后解密:O、I、C、U,也就是“Oh,I see you!”。而一些知識密集型的課堂,則可以聽寫單詞、默寫課文等需要頭腦冷靜的互動導入。也可以發(fā)動學生參與課前導入,讓學生輪流講個故事或者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
課前導入是留給學生一節(jié)課的第一印象,主導著這節(jié)課的學習質量與整體狀態(tài),必須精心準備,高度重視,設計出一下子把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的導入,以便于真正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課前導入通常可以采用講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觀看視頻、聽音樂的方式進行。如果學生基礎扎實,也可以讓學生來進行課前導入,如讓學生朗讀或者講故事,把大家注意力吸引到新課中來。甚至也可以從單詞聽寫、課文背誦或者復述開始。無論哪種課前導入方式,都要以學生學習興趣的帶動和學生學習專注力的提升來衡量其有效性。這里僅以音樂導入和圖片導入為例加以闡述。
英語語言和音樂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韻律感與美感。教師在設計課前導入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內容,搜集一些與之相關的音樂素材和視頻素材,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配上視頻,這樣學生在良好學習氛圍中,會快速進入教師設定的情境中,從而由對情境的興趣轉移到對新課學習的興趣。如學習國際音標時,為了破解英語中最難聽的發(fā)音[?],引入句子:Look at that fat ass on that fat man!看看那個胖子的屁股多大!學生看著略顯夸張滑稽的視頻,聽著發(fā)音,多跟讀幾遍,就牢牢記住了。又比如在教學“Making New Friends”一單元時,在課前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利用“friend”相關兒歌進行導入。學生在聽兒歌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愉悅感,并對學習內容產(chǎn)生興趣,很自然就進入了新課學習。再如學習“Keeping Healthy”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電影插曲進行導入,一方面激發(fā)學生對電影內容的回憶,另一方面讓學生對電影相關英語表達產(chǎn)生興趣,這樣也就順利導入了新課。
在初中英語課前導入中,圖片導入是教師比較常用的一種方式,也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式。在利用圖片導入的過程中,教師既可以利用教材中豐富的插圖導入,也可以在網(wǎng)絡中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聯(lián)的圖片,在向學生展示圖片之后,以教師層層設問、學生回答的方式,讓學生對新課的內容逐步了解,并順利將學生帶入新課學習中。此種導入最大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激活學生認知圖式、刺激學生視覺感官方面,十分有利于學生新課學習動力的激發(fā)。比如在教學“Saving the Earth”時,這是一篇拯救地球主題的內容,教師可以將未來世界猜想畫引入導課之中,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向學生提出問題:“What information do you get from the picture? Do you agree with that?”學生有了自己觀點后進入討論活動中,在相互表達觀點的過程中,也就對該節(jié)課的內容產(chǎn)生了興趣,順利導入了新課。又如,學習“Amazing Science”時,教師提前布置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的科學發(fā)現(xiàn)照片帶到課堂,由學生相互對自己了解的科學進行介紹,這樣學生也會對神奇的科學相關表達產(chǎn)生學習興趣,順利導入新課。
綜上所述,課前導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意義重大。教師要遵循課前導入的激勵性、針對性、趣味性、鋪墊性和多樣性原則,從音樂導入、圖片導入等多方面入手,充分發(fā)揮新課導入的激趣作用,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中更好地理解與應用英語知識,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