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華 鄧啟烈
(1.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22;2.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桂林 541004)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國辦發(fā)〔2019〕40號文件)指出:全面推動足球、籃球、排球運動的普及和提高;積極探索中國特色“三大球”發(fā)展道路,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xié)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三大球”訓練、競賽和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強化科技助力,提高“三大球”訓練、競賽的科學化水平;挖掘“三大球”項目文化,提高大眾的認知度和參與度[1]。
高校校園文化發(fā)展中,籃球運動是一種深受師生歡迎,師生能共同在籃球場上交流籃球技術、切磋球藝,共同探索提高技術水平的運動項目,因此在高校眾多體育選項課中,籃球毫無爭議成為最受大學生追捧的運動項目之一,籃球運動能有效促進廣大青年學子身心健康,由于籃球運動是集體性球類運動,需要團結協(xié)作,共同克服籃球比賽中對手制造的困難才能取得最終勝利,籃球項目能培養(yǎng)大學生個人與社會責任感。
高校籃球課程是我國籃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之一,高?;@球教學效果的提升,可提高籃球競賽水平。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Teaching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簡稱TPSR)是美國Don Hellison博士所發(fā)展的一種通過身體活動促進青少年個人與社會責任正面發(fā)展的體育教學模式。
TPSR模式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Don Hellison博士給美國芝加哥市中心一所高中的50多名學生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發(fā)明而來,能明顯提高青少年生活技能,正面發(fā)展的體育教學模式[2]。
TPSR模式主要內涵是責任層級(Level),即責任是有層次性的,分為5個等級,分別是尊重他人的權利與感受(Respect for the rights and feelings of others)、努力與合作(Effort and Cooperation)、自我導向(Self-direction)、幫助與領導(Helping others and leadership)、遷移(Transfer outside the gym)。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以責任層級為目標,大學生、中小學生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每個層級的責任[3]。
Hellison博士認為在體育運動中,要有一套教學實施基本架構,每日課程計劃中(Daily program format)要包含以下5個程序。
1.2.1 關系時間(Relational time)
體育教學工作者可利用課前、課中、課后建立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師指導,師生關系時間的確定在任何時刻皆可實施。
1.2.2 責任的認知對話(Awareness talk)
體育教師指導有非常良好的責任層級表現,使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懂得,不但要掌握體育運動技能,而且要具備完善的個人價值觀。
1.2.3 體育活動計劃(Physical activity plan)
體育教師課前計劃每節(jié)體育課的具體鍛煉內容,使廣大青年學生通過體育運動,完成每節(jié)體育課個人與社會責任層級目標。
1.2.4 團體會議(Group meeting)
體育教育工作者引導學生以3~4人為單位,組成小組針對體育教學中需要討論的問題,每位學生發(fā)表言論,教師總結。
1.2.5 自我反省時間(Self-reflection time)
讓學生針對個人課堂表現和個人與社會責任(TPSR)的責任層級目標進行對照,反思個人進步的優(yōu)點和下次體育課堂需要改進的缺點。
籃球運動使參與者或觀眾,都能從心理上得到滿足,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球是集體運動項目,需要5名場上隊員團結協(xié)作,提高個人責任能力,籃球運動隊才能整體獲取勝利[4]。籃球運動的規(guī)律和個人與社會責任(TPSR)內涵相契合。
籃球是在全身神經系統(tǒng)調動和支配下完成的項目,經常參與籃球競賽的大學生,神經中樞調節(jié)能力較強[5]?;@球通過加時必須分出比賽勝負,不會出現比分是平局的賽事,參與籃球比賽的大學生會體會到高強度的競爭。
籃球運動從開創(chuàng)之初,就具備全面提升個人能力、全面提高個人素質的功效,籃球對提高大學整體文化氛圍,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廣西藝術學院一年一度的籃球賽為例,大學生提前幾個月開始訓練,每個二級學院的籃球隊伍,教練均由學生自己聘請高年級的學長擔任,臨場執(zhí)法的裁判由學生擔任,當有運動隊感到裁判的執(zhí)法不公平時,學生就會聯(lián)名上書到仲裁組,如果得不到仲裁組滿意的答復,二級學院的隊伍會再次上書到學校領導層級。在廣西藝術學院所有的學生比賽中,學生觀眾的吶喊助威聲、學生熱情投入程度、二級學院領導重視程度,沒有任何一項體育賽事能與籃球比賽相抗衡。
目前,高?;@球教學模式多采用傳統(tǒng)運動技能類教學模式,該模式主要遵循青少年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從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認知全過程,傳統(tǒng)運動技能類教學模式以體育教師掌控體育課堂為主,學生積極配合教學過程為輔的體育教學模式。傳統(tǒng)運動技能類教學模式重視從運動技能形成角度來教學,把示范→講解→練習→糾正錯誤動作→再練習作為教學程序。
