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萍 福建省泉州市鶴山小學
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部分,對學生強健體魄的養(yǎng)成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有重要意義。在傳統的體育教育中,課堂的教學重心在動作要領的講授上,但忽視了教育思想和多學科思維的貫徹,難以將素質教育落實到位。在當下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推進改革,將陶行知的先進教育理念貫穿始終。
體育教學是一類多元化的學科活動和綜合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過程,而不是簡單枯燥的體能訓練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將體育知識與其他學科內容融會貫通,堅持發(fā)揚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精神,敢于深入探索未知的領域,致力于提出全新的理論。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與多學科融合后,具備教育性和啟發(fā)性。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從而提升其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個人能力和思想品德,應用到學習和生活等不同方面,以收體育之成效。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思維的影響,認為體育和其他文化類課程沒有實際關聯,但是在推進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只有將體育與其他學科內容深入融合在一起,才能夠真正提升體育學科的價值,做到教學相長、知行合一。
在過去,大多數教師都是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進行授課,教學模式粗放而單一,難以讓學生對體育訓練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和意志力鍛煉。聯系語文教材中所學毛澤東同志的詩詞,向學生講述他暢游湘江強健體魄的故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積極鍛煉砥礪意志,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做的更好。在小學體育教育中要始終貫徹健康第一的理念,強健的體魄是學習和生活的前提,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成功的基礎。
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體育學習中學習語文知識,使得體育課程更具有人文氣息和藝術氛圍。比如在隊形訓練和跑步中,對表現落后的同學提出額外要求,小組學習小學語文必背篇目,如《江南》《敕勒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反復背誦原文,感受其雄渾壯闊、大氣磅礴的意境,鼓勵學生向英雄人物學習,培養(yǎng)愛國情懷。將語文的古詩詞和體育教學相結合,以鞏固和掌握更多的必備篇目,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輕松愉快,寓教于樂。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靈活思維。在體育學習中同樣需要學生有活躍的思維,將數學計算與體育技能相結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探索是創(chuàng)新的源頭,在籃球教學中同樣要重視探索和創(chuàng)新,把體育動作和數學知識結合起來。比如將原地運球這一連貫動作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每個部分對應一張拼圖,背面有小學數學公式和基本概念,如加減乘除。教師先不進行相關講解,只進行短暫的示范訓練,要求學生自行觀察動作要領并體會學習重點,然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得到的拼圖,回憶教師示范動作判斷哪些拼圖里的動作要領正確,之后將拼圖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列起來,再思考拼圖后面對應的問題。一系列有趣的探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的掌握相關動作要領。學生通過觀察示范動作和圖文內容,既體會到了體育訓練的樂趣,又進一步復習了數學基礎知識。
除此之外,小學體育老師可以體育訓練形式和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將當前學生喜歡的田徑、球類、花樣、競速跳繩游戲納入體育訓練范圍內,以競速跳繩游戲為例,以班級為單位,將人數分組,每組10人中2人搖繩8人連續(xù)跳,并依照小學所學的加減乘除設定特殊計數規(guī)則,以此來記連跳數量,數量多組獲勝,這種分組形式的跳繩練習,寓教于樂,既鍛煉學生手腳協調和彈跳能力,也潛意識的提高了小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計算速度,同時,也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又或者,在籃球原地運球的教學過程中,將有趣的數學知識與重復的訓練相融合,增加考驗學生思維能力和反應速度的項目,采用積分制和小組競爭的方式。學生在學習籃球原地運球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手與球的感覺,磨練意志力,潛移默化地提升綜合能力。
語言學習離不開相關情境和輔助工具,將趣味運動項目與英語語言學習相融合,會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和靈感的奧妙。體育教學離不開群體合作,在相關訓練和游戲互動項目中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如在復習walk、run、jump等詞匯時,鼓勵每位學生當老師,大膽發(fā)言。比如還有哪些與運動有關的單詞?教師采用尋求幫助式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體育訓練熱情,復習鞏固相關英語單詞,進而快速掌握動作要領的重點與難點。在相關動作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脫離傳統的體能訓練方式,利用學生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力。適當地融入英語,比如:Would you like to practice differently today?Can you understand?Rre you ready?Please answer es or No?One,two,three,Go!Go!Go!
