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陜西省志丹縣保安小學,陜西 延安 717500)
有些東西是孩子從來都不想去接觸的,其實老師不用擔心,只要用對方法,找出孩子沒有興趣的原因,對癥下藥,就能重拾他們的學習興趣了。
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zhì)不同,對于新事物的學習持久度也不一樣,所以怎樣維持孩子的學習興趣時常讓老師頭疼,總是弄不明白他到底喜歡什么,其實老師不妨多嘗試幾種不一樣的方式,就能發(fā)現(xiàn)孩子最喜歡的是哪一種了。
但是如果孩子強烈抗拒某些事物,例如不寫作業(yè)和練習或?qū)W習了一段時間之后都拒絕參與,老師和家長要告訴學生:任何人都要讀書,讀書是通往世界和幸福的一條路,每個人都要讀書。過一段時間再鼓勵看看,或許情況就會不一樣了。
其實老師鼓勵孩子學習的方法有很多種,根據(jù)我多年的從教經(jīng)驗,以下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用手部動作、言語的方式來鼓勵孩子的表現(xiàn),例如拍手或贊美,但是一定要具體的讓孩子知道他們好在哪里,例如說:“小朋友,從今天起,你作業(yè)寫的很認真。”
可以用獎勵小禮物這樣具體的物質(zhì)的方式來鼓勵孩子,只要是他們表現(xiàn)得好就給一樣,讓孩子感受到真真切切的鼓勵,但是不能毫無節(jié)制的給予,讓孩子對于物質(zhì)需要有一定的認知與判斷。
可以用有可愛圖案的小刻章、漫畫小貼紙等獎勵,讓小朋友知道他們自己表現(xiàn)得很好,可以試著列一張一星期的表格,以此記錄每天的表現(xiàn)情況,得到的小獎勵愈多,表示表現(xiàn)得愈好。但同時獎勵機制設立好了,那必然需要懲罰的機制,不打不罵不吼叫,讓孩子知道做這件事的后果。同時在后期可以慢慢減少使用,讓孩子忘記可以得到章或貼紙時也會去做喔!
每一位老師都希望孩子成為自己眼中的好孩子,但是孩子的表現(xiàn)或者是他的一舉一動有時并不是讓我們很滿意,所以我們先試著耐住性子,一樣一樣地來發(fā)掘孩子喜歡的活動,但其實無論如何,順其自然,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是最重要的。
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喜歡閱讀,可以用一些具體內(nèi)容來鼓勵,譬如用一張表來跟孩子說:“你今天讀了幾篇故事,就有幾張貼紙喔!”
對于一二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和他一起閱讀,或者說故事給他聽,但說故事時聲調(diào)一定要夸張,要有抑揚頓挫,孩子才會覺得好玩,而不是用平淡的聲音,小朋友一下就會跑掉了。
或者可以分別來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或是帶他們?nèi)タ磁c書中有關的兒童劇,使其對內(nèi)容熟悉,自然而然會喜歡閱讀啦。當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你想要去培養(yǎng)他的閱讀習慣,其實可以這樣,陪著孩子讀書,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書或者專業(yè)書去閱讀,讓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在學習、閱讀,這樣既是給了孩子一種榜樣式的效應,也是給予孩子動力去學習。
平常帶孩子做一些手工,例如剪紙、畫畫、小樂高等等,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亦可以讓孩子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不斷被激發(fā),從而讓孩子的大腦發(fā)育更加的全面。其實最好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就是做家務,可以給孩子分配一些家務事,一定是孩子可以去做的,讓孩子在做家務中體會爸爸媽媽的不容易,鍛煉孩子的手眼腦協(xié)調(diào)。
周末家長多帶孩子去戶外。大部分的孩子喜歡跑跑跳跳的,所以可以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及手腳協(xié)調(diào),還可以透過各種親子游戲,讓彼此的關系更密切,對于置身在大都會的孩子來說,呼吸新鮮空氣,看看山、看看海,對于所有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從小孩開始,就可以買一些益智玩具讓孩子玩,讓他們想辦法了解玩具的玩法,例如積木、拼圖、串珠子、走迷宮之類的,不但可以讓他們多動動腦,還可以培養(yǎng)耐心及邏輯概念。再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學下象棋、跳棋了,這種非學術(shù)性的活動,可以讓他們對課堂上的事情也變得有耐心。
孩子在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真正的興趣,家長可以讓他們多方面地嘗試,一定要多給他們學習的機會,所謂“多元智能”就是要多元地發(fā)掘孩子的潛能,不只是語言、不只是數(shù)理,尊重他們的選擇,使他們盡情地發(fā)揮,孩子會有多元無限的發(fā)展機會,只要對于有興趣的東西,他們一定會發(fā)揮得更好。但是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對于某些事情沒有興趣時,也不需太緊張,不用一直強調(diào)這件事情,可以先停一下,或許只是恰巧遇到孩子當時情緒不好、不想學而已,也許過一陣子他就會喜歡了呢!孩子愈大,體驗愈多,對于事情的感受也會愈深,對于學習當然就更有興趣了!
總之,興趣是孩子學習的最好老師。只要孩子的興趣被激發(fā)出來,孩子的學習自然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