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雯茜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武漢 430030
卵巢儲備功能減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卵巢內儲存的卵泡數(shù)量減少,卵子質量下降,造成女性生育力下降,是婦科不孕癥的常見病因之一。DOR進一步發(fā)展可導致早發(fā)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1]。DOR發(fā)病呈年輕化趨勢且發(fā)病率逐年升高,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不調、閉經(jīng)、潮熱、失眠、焦慮、性欲減退、不孕等癥狀。目前,治療DOR西醫(yī)多使用激素替代、促排卵、輔助生殖技術等方法,中醫(yī)多使用中藥、針刺、艾灸、耳穴等方法[2]。研究表明[3],通過針刺和耳穴壓豆療法可調節(jié)機體內分泌水平,改善竇卵泡數(shù)量、卵子質量,增加子宮內膜血流供應,提高子宮內膜容受性,從而提高自然受孕概率。基于此,筆者采用針刺聯(lián)合耳穴壓豆治療DOR患者1例,現(xiàn)將過程報道如下。
李某,女,35歲,2019年12月13日初診。主訴:備孕5年未果?;颊咂剿卦陆?jīng)規(guī)律,初潮年齡13歲,月經(jīng)周期28 d,經(jīng)期7 d,量中等,色紅,無血塊,無痛經(jīng)等不適;孕0產0,末次月經(jīng)2019年12月2日。平素無口干、潮熱、盜汗等不適,睡眠情況較差,多夢易醒;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2020年1月2日月經(jīng)第4天行激素檢查示: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0.52 ng/mL,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xiàn)SH)10.29 IU/L,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1.28 IU/L,雌二醇(estradiol,E2)26.07 pg/mL。2020年1月2日查B超顯示:子宮內膜厚0.3 cm,左側卵巢可見2個卵巢回聲,右側卵巢可見1個卵巢回聲,雙側附件區(qū)未見明顯異?;芈暋?019年12月13日開始行針刺聯(lián)合耳穴壓豆治療至2020年1月17日,共治療12次,后因新冠肺炎疫情暫停來院治療。2020年2月17日因月經(jīng)未來潮在家自行用驗孕棒檢測顯示陽性,因新冠肺炎疫情封閉在家未去醫(yī)院行抽血B超檢查。2020年3月24日查B超顯示胚胎停育,遂于2020年3月26日行清宮手術。
2020年6月3日復診,末次月經(jīng)2019年12月30日,清宮術后一直未有月經(jīng)來潮,無口干,伴有潮熱盜汗、睡眠多夢易醒、偶有胃痛等不適;舌尖紅,苔薄白,脈細數(shù)。2020年6月18日查B超顯示:子宮內膜厚0.6 cm,左側卵巢可見3個卵泡回聲,其中一個大小為1.3 cm×1.0 cm,右側卵巢未見明顯卵泡回聲,雙側附件區(qū)未見明顯異常回聲。2020年7月9日患者月經(jīng)來潮,色暗紅,有血塊。2020年8月20日查B超顯示:子宮內膜厚0.7 cm,左側卵巢可見5個卵泡回聲,右側卵巢可見4個卵泡回聲,其中一個大小為1.8 cm×1.7 cm,雙側附件區(qū)未見明顯異?;芈?。2020年11月30日查AMH 0.67 ng/mL。2020年6月3日開始行針刺聯(lián)合耳穴壓豆治療至2020年12月24日,共治療56次。2021年1月5日在家自行用驗孕棒檢測顯示陽性,遂去醫(yī)院抽血化驗,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732.3 mIU/mL,孕激素(progestogen,P)26.70 ng/mL,E2243.00 pg/mL。2021年1月19日查B超顯示:宮內早孕,單活胎。2021年3月5日查B超顯示:單活胎,孕齡約13周1天。
