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直門中學 徐立榮
在信息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的教育模式步入了千萬個課堂。“一所學校、一位老師、一間教室”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開始逐漸與“一個教育專用網(wǎng)、一部移動終端,幾百萬學生,學校任你挑、老師由你選”的“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模式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大學MOOC、翻轉課堂、交互式學習、SPOC 等新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恰當且充分應用網(wǎng)絡技術支持,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學方式變革的必然,也必然會帶來師生教與學水平的促進提升和能力發(fā)展,帶動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成為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移動智能終端可為師生搜索相關知識點、課前自學、課中交流討論、規(guī)劃學習時間、課堂檢測等方面而提供資源和便捷的搜索途徑,從而滿足輔助教學的需要。把移動智能終端引入課堂,真正將學生作為課堂和學習的主體,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了對教學工具的革新以外,還需要開發(fā)一套與之適應的新型教學模式。因此,在將移動智能終端投入真實的教學前,需要對平板電腦在不同學科的使用情況、不同學生的使用需求等進行研究與分析,開展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移動智能終端教學模式的新探討,而不僅僅停留在對工具的介紹層面。
為此,我校將Pad 引入語文課堂,輔助課堂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目前,在課題實施階段,我們共進行了6 次Pad 教學與語文課堂結合的實踐,教學內容涵蓋古詩文閱讀、寫作、基礎知識和名著閱讀。每一次課堂中都貫穿著Pad 教學方法的運用,有課前的準備,如閱讀資料的推送、課堂游戲題庫;有課中的實施,如對閱讀材料的圈畫、思考題答案的呈現(xiàn);也有課后的反饋,如課后作業(yè)的拍照上傳;等等。
通過實踐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利用Pad 輔助中學語文課堂有諸多優(yōu)勢,具體如下。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是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品質、文化傳承與理解、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建,其對于文化傳承和審美鑒賞的關注度高于以往,部編課本中也由此增加了古詩文閱讀的篇幅。然而對于當今的學生來說,古詩文閱讀和理解的難度往往非常之高。這不僅是因為學生缺乏古文素養(yǎng),更是因為古文中所描寫的事物、場景和情境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來說久遠而陌生。而Pad 以其集聲、色、畫于一體的優(yōu)勢,可高度還原中國古詩文富有音樂美、畫面美及書畫結合的特征,為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的視聽體驗。
在期中考試試卷評講課上,教師要求學生們在課前自己用Pad 出題,課上進行一次“一站到底”式的現(xiàn)場比賽。有的學生給出一段音樂,要求猜詩名;有的學生出示一幅畫,要求說出相應的詩句;還有學生展示自己的書畫作品。大家都開動腦筋,競相搶答,活動結束后仍回味無窮。這樣簡單有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一瞬間體味到什么是詩詞入樂,什么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相信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們會自覺地打通感官,從流行音樂和繪畫等角度對古詩文進行深入的理解與體悟。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p>
作為一種特殊的載體,古人設帳授徒,以個別傳授為主?!墩撜Z》可以說是個性化教育的典型實錄,孔子就曾提倡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鼓勵有不同個性的學生獨立思考。班級授課制有同步化和集體化的局限,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Pad 已經(jīng)應用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也滲透到教育的各個層面。Pad 作為一種特殊的載體,學習資源廣泛性和學習方式便捷性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起著很大的輔助作用?;跀?shù)字技術的Pad 教學,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平臺,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個性化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初中階段的孩子在學習能力和學習表現(xiàn)上會有所差異,這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面對的事實。傳統(tǒng)的課堂中,教師只能以適中的速度講授知識,這就導致一些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吃不飽”,而另一些成績差的孩子“吃不下”。久而久之,成績好的孩子會覺得語文課沒有挑戰(zhàn)力,產(chǎn)生厭倦情緒,而成績差的孩子也由于跟不上而逐漸放棄努力。
