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蓉
(寧波財經學院人文學院 浙江 寧波 315175)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金課”的概念,提出要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zhàn)度的“金課”。[1]“金課”的實質是要有反映前沿性和時代性的課程內容,呈現先進性和互動性的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而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 OBE,是指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實施,以提高學生英語應用水平為目標的教學理念。大學英語“金課”建設以OBE理念為指導,可以消滅或減少低階性、陳舊性和不用心的“水課”,提升難度和深度,使大學英語課程跟上時代的步伐,反映社會前沿知識,從而豐富大學英語“金課”的“內涵”,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展國際視野、增強思辨意識。
OBE被稱為成果導向教育,也可稱之為能力導向教育。這項教育具備先進性、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三種屬性;于1981年被提出,很快得到了諸多學者、教育學家的認可和支持,自此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流行開來,繼而成為教育領域的主流理念。
OBE理念于近些年引入我國,并引起巨大的反響,這與我國教育改革進程加快、教育改革逐步深入脫不開關系,引入大學英語課堂是必然結果。具體來說,OBE突出和強調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主要目標是助力學生取得理想學習成果。OBE理念以明確學生學習成果、獲悉學生學習成果緣由、清晰幫助學生途徑、探究學生學習成果掌握程度為基本內容,以保障學生快速、準確、有效達成學習目的為實施目標。
OBE的實施有幾個必要前提:明確學習成果、構建課程體系、確定教學策略、自我參照評價并逐級達到頂峰。這幾個前提缺一不可,其中,逐級達到頂峰主要是將學生學習進程劃分成不同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目標,并依次從初級向高級過渡,最終使學生達成頂峰成果,而對教學時間、教學途徑與方式沒有過多限制。
1.教學時長方面
OBE模式相對靈活和寬容,可以結合教學需求、師生需求來縮減和增多時間;傳統(tǒng)教育正好相反,教學安排、教學時長皆固定,沒有太多變動空間。
2.定義標準方面
OBE模式下的定義標準是清晰的,對所有學生都是標準導向;傳統(tǒng)教育采取的競爭性標準,不能保障所有學生都學有所成,成功是在較小范圍及小概率的。
3.關注重點方面
OBE模式注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果獲取,旨在畢業(yè)前將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到最高高度;傳統(tǒng)教育則更關注學生每一次測驗和成績。兩者在這方面有著較大差異。OBE模式更關心學生學習結果框架,而傳統(tǒng)教育則更多的關心課程結構,這也是兩者之間較為明顯區(qū)別。
就OBE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而言,則會體現學生被動學習、主動學習,教師課堂主導地位和引導地位,課本知識傳授和話題討論、問題答疑等諸多差異??梢奜BE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之間存在較多、較大區(qū)別,這些區(qū)別見證了傳統(tǒng)教育滯后性特點,也由此印證了OBE教育的先進性特點;由此可見,OBE教育取代傳統(tǒng)教育是一種必然。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培養(yǎng)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是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都是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側重從三方面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根據什么確認學生的學習成果;要讓學生取得怎樣的學習成果;如何讓學生取得這樣的成果。[2]學生、教師、課程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體,以OBE理念為指導,倡導“自主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從關注上文所述的學生“學習成果”的前兩個方面出發(fā),可以挖掘、深化大學英語“金課”的課程功能、培養(yǎng)目標內涵。
成果導向教育的出發(fā)點是根據什么確定學生的學習成果。作為培養(yǎng)外語人才的大學英語課程,要做到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與其他文化溝通、交融。在當下構建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需要闡釋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由此大學英語“金課”承擔著服務國家戰(zhàn)略的課程功能;教育部在2018年發(f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提出,要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著力開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作為高校通識教育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大學英語“金課”承擔著培育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功能。大學英語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學校課程建設不能只關注教育結果,而應把課程的育人功能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放在首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健康生活、創(chuàng)新能力等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要讓大學生取得怎樣的學習成果”,即培養(yǎng)出具有什么素質的人才,是成果導向教育關注的重點。在現代社會,提升大學英語課程的挑戰(zhàn)度和難度,首要的是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對大學生進行“合理增負”,合理增加大學英語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zhàn)度的“金課”,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驅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培養(yǎng)一大批具有人文精神、國際視野、健全人格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是我國高等學校在新時期的重中之重。為了滿足、適應這一要求,大學英語“金課”在實施過程中要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yǎng)其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大學英語課程處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因此,大學英語“金課”的目標還必須增強學生的思辨能力。
