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化學知識較抽象、注重邏輯性與微觀性,較難理解。對于新情境下的化學問題,學生一般較難實現(xiàn)知識的順利遷移。在日常教學中,應注重情境教學,實驗教學,模型教學,形象直觀,便于學生理解。
關鍵詞:乙酸、情境教學、實驗探究、模型拼接
情境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中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一些生動形象,具有一定色彩的活動場景,如:實驗演示、生活情境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選自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專題8 第二單元《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的第二課時。從教材編排看,將乙酸放在乙醇后學習,學生更易理解官能團決定性質,以及原子團之間會相互影響的觀念。在講述乙酸的過程中,教材從生活中的食醋著手,形象直觀,在探究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應時,以實驗展開,增加了趣味性。本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較簡單,但乙酸是簡單的有機酸,為后續(xù)學習酸類這一類有機物的性質鋪墊。
(2)學情分析
從知識結構上看,由于乙酸就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學生可以從生活中有所感知,較容易理解。同時,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烴及烴的衍生物的概念,不難理解乙酸的分子結構。并且,在學習乙醇時,學生對官能團決定性質有了更深的理解,具備了學習有機物相關知識的方法。
本節(jié)課主要以實驗展開,學生在前期的學習中,具備了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但是,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歸納推理能力較弱。
二、教學目標分析
(1)教學目標:了解乙酸、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質和分子結構;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應;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歸納、分析能力。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乙酸的酸性及酯化反應。
教學難點:乙酸的酸性強弱,酯化反應的機理及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三、教學過程
(師)從生活情境引入:杜康發(fā)明了酒,杜康的兒子黑塔無意中發(fā)明了醋,隨著人們需求的增多,不同類型的醋涌入市場:酸味十足的陳醋,家喻戶曉的鎮(zhèn)江香醋,這些醋的主要成分都是醋酸,也就是乙酸,我們這節(jié)課就一起學習乙酸的相關知識。
(師)乙酸有哪些物理性質呢?請同學們觀察、聞一聞,總結。
(生)無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易揮發(fā)。
(師)那乙酸的溶解性呢,與水互溶嗎,與酒精互溶嗎?
(生)與水、酒精都互溶
(師)乙酸的熔沸點較低,沸點為16.6℃,低于16.6℃時,會結成像冰一樣的固體,因此,又將其稱為“冰醋酸”。冰醋酸是純凈物嗎?
(生)是純凈物,是乙酸的固態(tài)。
(師)現(xiàn)在,我們將視野放大放大再放大,微觀上的乙酸分子是怎樣的呢?在同學們的桌子上,都放了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請同學們根據(jù)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寫出乙酸分子的分子式、結構式。
(生6)黑板板演。
(師)展示ppt,核對,強調(diào)官能團-----羧基,書寫結構簡式。
(師)結構決定性質,含有羧基的乙酸,它可能具有哪些性質呢?乙酸,顧名思義,可能會有?
(生)酸性。
(師)如何驗證它具有酸性呢,請同學們根據(jù)老師提供的藥品,四人一組,討論。
(生)匯報討論結果,并通過動手做實驗,驗證確實具有酸性,且酸性大于碳酸酸性。
(師)那乙酸是強酸嗎?
(生)不是,必修一學過,它是弱酸。
(師)能否用實驗驗證呢?
(生)可通過測量0.1mol/L的鹽酸和醋酸的pH值。
(師)演示測量,投影在屏幕中,讀出兩種酸的pH值大小,證明乙酸是弱酸,那乙酸是幾元弱酸呢?
(師)觀察乙酸的結構式,烴基是不能電離出氫離子的,能電離出氫離子的是羧基,電離出一個氫離子,所以乙酸是一元弱酸,板演電離方程式。
(師)聯(lián)系生活,利用乙酸的酸性,除水垢。
(師)同學們知道,怎樣將魚做的可口,香味十足嗎?廚師通常會加些料酒和醋。料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在這個過程中,乙醇和乙酸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
(演示實驗)制備乙酸乙酯
(實驗過程中,邊做邊講解,邊問邊答)藥品滴加順序、碎瓷片的作用,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滴幾滴酚酞,導管不插入等。
(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師)總結分析實驗現(xiàn)象、結果。飽和碳酸鈉有什么作用呢?
(生8)吸收揮發(fā)出的乙酸
(師)(ppt) 各物質的熔沸點
(生16)吸收乙醇
(師)除了吸收乙醇、乙酸外,還有其他作用嗎,可以換成其他物質嗎,比如水?
(生)不行
(師)飽和碳酸鈉在這里,還起著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乙酸乙酯析出的作用。
(師)所以,為什么導管不插入液面以下呢?
(生)防倒吸
(師)如何從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分離出乙酸乙酯?
(生)分液
(師)從微觀上看,乙醇和乙酸分子是如何斷鍵、成鍵的呢?請同學們根據(jù)提供的乙醇、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搭出可能的斷鍵、成鍵情況。
(生)動手拼接,展示形成的乙酸乙酯的球棍模型。
(師)ppt展示,講解,通過同位素標記法,展示反應原理----酸脫羥基,醇脫氫。
(師)小結。
(生)練一練:書寫CH3CH2COOH與CH3CH2OH、OHCH2CH2OH與HOOCCOOH的反應方程式。
(師)聯(lián)系生活,乙酸的用途無“醋”不在,可用作有機化工原料、生產(chǎn)農(nóng)藥、醫(yī)藥,用于生活中除垢、做調(diào)味品。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從生活中常見的調(diào)味品---醋導入,形象直觀,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主要圍繞乙酸的物理性質、結構、化學性質展開。在介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應時,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利用乙酸的酸性除垢及糖醋魚的做法,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對于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酯化反應的原理,讓學生動手搭建模型,思考乙醇、乙酸分子的斷鍵、成鍵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酯化反應的過程有更深的理解,更清楚反應的原理。但是,本節(jié)課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在課堂導入上,是否能夠更生動些,教學設計能否進一步完善,是否有其他值得思考的問題與學生一起探討。
參考文獻:
[1] 黃秀娟 陳迪妹 高中化學“情境·模型”教學模式的實例研究 [J].教學研究2017(11).
[2] 董曉晴 關于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 2016 (21): 46-47.
[3] 胡珺晶 高一化學主題式教學的實踐研究[J].課堂教學研究 2018(11).
作者簡介:
姓名:朱樂樂,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安徽宿州,職稱:中小學二級,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常熟市海虞中學,研究方向:化學老師,單位:江蘇省常熟市,郵編: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