英語語言作為一種使用工具,其最終目的是交際應用。在體育課堂上進行簡單的英文對話,開展輕松愉快的free talk,讓學生在自由靈活的體育課堂上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日常英語交流,也活躍了課堂氛圍,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對于大多數小學生而言,他們年幼,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都充滿著興趣和專注,這種體育與英語學科融趣教學模式,正是符合小學生的教學模式,在有效訓練的同時,增強小學生的英語水平,以此可見,小學體育與英語學科在教學改革中是十分有效的。
藝術具有引人入勝的魅力,蘊藏在優(yōu)秀藝術作品中的豐富思想感情是其核心所在。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藝術課程作為導入部分和結束部分,借助音樂和美術的相關內容拓展體育的寬度和深度,有助于提升學生體育活動參與度和積極性,以及抒發(fā)個人情感。
音樂作為一種聽覺藝術,用抽象手法承載文化內涵。在接力跑的教學中,可以配合聯系七個基本音極練習下壓式交接,對應哆、來、咪、發(fā)、梭、拉、西,在聽到指定音極的瞬間準確進行交接棒動作,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和爆發(fā)力。再以一些健康勵志的歌曲如《怒放的生命》《風雨彩虹鏗鏘玫瑰》《男兒當自強》等對課堂進行收尾。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學習動作要領和訓練身體素質,并通過體育與音樂的融合的方式,奮勇拼搏,自立自強,有一顆感恩的心。
美術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用空間形象手法表達獨特的藝術情感。將美術元素融入體育訓練和相關競技項目中,幫助學生形象生動地掌握動作要領,體會人體形態(tài)的美麗,通過體育與美術結合,在美學的氛圍中感受體育的魅力。
體育作為一種從古至今都存在的競技項目和有目的有意識的社會活動,在人類文明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體育來源于生活,回歸于實踐。對于個人而言,學好體育可以達到強身健體、抵御外邪的效果,而對于國家和民族而言,體育是綜合國力和民族品質的集中體現,增強體育鍛煉,提升人民素質十分重要。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始終堅持體育生活實踐統一的思想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即一切知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一先進理論同樣適用于體育教育,體育教育要立足和服務于生活實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體育教育被賦予了新的任務和使命。在教學實踐中廣大教師必須要勇于突破傳統的教育教育觀念和思維方式,站在哲學的高度看待體育教育,把個人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緊密相連,將強身健體的傳統體育價值觀同生存發(fā)展的必備技能這一新的教育價值有機結合,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在學生心中播下奮斗精神和體育強國的種子。
在小學體育小學過程中,運用多學科進行有效地融合及應用,可以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一過程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興趣,也潛移默化的提高了學生對各學科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鞏固各學科知識,也為終身體育訓練奠定基礎。
新課程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正確恰當地將其它學科的相關知識應用于體育教學中,則需要體育教師除了提高自身的專項技能外,還要更多地學習相關邊緣學科的知識,如運動力學、生物力學、運動營養(yǎng)學等,在教學中同時關注學生已有的相關學科知識,并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用不同的方式利用好這些知識,才有可能收到更好地教學效果,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小學教育中,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將體育教學與多門學科融合,引導學生在體育鍛煉的同時,也能促進各學科的發(fā)展,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長期鍛煉的觀念意識和習慣,并潛意識的增強學生多學科發(fā)展水平??茖W證明,適當運動對于智力發(fā)展也是有好處的,通過將體育教學與多門學科合理融合,不僅有助于學生其它方面的學習,也促使學生身心協調全面發(fā)展,成長為全方位、高素質的優(yōu)秀人才,這也體現了當前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求。破除傳統的教學觀念,順應課程改革的要求,體育教學與多門學融合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策略,讓體育不再獨立于其他文化課程而存在,為體育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和活力。對學生而言,體育不再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必修課,而是不同學科與人文藝術相結合的過程,在體育活動中,可以有美的享受,學習“智”與“德”的同時提升體育和“育人”效果,進而實現素質教育,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力的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