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松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倡導以語言運用為導向的“形式—意義—使用”三維動態(tài)語法觀。[1]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能夠在具體語境中恰當?shù)剡\用語法知識理解和表達意義。然而,許多英語教師不能及時更新語法教學觀念,導致語法教學課堂效率低下,影響了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程曉堂指出,語言學習者需要在語篇中接觸、體驗、學習和使用語言,將語法的形式、意義和功能聯(lián)系起來,了解如何根據(jù)需要傳達意義。[2]《課標》指出,語篇是語言學習的主要載體。語篇賦予語言學習以主題、情境和內(nèi)容,并以其特有的內(nèi)在邏輯結(jié)構(gòu)、文體特征和語言形式,組織和呈現(xiàn)信息,服務(wù)于主題意義的表達。因此,教師在語法教學中應以語篇為單位指導學生進行語法學習,將《課標》所提倡的“形式—意義—使用”三維動態(tài)語法觀融入語篇的學習中,挖掘語篇價值,幫助學生識別語法形式、理解語法意義,進而靈活運用語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語篇是表達意義的語言單位。就其長度而言,可以是一個單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段落、一篇文章,甚至是一本書。語法是說話、書寫遵循的規(guī)律,是關(guān)于語言形式和使用的規(guī)則:是語言形式、語言意義、語言使用的綜合體。[3]基于語篇的語法教學,教師應選擇長度適中、難度適當?shù)木渥踊蚱拢@樣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容易操作,學生也容易接受。
基于語篇進行語法教學,學生接觸的是真實、連貫的語篇而非孤立的句子,所以教師避免以單一句型進行操練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在語篇中熟練運用所學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下面筆者就以2020年譯林版《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3 Grammar and usage為例,分析如何基于語篇進行語法教學。
教學片段1:情境導入。本單元的話題為“友誼”,語法板塊的話題是“當代友誼的內(nèi)涵”。學生在語法學習前,已經(jīng)學習了Welcome to the unit和Reading板塊,對單元話題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課堂正式開始前,筆者要求學生回答問題:In your opinion,what is a real friend?并給出模板要求學生造句:A real friend is someone who...學生積極思考,使用定語從句呈現(xiàn)觀點。然后,教師以句子A real friend is someone who can share his/her happi?ness and sorrow with us.為例,帶領(lǐng)學生分析定語從句在主從復合句中的一般位置,以及有關(guān)定語從句的相關(guān)術(shù)語,如先行詞、關(guān)系代詞等。
【分析】教師以單元話題為線索設(shè)置問題,引入目標語法的基本形式,激活學生已有的和話題相關(guān)的知識。學生使用模板句式進行回答,既表達了觀點,又從形式上強化了對目標語法的感知。
教學片段2:識別形式。筆者要求學生閱讀A部分的語篇,查找其中的限制性定語從句。學生根據(jù)從教學片段1中了解的定語從句的形式,查找語篇中的定語從句。
【分析】學生根據(jù)定語從句的形式查找語篇中的限制性定語從句,實際上是從形式上區(qū)分句子類型,這也是一個應用和探索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強化對定語從句形式的判斷和識別。此外,信息搜索能力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項基本能力,有助于教師下一步的教學。
教學片段3:總結(jié)規(guī)則。教師要求學生觀察語篇中的8個定語從句,思考其中關(guān)系代詞的異同,并進行分類。學生在討論、區(qū)分、總結(jié)后,教師對定語從句的使用規(guī)則進行總結(jié),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語法知識。
【分析】學生利用教學片段2所掌握的對定語從句基本結(jié)構(gòu)的理解,分辨出語篇中的8個句子,然后進行比較分析,按照關(guān)系代詞對其進行分類。教師適時補充相關(guān)知識,幫助學生總結(jié)定語從句的規(guī)則。
教學片段4:學生完成B1部分使用限制性定語從句改寫句子的練習,并將改寫的句子翻譯成中文。
【分析】練習中每小題都由兩個單獨的簡單句構(gòu)成,學生需要使用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將兩個句子改寫成一個復合句。以第5小題為例,學生改寫后的句子為:To make friends,you should help others the way(in which/that)you have been helped.并將其翻譯為中文:“要想交朋友,你應該按照別人幫助你的方式幫助別人?!睂W生在改寫句子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定語從句的句子結(jié)構(gòu),且在中英文翻譯的過程中,了解定語從句一般會被翻譯成“……的”,加深了對定語從句意義的理解。
教學片段5:學生閱讀B2部分馬克·吐溫的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完成關(guān)系代詞填空。之后學生再次閱讀語篇,嘗試用定語從句回答教師設(shè)計的相關(guān)問題。
(1)In Mark Twain’s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n,what kind of friendship is an impor?tant theme of the book?(2)What kind of person Huck/Jim is?(3)How do they leave the island together?(4)Which state do they head north to?(5)In Huck’s opinion,what kind of person Jim is?
【分析】練習B2主要考查學生在短文中運用關(guān)系代詞的能力,要求學生在理解語篇大意的基礎(chǔ)上,分析設(shè)空句中主、從句的關(guān)系,以及關(guān)系代詞在從句中充當?shù)某煞?,然后選用恰當?shù)年P(guān)系代詞填空。此項練習旨在考查學生對于定語從句形式的把握和意義的理解。學生重讀語篇后,用定語從句回答問題,能夠深入理解定語從句的使用會受到語境的影響。
教學片段6:教師安排學生閱讀B3部分的示例,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協(xié)作,用3~5個句子描述班級里的一名同學或老師,并請其他小組的同學猜測。描述時學生要至少使用3個定語從句。
【分析】和前面的教學活動有所區(qū)別的是,此項活動要求學生借用真實的情境,以語篇為輸出形式,既要完成特定的任務(wù),又要恰當使用定語從句連貫地描述人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鍛煉。其他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也從“聽”的角度提升了對定語從句的敏感性,進一步加深對目標語法的掌握。
教學片段7:作業(yè)布置。教師要求學生在上一個任務(wù)的基礎(chǔ)上編寫語法填空試題,盡可能囊括定語從句關(guān)系代詞的用法。
示例:Jenny is a lovely and beautiful girl(1)____is popular among boys.She is always wearing a big smile(2)____is attractive on her face.I appreciate the way(3)____she speaks to everyone.She is the only student(4)_____is appreciated by al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I still remember the day(5)_____we first met.
參 考 答 案:(1)who/that;(2)which/that;(3)that/in which/省略;(4)that;(5)when
【分析】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編寫語法填空試題的形式將課堂上不能充分展開的活動延伸出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學生課上口頭表達與課后書面表達相互補充和完善,使“說”和“寫”的能力都得到鍛煉。學生相互之間也得到考查鍛煉,既檢驗編題學生對定語從句的掌握,又考查被試學生對相關(guān)語法知識的運用。
《課標》要求英語語法教學應秉持“形式—意義—功能”的三維動態(tài)語法觀。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大量的有特征性的語言輸入來促使學生將語言形式、規(guī)則提煉出來,學生再通過練習強化對語言特征的理解,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