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突然爆發(fā)使得傳統(tǒng)的線下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正常實施,對外漢語教學不得不改變策略,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與應用,使得線上教學成為了大家探究的焦點,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在線發(fā)展也是我們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但是在線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模式,在縮短人與人的溝通距離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本文將結合筆者的自身經歷,對漢語國際教育教育線上教學模式進行分析,以期為漢語國際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與參考。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對外漢語;在線教學
李宇明教授曾指出:“漢語國際教育是一種“國際敏感型”教育,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在全球不斷肆虐,給全球的經濟與文化帶來了重創(chuàng),對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來說,更是如此,這場疫情使得很多學生由于資金不足而放棄了對于漢語的學習,其次疫情使得人們不得不居家辦公,采取遠程教學的方式,但是網(wǎng)絡作為第三方的溝通媒介存在著不確定性,在上課的過程中很可能因為網(wǎng)絡的問題而使教學大打折扣。但是后疫情的大背景下,權宜之策便是線上教學,因此探究在線漢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反思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漢語國際教育在線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之前任教于巴西孔子學院,受疫情影響,不得不轉為線上教學,但是線上教學過程中筆者總結出了以下問題:
首先體現(xiàn)在教學管理方面,對于學生的狀態(tài)了解不足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清楚的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以及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而轉移到線上之后,以筆者使用的騰訊會議平臺為例,學生一般會關閉攝像頭,這樣老師無法了解到學生的狀態(tài),是在吃東西還是在學習,對于所授的內容的接受程度教師也是不得而知,因此課上教師會時不時的問同學們是否能夠明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于教學內容的教授;其次教師在問問題的時候,有些學生會關閉攝像頭以及聲音,教師不得不多次詢問是否能夠回答,降低了學習的效率。
其次體現(xiàn)在線上教學中,網(wǎng)絡的制約因素體現(xiàn)明顯。網(wǎng)絡雖然在當代社會較為普遍,但是并沒有達到完全普及的水平,以巴西為例,作為南美最大的國家,巴西貧富差距較大;整體的公共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大部分網(wǎng)絡情況并不是很好,而且時不時會存在斷網(wǎng)或者斷電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網(wǎng)絡教學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在上課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xiàn)學生的畫面卡頓、或者學生突然閃退,以及受網(wǎng)絡延遲影響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知識接收存在不對等的現(xiàn)象,這些都制約了在線教學的效果。
以上的問題是我們意識到課堂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不是簡單的平移;會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疫情也使我們意識到,未來線上教學將是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我們應考慮如何調整并改進教學效果,減少因疫情帶來的影響。
二、漢語國際教育在線教學改進策略
首先,充分挖掘在線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學習資源;使得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減少因為網(wǎng)絡等因素對于在線教學帶來的影響,以筆者為例,筆者在課后會以主題的形式給學生們發(fā)送學習資料,比如在講到漢字的時候,筆者會給學生們看一些在B站上關于漢字演變的視頻以及分享關于漢字學習的一些網(wǎng)站,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在課下的時候有材料可學。
其次,要增加操練環(huán)節(jié),鼓勵每個學生進行練習,語言學習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操練;由于受網(wǎng)絡的制約,線上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語言的操練,很容易發(fā)展為成為教師的“一言堂”,不僅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學生語言的學習;因此教師要采取多樣的操練形式,鼓勵學生開口說,多表達,并設置一定的獎勵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再次,要開放錄屏,提供課程回放。受網(wǎng)絡影響,在線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學生掉線、網(wǎng)絡延遲以及卡頓等現(xiàn)象,使得學生的聽課效果打折扣,漢語國際教師不妨采取開放權限,使學生可以進行錄屏學習,達到一種在線與回放相結合學習的效果,這樣也有利于一些上課沒有聽懂的同學及時進行回顧,反復學習,提升對于漢語知識的掌握效果。
另外,作為漢語教師要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不斷探索教學資源,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同時漢語國際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與溝通,互相探討教學經驗,以期取長補短。
新冠疫情使線上教學成為新常態(tài),線上教學也將成為對外漢語教學的新常態(tài)。作為漢語國際教師,我們要善于從新冠疫情的“危機”中尋找“機遇”,不斷調整教學方式方法,以求應對當下,謀劃長遠。
參考文獻:
[1]李宇明,李秉震,宋暉等.“新冠疫情下的漢語國際教育:挑戰(zhàn)與對策”大家談(上)[J].語言教學與研究.2020(4).
[2]陸儉明等.“新冠疫情下的漢語國際教育:挑戰(zhàn)與對策”大家談(下)[J].語言教學與研究.2020(5).
[3]任雨萌,趙淑梅.后疫情時代對外漢語教學的思考與轉變[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0.06.
[4]許舒寧,劉麗萍.后疫情時代漢語國際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及教略.西部學刊[J].2021.03.
[5]祝巖屹.網(wǎng)絡孔子學院在線課堂“三教”問題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6]雷容.巴西孔子學院與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J].荊楚學術論叢,2014(01).
本課題是教改課題:為河北外國語學院校級課題《新冠疫情背景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課程創(chuàng)新研究》(HW202031)的最終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