Pad 的引入對改善這一情況有明顯的效果。在學生討論一些有深度的問題時,比如,對《大學》中“誠意”“正心”“修身”的理解,教師們會根據(jù)學生們所遇困難的情況,適時推送不同的素材。這樣他們就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和素材中的觀點結合起來,完善認識,形成屬于自己的理解。如此一來,每個學生都覺得自己有所收獲。
同樣,Pad 輔導下的個性化的分層教學也可以運用到布置作業(yè)、課堂小測驗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在自己學習能力范圍之內自由地向上發(fā)展。
利用Pad 輔助語文教學之后,教師和學生都明顯感到課堂上積極思考和發(fā)言的人更多了。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一個教師往往面對著幾十個孩子,教師不可能做到在一堂課上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而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興趣、自覺性等都有所不同,總會出現(xiàn)鉆空子的情況。尤其是在小組討論和自由發(fā)言環(huán)節(jié),老師最終只能了解到那些站起來分享答案的學生的掌握情況,而對其他人是否跟著小組一起思考討論、是否有困難等都無從得知。
在Pad 引入語文課堂之后,教師可及時了解到每一位學生的大體課堂參與情況。對于需要獨立完成的課堂作業(yè),比如,《西游記》閱讀課中對重點字詞的圈畫,填寫孫悟空在《西游記》中不同時期的不同稱謂;《談讀書》一課中的句子排序,教師可以在Pad 上實時監(jiān)測每一位學生的進展動態(tài)。對于一些手寫作業(yè),教師也可要求學生做完后拍照上傳。
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有力督促一些因思想懶惰而鉆空子的學生,提高課堂的參與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下一步的教學提供有力參考。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多元見解,不排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節(jié)外生枝”。在Pad 課堂上,學生不再是唯唯諾諾、亦步亦趨、小心翼翼。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吸引著每一個學生進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靈的交互,學生的思緒得以飛揚,靈感得以激發(fā),智慧得以生長。
快樂學習是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教學理念。初中的孩子處于過渡階段,既保持著一部分活潑愛動的天性,又同時開始面臨學業(yè)和考試的壓力。因此,在語文課堂中,若能加入一些活潑有趣的元素,會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Pad 具有豐富多樣的功能,既可以進行投票、統(tǒng)計、搶答、小組競賽,也可以作畫、錄音、錄像。在古詩詞復習階段,學生自己出題、全班分組搶答的方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也能營造激烈活躍的課堂氛圍。在《蟬》的寫作課上,學生們對比閱讀素材,并投票選出素材中存在的問題,增強了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趣味性。
語文學習中有很多零零碎碎的基礎知識,這部分內容多需要機械性學習。以往死記硬背的方式不僅讓學生產(chǎn)生反感畏難情緒,還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但是結合Pad 教學以后,教師可對這些基礎知識開展多樣的學習和復習方式,調節(jié)課堂氛圍,帶領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鞏固所學內容。比如,可定期開展知識競答活動,競答內容可涵蓋從語音、字形、詞語到詩詞背誦、文學常識等各方面。久而久之,班級就會形成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競答小題庫。學生們不僅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間、課前,甚至在組織校級活動時使用。
總之,語文課堂應該有情緒的起伏變化。有時需要學生們沉著冷靜地深入思考,有時也需要輕松愉快地快樂學習。Pad 的多樣性功能正好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方式提升語文課堂的趣味性:Pad 能為語文教學提供豐富多彩的視聽體驗,幫助學生理解生澀難懂的古詩文和和其他閱讀材料,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利用Pad 還能更方便地實行分層教學,個性化地為學生推送學習材料、布置作業(yè)等,定制適合每個學生發(fā)展的學習方案;同時,Pad還能以及時反饋的功能提高課堂參與度,盡可能地保證更多地孩子參與課堂思考和討論;最后,Pad 還有很多新鮮獨特的功能,能為課堂提供多樣的學習形式,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