大學英語“金課”的內涵是以OBE理念為指導,從“根據什么確認學生的學習成果,要讓學生取得怎樣的學習成果”兩大成果導向來分析的。大學英語“金課”建設的路徑要針對課程特點,從OBE理念的“如何讓學生取得這樣的成果”這個落腳點來進行探討。
大學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幫助學生了解社會與文化,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培養(yǎng)跨文化的交際意識;促成學生習得與自身專業(yè)相關的學術英語知識,提高其在專業(yè)相關領域進行交流的能力。以OBE教育理念為指導就要實現從一元語言文化目標到包含語言技能、社會文化、情感交流和思維認知等在內的多元目標的轉換;因此,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而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不斷更新,做到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轉變學生對大學英語的學習態(tài)度,為國家培養(yǎng)真正有實際交際能力和英語水平的專業(yè)人才,真正實現大學英語教育的“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3]。
根據挑戰(zhàn)度和高階性的“金課”要求,要把反映新科技、新知識的豐富內容納入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挖掘教材深度,開發(fā)有內涵、有深度的大學英語“金課”。Fan 教授指出,課堂教學有五重境界,即沉默(Silence)、回答(Answer)、對話(Dialogue)、思辨(Critical)、辯論(Debate)。要推動“課堂革命”,將課堂教學提升到第四重境界,努力實現第五重境界,才算真正達到“金課”標準。[4]推行課堂革命,可以依托“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云班課等建設大學英語SPOC課程平臺,并將語言知識的講授傳到平臺上,釋放出課堂教學時間,并歸還給學生。通過平臺在線學習與交互、線下課堂展示與交流,開展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以主題、任務、項目驅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高層次的師生互動。
實踐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探索知識、發(fā)現知識的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技能、創(chuàng)新技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前,已然受到了師生的認可與歡迎。大學英語“金課”的建設應重視實踐教學工作,著力提升實踐育人水平,全面落實實踐教學各項要求。尋找學生關注度高的熱點話題,開展切合學生實際的系列課外活動,如英語思維導圖大賽、英語微電影大賽、英語趣配音大賽、學術英語詞匯競賽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思辨能力,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于實踐之中。當然,實踐活動需面向全校學生,讓學生具備均等且充足的參與機會,使每一位學生都可在參與實踐活動中獲得至深體驗與至深感受,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品質,間接提高“金課”價值和魅力。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在課程考核過程中,大學英語要將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引導學生重視課堂教學。以成果導向教育的“持續(xù)改進”理念——“評價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為指導,建立多元、德育化的評價體系,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價值觀的引領。評價體系盡可能涵蓋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以提高評價客觀性、真實性,加深學生學習、了解、認知與掌握,更好地制定、實施教學計劃、教學方法,使大學英語“金課”教育更具針對性、側重點,取得理想教育教學成果。此外,完善的評價體系,可對學生英語學習產生積極、正向影響,使學生具備學習意識、攻克學習困難動力與勇氣,這便是評價體系的又一重作用和優(yōu)勢。
結合當前教育發(fā)展趨勢看,未來建設大學英語“金課”仍是主要任務和重要使命,需不斷與OBE理念融合發(fā)展,以喚醒大學英語課堂魅力與活力,這是具有深遠意義的。為了協(xié)助更多大學英語教師完成該項艱巨任務與使命,這里提出幾點建議:
所謂萬全準備包括心理準備、思想準備等,將OBE理念下的大學英語“金課”建設當作長遠任務來完成,更要不斷汲取新思想,認清教育教學發(fā)展趨勢,從而順應外部環(huán)境變化,不斷優(yōu)化、調整大學英語“金課”建設方略,保障大學英語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大學院??山o予大學英語教師完成“金課”建設的所需力量及支持,保障大學英語“金課”建設快速、高效完成。支持需要多樣化,包括物力支持、人力支持、設備支持等,涵蓋“金課”建設的方方面面,保障“金課”建設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的標準與要求。
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大學經濟、技術等實力較弱,自然在建設“金課”過程中遭遇較大阻礙與困難。這個時候,就有必要有意識地借助外部企業(yè)力量,尤其是有合作關系的企業(yè),在雙方達成一致前提下,引入設備、人才等方面支持,強化大學英語“金課”建設力度,便可有望實現“雙贏”,好處顯而易見。
“金課”建設是進一步貫徹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精神的重要舉措,大學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承擔這份使命、付諸多項行動。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說,大學英語課程唯有與時俱進,不斷發(fā)展,從國家、社會的需求出發(fā),才能成為學生喜歡的“金課”。面對OBE理念愈加深入人心,高校應有意識地將大學英語“金課”建設向OBE理念靠攏,使其符合現實教育教學需求。本文介紹了“金課”的內涵和建設路徑,闡述了如何將成果導向理念與大學英語“金課”有效融合,以期為推進中國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fā)展和“大文科”建設貢獻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