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旋
(上海市現(xiàn)代流通學校,上海 200444)
中等職業(yè)教育是我國現(xiàn)行職業(yè)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團隊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在當前的中職計算機課程中,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理論灌輸式的講解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習興趣不足。由此可見,創(chuàng)新計算機課程教育教學形式,深化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是很有必要的。
在當前的中職計算機課程開展過程中,很多教師教學重點僅僅局限于教材內容當中,知識講解也只是對教材理論知識和相關案例進行復述。實際上,中職計算機課程重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必要的邏輯思維,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對課程內容進行趣味化的設計,會導致學生覺得課程內容枯燥乏味,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當前,很多中職院校對計算機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在計算機實訓課程的實踐安排上相對較少,很多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發(fā)展。特別是很多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師會將基礎理論課程集中在學生入學的前兩個學期進行講述,在后面的時間里指導學生進行課程實踐。這種課程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理論學習與課程實踐相分離,導致課程教學質量不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好。
中職計算機課程設計的內容較為廣泛,知識點碎片化、理論化的特點,學生對抽象的理論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我們在應用項目教學法的過程中要提前設計課程教學目標,對課程內容涉及的計算機知識點進行刪減或者增添。此外,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個人學習能力,提前與學生進行溝通,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項目內容,讓學生在參與項目學習的過程中有足夠的發(fā)言權,提高學生在項目制定過程中的積極性。學生在參與項目教學的過程中會提出一系列的問題,教師要形成針對性的解答。在實際的工作過程,制定項目計劃一般都是由領導帶領員工進行的。那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開展項目學習,教師扮演領導的角色,為學生創(chuàng)設職場情境,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工作要求,并與學生反復磋商項目內容,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還有利于學生了解今后的工作流程,對不同計算機軟件的不同功能形成了解與應用。
當前應用的計算機基礎軟件經過數十年的發(fā)展,具備許多強大的功能,這些多樣性的功能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學生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不知道如何下手解決。這是因為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對軟件的功能理解不到位,而很多教師難以形成針對性的課程教學活動。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可以應用項目教學法,對學生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針對項目中比較難的問題進行合作解決。在這樣的項目教學方式下,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項目完成過程中學習到新的技能,彌補自身知識儲備上的不足,提高學生對軟件的熟練應用程度。以筆者的課程教學活動為例,我在指導學生學習《視頻剪輯》的相關課程知識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剪輯軟件應用能力,將學生劃分成了5 人一組的學習小組,指導每個小組對自己喜歡的電影進行視頻剪輯,制作成視頻花絮。由于這一項目的復雜程度較高,無論是剪輯本身,還是素材的尋找、音樂的剪輯等等,每個小學的成員都會在此過程中共同探討項目的完成方法,除了在小組內部進行信息交換之外,還主動利用網絡資源開展自主學習活動。通過這樣的課程教學形式,有效加深了學生對剪輯知識的理解與應用,這節(jié)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項目評價的設計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項目的實施重在讓學生參與整個過程,突出體驗感、動手性,所以結果應適當看輕。因此,教師應注重對項目實施過程的評價,依據學生參與項目的狀態(tài)、設計情況、調試效果以及安裝等內容。在學生完成相關任務之后,讓他們進行自評與組內互評,使學生多角度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相互之間取長補短,樹立他們學習計算機課程知識的自信心。
結語:綜上,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關乎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我們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轉變傳統(tǒng)的“理論講述+重點演練”的課程教學模式,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下為學生設計不同的課程學習任務,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從而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為學生今后的就業(yè)、擇業(yè)道路奠定技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