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來信
“德育信箱”老師:
您好!我是一位第一年當班主任的年輕老師?,F(xiàn)在的家長可不待見我們年輕老師了,一聽我這么年輕,就經(jīng)常對我的工作挑刺,甚至有些家長對我的工作指手畫腳。我已經(jīng)很努力了,但是有些家長總是擔心我們年輕老師教不好學生、帶不好班級,言談之間對年輕老師充滿了不信任。我該怎么辦?
回信老師:何麗娜(富陽區(qū)富春中學)
親愛的老師:
你好!看了你的來信,我真的很能理解你內心的感受。第一年做班主任,自己元氣滿滿,雄心勃勃地打算好好大干一場,家長卻質疑挑刺,那種心情真的很難受。因為我也曾有過像你這樣的經(jīng)歷。然而回首當年,我卻感謝那段充滿挑戰(zhàn)的年輕歲月,因此它讓我迅速地成長。我相信,你也同樣可以。
理解家長所憂,換位思考
年輕,只是一個年齡概念,不是一個水平概念。沒有誰規(guī)定,年輕教師就帶不好班。年輕教師把班級帶得風生水起的多得是。但是,家長卻對年輕教師一萬個不放心,也就出現(xiàn)了你信中的苦惱:“家長對我的工作指手畫腳……充滿了不信任。”究其原因,家長擔憂的是如此年輕的班主任,教育教學經(jīng)驗都沒有,能把這么大的班級帶好嗎?我的孩子在這個班級中能進步嗎?家長有這樣的擔憂也是正常的,畢竟孩子的發(fā)展是走不了回頭路的,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遇上最好的老師和最好的班級。那么,我們怎樣化解他們的擔憂,建立起家?;バ拍??
化解家長所憂,實力是最佳良方
我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年擔任初一班主任時新生報到的場景。有位母親領著孩子來報到,看到我后,說:“老師,你是班主任嗎?”我笑著點頭。她語氣中透露出隱隱擔憂:“我家大女兒今年也畢業(yè)了,估計跟你一樣大……”我尷尬地繼續(xù)點頭。其實,我在這里想說的是,面對在年齡上可以當自己長輩的家長,說再多豪言壯語,也沒有多大的效果。我們只有拿出行動來,才能讓他們真正信任你。我始終認為,高質量教育教學是學校的生命線,也是教師得到社會認可的標準之一。
贏得家長信任,是擼起袖子加油干出來的
很多功夫,下在接班前
開學前后,我閱讀孩子的入學資料,反復研究他們在小學階段的表現(xiàn),整理出每個孩子在學科上的短板。個別學科成績特別不平衡的孩子,我還從其小學班主任那里了解相關情況,做到知己知彼。
很多智慧,開在細節(jié)處
開學后,我關注班級每個學生,摸清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為每個學生量身定制更優(yōu)化的發(fā)展路徑。比如,安排課代表遵循“一優(yōu)一平”原則,即安排兩個學生擔任某一門學科課代表,一個學生在該門學科上成績突出,另一個則相對平平。這樣安排,優(yōu)秀的學生繼續(xù)保持,另一個成績普通的學生能夠通過多接觸老師,多跑辦公室,潛移默化,奮起直追。我還記得當時有個英語成績普通甚至有點落后的學生來反映不想當課代表,我耐心傾聽他講完理由,笑著問他:“誰規(guī)定說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能當課代表?”當我打消了他所有的顧慮后,他也就欣然接受了。到期末時,他的英語成績提高了許多。
很多努力,融在團隊里
除此之外,我制定了合作小組競爭制、互幫互助計劃等一系列學習策略。到了期中考試,班級平均分比開學時進步了十多分。在這個健康積極的班集體中,絕大部分同學都有了進步。期中考后的家長會,從家長的眼神中,我似乎看到了他們對我的肯定和信任。
發(fā)揮年輕的優(yōu)勢,讓自信飛揚起來
親愛的老師,年輕不是絆腳石,而是我們的資本和優(yōu)勢。相比許多老教師,我們年輕老師在大學階段學習了更加先進、更加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而且,剛從自己的學生時代走來,我們更了解學生的心理訴求,更容易與學生溝通。更重要的是,年輕教師精力充沛,尤其是在當今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更加得心應手。
多一些家校溝通,讓理解流淌開來
人與人之間,多一些溝通,彼此就理解了。我們每隔一周可以視班級的具體情況組織一次主題班會,如針對班級學生亂花零錢的現(xiàn)象,開展“零花錢該怎么花”的主題班會,樹立班級正能量;當孩子或者班集體獲得了進步時,及時地把孩子的表現(xiàn)、班級的榮譽等在微信中分享給家長,甚至可以通過微信美篇或公眾號的方式,推送出去。家長與孩子都喜歡被認可,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班級氛圍中,孩子也會慢慢地和父母敞開心扉,家長也越來越愿意與我們探討孩子的問題。
在從教路上,每個班主任或多或少都會面臨來自家長的壓力。然而,我們始終要提醒自己:家長,不是我們要征服的對象,而是我們合作的對象。最后推薦兩本書給你,或許能觸發(fā)你更多的思考,給你帶來幫助:張萬祥《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簡·尼爾森《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