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雯
[摘要] 戲劇教學有助于豐富小學英語教學活動。將戲劇教學策略運用到英語教學中,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英語課堂教學實效。結合譯林版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主題式的文化背景,通過創(chuàng)設語境、問題引領、表演評價,有意識地串聯(lián)戲劇教學策略,結果表明這樣的教學更靈活,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將小學英語教材和教育戲劇深度結合起來。
[關鍵詞] 小學英語;戲劇表演;情境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教師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真實語境下運用語言的機會,并使學生通過體驗、參與、實踐、探究及合作等方式,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戲劇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從表演中發(fā)現(xiàn)學習英語的樂趣,從各種情境中習得和運用知識。本文將戲劇表演有效運用到小學英語情境教學中,對表演教學進行有針對性研究,探索出比較完善的表演教學模式和評價機制。
一、融入表演教學的有效戲劇元素
小學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情境教學可以彌補非母語國家學生缺乏語言學習環(huán)境這一缺點,能為學生提供高效獲取英語知識和技能的課堂環(huán)境。戲劇教學則擁有較強的實踐性,讓學生在劇情中理解各角色特點,加強英語的操練,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實際上,戲劇教學包含音樂、美術、文學、舞蹈等多種形式,是一種綜合的藝術。此外,還有一些對物質條件和專業(yè)水平要求比較高的戲劇形式,但不是所有的戲劇形式都適合于小學英語課堂。
在課堂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表情、動作、角色、道具、劇本等戲劇形式往往可以充分融入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節(jié),形成形式多樣、帶有戲劇色彩的課堂表演,給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添加趣味性。
表情。戲劇教學認為在臺上最有力的溝通方式是用眼神交流,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在表演教學中,適時引導學生用眼神說話,并與面部表情自然結合,就能生動地進行表演。
動作。戲劇動作首先具有直觀性。戲劇正是借助動作這種手段,將人物的行動、事件以及矛盾沖突的發(fā)展直觀地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課堂表演環(huán)節(jié)也一樣,教師指導學生自己思考動作內容,展示所要表達的內容,同時可以預設一些動作,讓學生參與到情節(jié)中。
角色。角色是表演環(huán)節(jié)展示的前提,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角色分配一般都在現(xiàn)場小組合作的時候產生。在角色分配方式上,除了讓學生自主報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或教師指定外,還可以用抽取身份牌和象征身份的道具、警察帽子、動物頭飾等有趣的方式進行角色分配。
道具。教室上課受到場地等條件限制,教師不可能準備齊全的表演道具。戲劇教學認為上課的時候,一張紙就是一個道具,一個茶杯、一張課桌、一個凳子可以搭成一個舞臺,教師應放手讓孩子去想象、動手和創(chuàng)造一些簡單的教具,并充分利用身邊的物品作為道具。
劇本。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原有的故事,加上自己合情合理的想象,增加故事發(fā)展的起伏變化或者對表演對話臺詞進行創(chuàng)編、潤色,引起觀者的共鳴與反思。劇本的創(chuàng)編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小學生的創(chuàng)編不宜復雜、煩瑣,教師應創(chuàng)設一些情節(jié)、情境,引導孩子聯(lián)系他們的實際生活去思考和創(chuàng)作。
二、滲透戲劇表演教學的基本范式
英語情境表演,恰好為學生提供了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英語以及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英語的平臺。可是在真實的英語教學中,有教師對情境表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缺乏規(guī)范,表演走過場,缺少表情、動作、體驗、合作等過程,沒有道具、情境或合適的評價機制,致使情境表演無法發(fā)揮出有效的教學作用。本文結合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一文,從全景式戲劇元素呈現(xiàn)、多樣化戲劇元素理解、角色化戲劇展示、多元化戲劇評價四個方面具體詮釋如何在課文教學中運用戲劇教學。
(一)全景式戲劇元素呈現(xiàn)
第一階段:在表演新故事前,教師通過圖片、視頻、游戲、歌曲等交代故事的背景,幫助學生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jié)發(fā)展的過程,對故事的各元素作全景式展現(xiàn)。熱身環(huán)節(jié)還可以創(chuàng)設輕松的語言氛圍,調動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進入故事發(fā)生的情境,為下一個階段理解故事做鋪墊。
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king.