作為體育教學工作者,只有明白和掌握體育動作技術的形成規(guī)律,才能因材施教,教給學生1~2項體育運動技能。掌握運動技能是傳統(tǒng)運動技能類教學模式指導思想,傳統(tǒng)運動技能類教學模式主要理念是通過運動技術的分段學習,分解體育技術動作細節(jié),使青年大學生能初步掌握運動技能,在反復的練習中使運動技能的掌握達到自動化的水平。
關系時間發(fā)生在體育課前或課后,記住學生的個性特征,提到一些他們的特殊事情,奠定師生良好的信任關系[2]。通過以下4個目標提高師生關系。
3.1.1 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
在籃球教學課堂中,當學生投籃準確率提高時,教師及時提出表揚。
3.1.2 肯定學生的個性特征
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不同,在籃球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個性,并在籃球分組5V5教學比賽中,鼓勵學生揚長避短,發(fā)揮學生個性特征中的長處。
3.1.3 教師重視學生的意見
學生提出新的籃球進攻戰(zhàn)術路線圖,運用到球隊籃球比賽中,教師要尊重學生思考成果,鼓勵學生運用新的進攻戰(zhàn)術。
3.1.4 重視學生的決策能力
在籃球比賽教學中,教師把每個小組攻防技戰(zhàn)術決策力交給每位小組成員,教師只是旁觀者,不參與決策。
認知對話是廣大青年學生建立自我責任層級的關鍵過程,安排體育課前開始部分,首先體育教師簡明扼要地講解,學生在此次課堂要完成的責任層級目標,然后由學生小組代表發(fā)言,學生表達自己制定的責任層級目標。例如,籃球課程教學中,要求每位學生課前寫出自己此次籃球課肩負的責任目標,籃球課上先由學生講出自己的責任目標,教師再簡明扼要地表述學生課堂上所要達到的責任層級目標。
體育活動是以掌握運動技能為主要出發(fā)點,完成學生制定責任層級為目標,課堂教學所占時間最長的教學過程,體育活動目的是使TPSR責任層級內容與體育教學內容一致,通過認知教學、直接指導、學生個人決策、團體決策教學方式融入責任層級內容。例如,籃球分組教學比賽中,更改籃球比賽規(guī)則,球過了中線后,不允許運球,只允許同伴之間相互傳接球進攻。規(guī)則改變后,進攻時每位隊友都能觸球,籃球技術好的學生,需要呼喚同伴通過積極跑動,隊友之間才能傳接球,成功實施尊重他人的權利與感受責任層級。
體育活動結束后,體育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各小組成員對各自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師生共同分析體育課堂真實感受的過程,學生將體育課堂自己的體會,告訴任課教師,即為團體會議。例如,團體會議中要求每位運動員參與發(fā)言,當籃球運動員就此次課觀點發(fā)生爭執(zhí)時,教師要心平氣和地要求隊員之間和平解決沖突,教師在尊重每名學生的前提下,實事求是地評價每位球員在此次課程責任層級完成目標情況。
團體會議過程后,體育教師指導學生針對自己體育課堂的個人與社會責任層級目標的表現,進行自我評估,學生將個人與社會責任層級寫在訓練日記本上,反饋給體育教師,學生自己所處責任層級,即為自我反思時間。例如,學生通過思考自己在籃球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將自己與5個責任層級關聯(lián)度的高低寫在籃球教學日記本上,日記本在課后交給籃球教師評閱,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個人與社會責任教學模式,有利于青少年學生將籃球課程產生責任行為遷移到社會生活方面。
高?;@球課程教學中,引入TPSR教學模式新型的教學思想,使大學生從單純的傳統(tǒng)運動技能類教學模式轉變到新的教學理念,大學生在掌握籃球基本技術基礎之上,能熟練運用更為專業(yè)的籃球技術。在籃球教學時,體育教師可從大學生籃球技術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TPSR教學模式教學步驟,設計出更精彩的教學方案。
當前互聯(lián)網發(fā)達,大學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機,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感到自己無事可做時,就會自動拿出智能手機,投入地滑動智能手機,課堂上體育教師需要多次提醒學生放下手機,站起來走到運動場上。學生針對TPSR教學模式中的認知對話,課前將要發(fā)言的內容寫在籃球教學訓練日記本上,針對每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要達到的責任層級目標發(fā)言;體育活動后要開展團體會議,同樣需要每個人思考課堂表現,師生共同分享各自真實觀點,當觀點不同出現爭執(zhí)時,教師要和平解決沖突;TPSR教學模式中自我反省時間是在體育課堂結束后,學生自我反思與5個責任層級關聯(lián)度。TPSR教學模式下,學生無論是課前、課中、課后都需要思考,沒有空閑時間關注智能手機上面發(fā)生的事情,TPSR教學模式是讓每位學生思想和身體都投入到籃球課堂上,能有效激發(fā)大學生學習籃球課程興趣。
TPSR教學模式創(chuàng)始人Don Hellison博士是基于德育教育改革的要求而開發(fā)該模式。人格塑造是高?;@球課程教學目標,TPSR教學模式體現了德育教育在大學生人格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德育教育和身體活動的結合,是要在籃球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中的責任感教育。責任感作為人的基本道德素養(yǎng),不會在籃球運球技術、籃球傳球技術、籃球戰(zhàn)術學習教育中自然形成,而需要不斷地通過籃球教學中關系時間、認知對話、體育活動、團體會議、自我反思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是在TPSR教學模式教學步驟中,通過體育教師積極正面引導,在反復多次個人與社會責任感的習練中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