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羽
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江西南昌 330003)
手術是治療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的主要方式,但該疾病骨折處傷口大并處于開放狀態(tài),易出現感染癥狀,影響手術效果,不利于切口愈合[1-2]。徹底清創(chuàng)是手術治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臨床主要使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傷口,但存在沖洗壓力不足等缺陷,清創(chuàng)效果不甚理想。電動脈沖吸引器沖洗借助脈沖震蕩作用將組織與異物顆粒、細菌微粒等分離,沖洗同時吸走污物,以實現徹底清創(chuàng)的效果[3]。手術室綜合護理將骨科圍手術期護理分為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通過優(yōu)化圍手術期基礎護理,結合以人為本的理念予以患者全面性、綜合性護理干預,從而提升手術質量。本研究探討電動脈沖吸引器沖洗聯合手術室綜合護理在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6例。觀察組男28例,女18例;年齡23~51歲,平均(37.82±3.49)歲;骨折類型,11例肱骨骨折,12例尺橈骨骨折,13例股骨骨折,10例脛腓骨骨折。對照組男30例,女16例;年齡22~53歲,平均(38.20±3.57)歲;骨折類型,14例肱骨骨折,13例尺橈骨骨折,11例股骨骨折,8例脛腓骨骨折。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經CT、X 線等影像學診斷確診,均符合手術指征;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急慢性傳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礙;精神病史;嚴重營養(yǎng)不良。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沖洗方式聯合常規(guī)護理:首先使用肥皂刷刷洗創(chuàng)面周緣與受累肢體相應皮膚,然后選擇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創(chuàng)面,最后行標準外科清創(chuàng)術,并行一期傷口縫合;常規(guī)護理包括術前消毒備皮、身體檢查,術中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術后聯合康復鍛煉等基礎護理。
觀察組采用電動脈沖吸引器沖洗聯合手術室綜合護理。(1)電動脈沖吸引器沖洗:使用善德仕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sds-wlla 型電動脈沖吸引器進行沖洗,按傳統(tǒng)清創(chuàng)操作,按照0.9%氯化鈉注射液、過氧化氫、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活力碘液的順序行垂直沖洗,吸引器距離沖洗面1 cm,最后行標準外科清創(chuàng)術,并行一期傷口縫合。(2)手術室綜合護理:術前向患者發(fā)放健康手冊,一對一手機播放手術流程,詳細講解手術相關知識與注意事項,列舉治療成功病例,強調完成術后康復指導可獲得良好康復效果;術中對皮膚進行消毒處理,確保消毒面積大于手術切口范圍15 cm,提前30 min調節(jié)手術室室溫為25~26 ℃,所有輸注液體接受加溫處理,用毛毯遮蓋患者非術區(qū),使用海綿墊將患肢充分包圍,保持患肢抬高以緩解腫脹,術中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術后每隔30 min 進行一次病房巡視,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心率、脈搏等生命體征,注意觀察患肢恢復情況,使用薄墊抬高患肢,并采用棉被做好患肢保溫工作,按時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狀態(tài),如液體顏色、容量等,若容量瓶中液體已過半,應及時更換,若液體出現血液,立即上報主治醫(yī)師處理,術后6 h 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鼓勵其在床上行被動與主動活動,并逐漸過渡至下床活動。
(1)圍手術期相關指標:記錄兩組手術時間、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2)切口愈合情況:切口愈合良好、無感染癥狀為甲級愈合;切口愈合,未化膿,但有紅腫的炎癥反應為乙級愈合;切口未愈合或切口愈合但有化膿癥狀為丙級愈合。(3)記錄兩組切口感染率。
觀察組手術時間、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圍手術期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圍手術期相關指標比較(±s)
骨折愈合時間(d)觀察組 46 62.94±5.41 7.64±1.55 8.64±2.34 53.82±6.53對照組 46 70.15±6.04 9.61±2.06 11.19±2.48 60.71±7.82 t 6.031 5.183 5.072 4.587 P 0.000 0.000 0.000 0.000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切口愈合時間(d)住院時間(d)
觀察組切口愈合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切口感染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切口愈合效果、切口感染率比較
四肢開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膚及皮下軟組織損傷破裂,骨折端直接或間接與外界相通,臨床采取手術治療可有效減輕疾病癥狀,促進患者骨折愈合[4]。但手術屬于侵入性操作,其會損傷手術周圍組織與肌肉,若術后切口處理不佳還會引起切口周圍微生物繁殖,導致感染癥狀,影響切口愈合,對患者骨折愈合尤為不利[5]。
傳統(tǒng)骨科手術圍手術期護理措施形式單一,較難提升手術質量,對于促進患者術后康復效果不佳。手術室綜合護理在患者圍手術期提供完整、豐富的護理服務,體現手術室護理的人文關懷,進而保障手術質量,加快患者術后康復[6]。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均較短,切口愈合效果較好,切口感染率較低,提示電動脈沖吸引器沖洗聯合手術室綜合護理在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利于降低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發(fā)生率,促進切口與骨折愈合。
四肢開放性骨折端與外界相通,同時存在異物殘留或污染,具有較高的化膿感染風險,因此徹底清創(chuàng)是減少切口感染,促進骨折愈合的關鍵。傳統(tǒng)沖洗方式以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壓力低,創(chuàng)面清潔效果不足。電動脈沖吸引器是一種外科手術清創(chuàng)裝置,其借助脈沖震蕩作用使創(chuàng)面污物與組織脫落,然后通過泵力擠壓無菌水管,使清洗液在固定壓力下對創(chuàng)面污物進行沖洗,可有效降低沖洗液用量,并縮短清洗時間,進而徹底清洗創(chuàng)面,降低切口感染風險,加快切口愈合。電動脈沖吸引器還可將隱藏于組織間隙中的淤血塊和松散組織間的碎屑沖出,具有異物殘留少、無死角等優(yōu)勢;其脈沖水流具有減壓期與增壓期,松動創(chuàng)面異物的同時有利于創(chuàng)面清洗,從而最大限度清洗創(chuàng)面,降低切口感染風險,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綜上所述,電動脈沖吸引器沖洗聯合手術室綜合護理可有效增強四肢開放性骨折患者創(chuàng)面清創(chuàng)效果,降低切口感染風險,促進患者術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