針刺治療有2組取穴方案。第1組取穴足三里、三陰交、中極、關元、氣海、歸來、中脘、內關、百會;患者取仰臥位,常規(guī)消毒后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針灸針(0.25 mm×40 mm)針刺以上穴位;根據(jù)辨證分型配穴,例如血瘀配血海、便秘配天樞、虛熱配太溪等。第2組取穴腎俞、次髎、十七椎、太溪;患者取俯臥位,常規(guī)消毒后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針灸針(0.25 mm×40 mm)針刺以上穴位;根據(jù)辨證分型配穴,例如畏寒配命門等。針刺上述穴位后通過提插捻轉手法使患者產生得氣感,最后接上電針儀(佳健醫(yī)療,CMNS6-1型),使用疏密波,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針刺治療30 min/次,2~3次/周,每次間隔1~2 d,2組方案交替使用。
耳穴壓豆治療取穴內生殖器、神門、腎、肝、皮質下、內分泌、枕;根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增加配穴,例如脾、垂前等。常規(guī)消毒后,用王不留行籽貼壓穴位陽性反應點,采用雙耳治療,囑患者按壓3~4次/d,每次按壓以自覺耳朵發(fā)熱為度,保留3~5 d/次,休息2 d后再行下一次的耳穴治療。
近些年來,由于工作及生活壓力增大、生活環(huán)境改變,越來越多孕齡期的女性出現(xiàn)不孕,40歲以下女性出現(xiàn)月經(jīng)不調。DOR病因復雜,目前西醫(yī)認為其與年齡、遺傳、自身免疫性疾病、醫(yī)源性損傷、酶缺陷、感染及不良環(huán)境等因素相關,中醫(yī)認為與先天稟賦不足、后天脾胃失養(yǎng)、情志失調、外感淫邪等因素相關。
針刺和耳穴都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穴位刺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HPO),調節(jié)機體內分泌水平,改善竇卵泡數(shù)量、卵子質量[4],增加子宮內膜血流,提高子宮內膜容受性,從而提高自然受孕概率[5]。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jīng),為強壯保健要穴,可補益氣血、活血化瘀。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jīng),為足三陰經(jīng)之交會穴,可補脾胃、益肝腎,肝脾腎三經(jīng)氣血充盛,則沖任調達。中極、關元屬任脈,都為足三陰經(jīng)、任脈之交會穴,可補益肝腎、通調沖任、調理下焦。氣海屬任脈,為元氣之海,氣為血帥,可益氣和血。歸來屬足陽明胃經(jīng),可和血調經(jīng),配關元、三陰交治月經(jīng)不調。中脘屬任脈,為胃之募穴、腑之所會,可通調腑氣、調和氣血、調暢氣機?!靶男貎汝P謀”,內關屬手厥陰心包經(jīng),可寧心安神。百會屬督脈,位于巔頂,督脈起于胞宮,上行至巔頂交會于諸陽經(jīng),入絡于腦,可寧心安神、升陽舉陷、固攝胞宮。腎俞屬足太陽膀胱經(jīng),又為腎之背俞穴,可補腎氣,腎氣足則經(jīng)血充。次髎位于骶尾部,鄰近胞宮,內為第2骶神經(jīng)后支通過處,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環(huán)。十七椎屬經(jīng)外奇穴,可治月經(jīng)不調。太溪為足少陰腎經(jīng)之原穴,可補腎調理胞宮,與腎俞同用可補腎氣、滋腎陰。耳穴取穴以調理內分泌為主,輔以情緒睡眠的調節(jié),諸穴共同作用,使全身氣血陰陽調和,沖任調達,調經(jīng)助孕。
本例患者共進行了2階段的針刺聯(lián)合耳穴壓豆治療,第一階段經(jīng)治療后成功受孕,但由于疫情原因未能及時產檢及保胎,最終不幸胎停。行清宮術后,卵巢功能受手術影響遲遲無卵泡生長發(fā)育致月經(jīng)無法來潮。開始第二階段治療后,卵泡逐漸正常生長發(fā)育,內膜開始增殖變厚,但由于手術的影響,內膜厚度最厚只能長到0.7 cm(術前可長到1.0 cm)。第二階段治療5個月后,復查AMH較之前有所上升,且期間行B超檢查顯示竇卵泡數(shù)最多一次達9個(左6右3),最終患者成功受孕。與卓緣圓等[6]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針刺治療可幫助患者恢復月經(jīng)周期和排卵,增加子宮內膜厚度,改善卵巢功能,對DOR是相對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