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蘇芹
(江蘇省沭陽縣第一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 江蘇 沭陽 223600)
幼兒是從具體參照物而進行思維的,如果讓他說出菠蘿和鳳梨有什么不同,只有讓他看一看兩種水果,并且親自嘗一嘗兩種水果的味道,才能說出,這是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表現(xiàn),也是嬰幼兒最低級的一段表現(xiàn)。幼兒是以我為中心的思維,從自己角度出發(fā)去思考。直觀并且摻雜著感情去看待事物的傾向,所以,不能合理全面地考慮問題。學前期幼兒形象思維是依賴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現(xiàn),以及它們彼此聯(lián)系來進行思維,如幼兒在聽故事時,往往根據(jù)頭腦中的故事人物言行和情節(jié)等具體形象來理解故事,僅靠直覺行動的思維方式是不能實現(xiàn)的,更多的需要依靠行動本身及行動條件等表象來思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所進行的概括反映是以事物外部特征為依據(jù)。根據(jù)事物之間外表的相似點進行判斷,所以還沒有了解事物的本質和屬性。隨著生活的豐富,感情經驗的增加,語言的完善,幼兒開始探索各事物之間的關系和聯(lián)系,開始從是“什么”的間題,逐漸過渡到思考“為什么“怎么樣”的間題。這些都說明幼的思維逐漸由具體形象性向抽象領域發(fā)展。
喚醒幼兒的生活經驗也是思維形成的必備條件。教師可以通過語言的引導,喚醒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他們打開想象的空間。比如,當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繪畫作品中只有一個房子且畫面較為單調的時候,教師可以與該幼兒進行溝通“你畫的是什么呀?”“小房子”“這座小房子在什么地方呀?”“在森林里”“森林里還有什么呢?”“有樹、花、小溪、動物?!苯處熗ㄟ^語言的引導,可以幫助幼兒把語言描述轉換成生動形象的畫面。如果教師的語言機智幽默,將大大提高指導效果。比如,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畫的西瓜非常小,就可以說:“你畫的是西瓜寶寶吧,你再把它的爸爸媽媽也畫出來好不好?”在幼兒的意識里,爸爸媽媽會比孩子的個頭高,自然畫出來的“西瓜爸爸媽媽”就會大些,這樣的語言就比“你應該畫大一點”取得更好的效果。
形象思維來源于直觀的事物,如幼兒最喜歡動物,教師可讓幼兒游覽動物園,在引起幼兒興趣的條件下,問他們看到了一些什么動物,通過直觀了解動物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東西,動物的形體、習慣、行為、羽毛、皮膚、色彩、叫聲、吃食都可用談話、提問的形式讓幼兒掌握。還可以用概括、分類、比較,認識哪些是爬行動物,哪些是哺乳動物,比較鹿、大羚羊、犀牛它們的角都長在什么地方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讓幼兒進行欣賞。一方面,幼兒可以通過欣賞優(yōu)秀繪畫作品,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促進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幼兒在欣賞優(yōu)秀繪畫作品的過程中,可以對作品的人物形象、藝術表現(xiàn)方式、繪畫技巧、色彩搭配等方面賦予自己的理解并從中獲得啟發(fā)。漸漸地,幼兒的藝術感就可以得到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給幼兒審美能力帶來的有益影響,會在幼兒的作品中直接表現(xiàn)出來。教師不僅要有計劃和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優(yōu)秀繪畫作品供幼兒欣賞,而且可以建議家長帶幼兒參觀美術館、博物館,使幼兒多方面接觸藝術作品,提高審美能力。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教育幼兒最好的手段幼兒思維能力從中得到較好體現(xiàn)。在游戲活動中,幼兒之間可以自由打打鬧鬧,你追我趕,自然的相互競爭,奮力爭先。幼兒在游戲中扮演角色,按游戲的規(guī)則來行動,首先就要形成關于角色、規(guī)則和行動的表象,通過這些表象進行游戲活動。隨著活動的發(fā)展,幼兒的表象也日益發(fā)展,表象在解決問題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多,思維中的表象成份越來越大。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發(fā)展了思維能力、發(fā)展了智力,體腦并用,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全發(fā)展。幼兒可以將自己參與戶外活動時活動場景畫出來,包括每個人的神態(tài)動作等。無形中也提升了其繪畫能力。
引起興趣,激發(fā)幼兒情感,發(fā)展形象思維。人的思維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早就應用在教育中,許多教學原則就是建立在兒童大腦細胞喚醒的基礎上,學校實施的愉快教育,強調興趣等情感因素,也是注意大腦興奮點的激發(fā),引起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在幼兒情感參與的情況下,這些促進幼兒形象記憶與思維發(fā)展的教育目的都可以達從而提升幼兒繪畫技能。
教師善于捕捉利用幼兒思維能力,同時需要幼兒雙手、身體及大腦之間的協(xié)調與配合,需要幼兒有使用繪畫工具和辨識色彩的能力,需要幼兒能夠完整地認識與表達事物,需要幼兒有耐心和恒心,需要幼兒有快樂的心情和對美的體驗、全身心地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