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梅 曾小燕 藍水秀
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實施分級心理護理模式對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間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兩組,即對照組(n=30)與分級心理組(n=30)。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分級心理組采用分級心理護理模式。統(tǒng)計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SDS評分。結果:與對照組相比,分級心理組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的數(shù)值水平明顯更低(P<0.05)。結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通過分級心理護理模式的合理實施,可以讓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改善。并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升護理質量,臨床意義顯著。
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睡眠質量;分級心理護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1--0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常見且多發(fā)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之一,主要以惡心、嘔吐、上腹脹痛、噯氣、食欲不振等為臨床表現(xiàn)。由于該病患病時間長,而且經過有效、科學、合理治療后,極易復發(fā),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誘發(fā)功能性消化不良因素有很多,其中心理因素占據主導作用。近些年來,諸多研究資料顯示。本文旨在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實施分級心理護理模式對睡眠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間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法將其分為兩組,即對照組(n=30)與分級心理組(n=30)。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6-71歲,平均為(44.60±5.28)歲。分級心理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28-70歲,平均為(45.17±5.06)歲。對比兩組病歷資料,差異無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如藥物護理、飲食護理、出院指導等。分級心理組采用分級心理護理模式,可分為:①三級心理護理:(1)標準:SAS和SDS評分均<40分,PSQI評分 <7分;無明顯焦慮、抑郁、睡眠障礙癥狀。(2)護理方法:常規(guī)心理護理的基礎上,做好共性護理。每周1次短信或微信聯(lián)系,及時掌握患者的各種信息,根據相關信息和心理變化,做好每周 1 次的個性化心理隨訪;指導患者做好情緒管理,堅持每日運動鍛煉,經常參加社會活動,以減少負性情緒的出現(xiàn),提升睡眠質量。② 二級心理護理:(1)標準:SAS或SDS任何一項評分在40~60分,PSQI評分7~15分,并結合臨床癥狀:有焦慮、抑郁情緒或是睡眠質量問題。(2)護理方法:在三級心理護理的基礎上,由團隊心理醫(yī)生動態(tài)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相關量表中的評測結果,進一步了解導致患者心理狀況的可能原因,及時給予干預,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導方法。指導患者每周1次來院復查,保證面對面交流時間,必要時為其預約心理醫(yī)生進步診治。③ 一級心理護理:(1)標準:SAS或SDS任何一項評分>60分,或PSQI得分>15分,并結合臨床癥狀,患者有明顯焦慮、抑郁情緒,嚴重失眠。(2)護理方法:在二級心理護理的基礎上指定專人護理,定期安排心理專家就診;緊急處理患者當前問題,有自殺傾向患者,護士與團隊心理醫(yī)生密切溝通,與家屬共同干預,防止意外發(fā)生。每日與患者電話溝通,注意傾聽,運用積極性語言,給予患者暗示,如疾病是可以治療的;危機緩解后可改為二級心理護理,并繼續(xù)跟蹤隨訪。
1.3觀察指標
(1)統(tǒng)計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SDS評分。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數(shù)據完成對比、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以X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shù)據結果差異對比明顯。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SDS評分
與對照組相比,分級心理組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的數(shù)值水平明顯更低(P<0.05)。詳細數(shù)據見表1。
3.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會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及睡眠質量。目前臨床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逐漸深入,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fā)生可能與環(huán)境因素、社會因素、心理因素、胃腸運動協(xié)調紊亂、胃底容積受舒張障礙等存在關聯(lián)。通過有效的護理,控制病情影響因素,可改善患者的預后。分級心理護理最早是由尼科爾斯提出的心理護理層次劃分理論,即:第一水平是察覺、第二水平是干預、第三水平是心理治療,是指根據患者心理特征確定心理干預等級,不同等級的干預內容和重點各不相同,從而為患者提供更為個性化的心理護理。
本次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分級心理組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的數(shù)值水平明顯更低(P<0.05)。結果表明,在臨床工作中實施分級心理護理的理念和程序是可行的,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通過分級心理護理模式的合理實施,可以讓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改善。并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升護理質量,臨床意義顯著。
參考文獻:
[1]何倩燕, 姚海燕. 中醫(yī)護理對肺癌晚期患者疼痛控制,睡眠質量及消化系統(tǒng)癥狀的作用探討[J]. 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8,29(A01):161-162.
[2]俞曉青, 包曉萍, 王青平,等. 不同中醫(yī)證型藥膳干預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9, 017(003):483-486.
[3]董軍梅. 梅花灸配合心理干預對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癥患者睡眠質量及負面情緒的影響[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8, v.27(16):107-110.
[4]楊玲玲, 王斌, 王樹華. 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對食管癌化療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 中國臨床研究, 2018, 31(08):1140-1142.
項目名稱:贛州市指導性科技計劃項目
項目編號:GZ2020ZSF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