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qū)鳳翔實驗學校 官學龍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整本書的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教學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初中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可以有效地拓寬語文學習范圍,開闊文學名著的閱讀視野,積累文學知識,在文學名著的推動下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同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學名著,能夠促進學生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因此,如何提升初中文學整本書閱讀的效率質(zhì)量,突破現(xiàn)階段的文學閱讀困境,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師面臨的教學問題之一。
文學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交流,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文學書本之間的交流效果較差。出現(xiàn)這種閱讀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其他課業(yè)壓力大,初中學科教學占據(jù)了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因此,在閱讀中很多學生都會采取“走馬觀花式”的方式,無法與文學作品產(chǎn)生心與心的交流。另一方面,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文學名著閱讀的考查方式主要是看學生能否掌握一些教師概括的重點知識,這就導致文學整本書閱讀教學只是流于表面,學校無法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急功近利,不能真正享受文學名著的閱讀。
文學名著都是經(jīng)過了時間的沉淀與洗禮之后被保留下來的智慧結晶,蘊含了優(yōu)秀的文化與豐富的思想情感。特別是一些傳統(tǒng)的文學名著,隨著語言與社會的發(fā)展,一些經(jīng)典文學名著中的語言與當代的語言習慣不符,導致學生對文學名著的理解不夠透徹,甚至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例如,學生在閱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的時候,很多同學在閱讀到第一篇《狗貓鼠》時就無法理解其中復雜的內(nèi)容;還有一些同學在閱讀《西游記》時,雖然很多故事情節(jié)同學們都很熟悉,但是由于原著使用的語言是古白話,同學們對古代文學名著閱讀興趣不高。正是由于部分文學名著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隔閡,學生無法真正地沉浸到文學閱讀中。
在閱讀的過程中,作為獨立的閱讀個體,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仍有缺陷,所以在進行文學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因此,在這個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自身閱讀能力以及指導的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部分初中語文教師由于個人閱讀視野的限制,無法與文學名著進行對話,不能夠真正體會文學文本背后的思想情感,在指導學生進行文學名著閱讀的過程中,由于教師自身閱讀分析能力的缺失,對學生的閱讀引導不到位,學生無法進行深度的文學名著閱讀。
初中語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學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文學整本書閱讀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根據(jù)教學要求來合理調(diào)整教學計劃,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選擇一些難度適宜的文學著作,做好閱讀引導,通過背景故事、相關的影視作品等多種手段去引導學生進行文學閱讀,激發(fā)學生對文學整本書閱讀的興趣。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時,教師可以在相關的電視劇或者電影中挑選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情節(jié),比如,通過草船借箭的故事來作為閱讀引導,在上課之前通過選取相關的視頻,以講故事的方式來向學生介紹草船借箭的故事情節(jié),并對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以及他們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詳細的講解,在逐步引導的過程中,讓同學們對故事中周瑜與諸葛亮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采用角色扮演閱讀的方式,讓同學們?nèi)グ缪莨适轮械娜宋镄蜗筮M行閱讀,這樣能夠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增強同學們的語文閱讀自信心。另一方面,在講解完草船借箭這一著名章節(jié)的內(nèi)容之后,教師還可以通過桃園三結義、赤壁之戰(zhàn)等這些著名的故事情節(jié)來激發(fā)學生對整本文學名著的閱讀興趣,讓同學們能夠堅持閱讀完整本《三國演義》。
文學名著的內(nèi)容較多、故事情節(jié)復雜、閱讀量很大,在日常的教學課堂中無法讓學生全部完成整本文學名著的閱讀,特別是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無法很好地完成長篇的文學名著閱讀。而且他們的閱讀分析能力較弱、閱讀技巧的不完善以及閱讀習慣較差,使得初中文學整本書閱讀教學陷入困境。故而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要注重閱讀方法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將一些完善的閱讀技巧傳授給學生,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激發(fā)閱讀興趣。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教師可以先將整本名著的閱讀分解為三個階段。首先,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求同學們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以及寫作背景等內(nèi)容進行預習。其次,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部分進行全面的分析,以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fā)背景以及內(nèi)容為引導,對書中保爾、冬妮婭及維克多等人的性格特征進行介紹,并對整篇文章的思想情感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引導學生自行閱讀,在課堂上互相交流閱讀技巧,加深對文學名著的理解。最后在課堂完成后,教師要將剩余的閱讀部分以任務的形式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在后續(xù)的閱讀中對出現(xiàn)的人物形象、重點故事情節(jié)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在整本名著閱讀的過程中梳理故事情節(jié)以及線索,在閱讀完成之后,寫一份自己的讀后感。因此,對于初中文學整本書閱讀來說,良好的閱讀方法以及閱讀習慣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文學閱讀習慣。
初中學生處于一個心理成長的關鍵階段,他們的自尊心較強,在日常教學中很注重教師的評價。因此,在初中文學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正確的評價方式,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不能單純地以學生的閱讀量作為評價學生閱讀情況的標準,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推動初中文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發(fā)展。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水滸傳》時,很多同學通過日常的影視作品對書中一些人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對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以及整本書背后的思想都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在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閱讀狀況及閱讀能力,根據(jù)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閱讀評價機制。對同學們耳熟能詳?shù)娜宋?,如宋江、武松、魯智深等,教師可以選擇讓同學們進行講解,從中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在學生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肯定,對學生講解的不足之處進行補充。對書中一些學生不熟悉的故事以及人物的講解,教師可以先進行簡單的介紹,再鼓勵同學們完成《水滸傳》的整本書閱讀。由此,對初中文學整本書的閱讀教學,教師通過引入完善的評價機制,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信,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熱情。
初中學生的個性特征較為鮮明,他們對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對同一本文學名著也會有著不同的理解與認識。學生在進行文學名著的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其本身的認知與情緒會影響到他們對文學名著的理解。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通過分享閱讀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文學名著,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引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駱駝祥子》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經(jīng)典的故事情節(jié)來進行講解,首先將班內(nèi)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每一個小組成員將自己對書中祥子的認知與看法寫下來。其次,鼓勵一些性格安靜、不善于表達的學生將自己書寫的內(nèi)容朗讀給其他的同學,與其他同學共同分享自己對文學名著的認知。最后,教師要對敢于表達的同學進行肯定與鼓勵,對同學們的總結進行補充,加深同學們對文學名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