T:Look at the pictures. What differences can you find?
Ss:The king is wearing different beautiful clothes.
T:You are right. So how does the king feel?Please show us how happy he is.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圖片環(huán)游的方式,展示皇帝不同的服裝,交代皇帝喜歡新衣服的背景,為下文的發(fā)展鋪墊,同時學生配合服裝道具進行戲劇表演。
(二)多樣化戲劇元素理解
第二階段:本階段是戲劇表演的主要階段,也是語言輸入的核心階段。教師通過Why、How、When、What、Where等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大意,同時鼓勵學生猜測劇情和人物心理變化,鼓勵多元化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推理能力。在理解的過程中,教師結合故事上下文等幫助學生學習一些新授的內容,在完成課文主要內容和細節(jié)之后,最后帶著學生完整地觀看視頻或動畫,進一步入戲和鞏固教學內容。
T:The king likes new clothes very much.Here comes two men.
Q1:Who are they?
Q2:Why do they come?
Q3:How do they make the magic clothes?
Q4:Why do the people see the beautiful clothes?
Q5:Is the little boy right?
Q6: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king?
皇帝的新裝是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所以故事的發(fā)展不是重點,通過各種疑問句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可為后續(xù)的故事改編打下情節(jié)基礎。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同步學習英文表達,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也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角色化戲劇展示
第三階段:學生分組上臺進行角色化展示。首先可以根據對角色的理解讓學生模仿語音語調,進行表情、動作和戲劇化語言的指導;教師還可以抓住故事中的一些有趣點、思維點,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對故事臺詞進行改編,對不同文化活動進行再理解和再創(chuàng)造,賦予角色鮮明的特點,充分實現(xiàn)對語言的運用和內化。
國王上街游行表演片段:兩個騙子來找國王……
騙子1:Dear king ,we can make magic clothes for you.Only clever people can see it.
國王:Really?You make two for me. You two wear them and go to the street.
有了第二階段思維的拓展,改編熟悉的童話故事也就變得水到渠成。學生不再局限于老舊的情節(jié),機智的國王形象更受歡迎,表演中結合服裝道具和同學們專業(yè)的評價指導,讓戲劇表演與小學英語教學有效融合。
(四)多元化戲劇評價
第四階段:根據表演評價表,對學生表情是否投入、語言是否流暢、動作是否到位,以及小組合作的程度、輔助道具的使用情況等給予星級總體評價和個體表演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同時教師也會鼓勵參加表演的同學進行自我評價,提高學生參與戲劇表演的熱情,以促進他們對文本有更豐富的體驗和更深刻的理解。為了更好地運用戲劇表演的評價指導教學,還可以把戲劇表演的一些策略整合進表演評價表中,付諸實踐,進行修改,并繼續(xù)實踐、發(fā)現(xiàn)新問題,最后確定以下表演教學的學生評價表。
以上評價表從語言要求、表情和動作要求、道具要求、合作要求、對表情整體感覺評價這五個方面對表演教學進行評價,學生根據標準給予打星。在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伙伴互評的方式,鼓勵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價,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這就有了生生評價。同時,教師根據表演的情況,把對學生的評價和生生評價、自我評價方式有機整合在一起,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發(fā)展、情感體驗、課堂參與等,達到以評促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薔,錢小芳,桂洲,張力青.以戲劇教學促進小學生英語學科能力的發(fā)展[J].課程·教材·教法,2016(2):93-99.
[3]張海燕.一種兼顧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英語教學新方法[J].江蘇教育,2015(12):18-19.
[4]宮文勝.戲劇教學法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的三條路徑[J].江蘇教育,2015(12):8-11.
[5]朱紅.戲劇教學策略在小學英語Story time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