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平
(肇慶市高要區(qū)技工學校 廣東 肇慶 526100)
人文素質是每個人價值觀念、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等各方面的綜合表現,當前技校英語教學滲透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有助于學生形成社會責任感,履行責任與義務等,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技校培養(yǎng)的學生不僅要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更要有較高的人文素質,但是在當前實際英語教學中,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技校加以改進和完善。
1.1 技校學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識,文化素養(yǎng)不足。在當前社會形勢下,技校學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識,文化素養(yǎng)存在很大不足。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一般都選擇普通高中進行學習,而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高考沒有比較大的把握就進入技校學習,畢業(yè)直接面向工作崗位等。這就使得技校學生對于歷史文化、人文地理、風土人情等缺乏必要的了解,并且技校對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視不足,更關注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等,更加劇了這種現象。
1.2 過于重視專業(yè)技能,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分離。技校培養(yǎng)的學生直接面向人才市場或者就業(yè)崗位等,因此技校在進行教學設置的時候更關注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發(fā)展,而忽略了人文教育。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分離同時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通病。在這樣的形勢下,部分技校的教育教學以技能訓練為中心,人文教育不受重視。
1.3 人文教育的缺失導致人格缺陷。在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人格的培養(yǎng)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也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但是在部分技校英語教學中,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導致部分學生存在人格缺陷,引發(fā)一系列嚴重的問題。一方面,部分學生的道德素質低,無法有效辨別是非美丑,存在惡劣的行為習慣等。另一方面,部分技校學生存在技術濫用的現象,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2.1 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人文素質教育的理念。受應試教育和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當前技校英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更關注英語專業(yè)技能的掌握,重視英語考級,學生的學習動機非常明確,以就業(yè)為最重要的導向。在這種情況下,技校英語教學不得不側重于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忽略人文教育內容。教師和學校應該意識到這種教育觀念的不足,重視人文教育的實施,積極學習新課改的要求,以此為基礎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等,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的教育。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該重視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和對于英語文化的掌握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有效的差異化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自我語言能力發(fā)展。
2.2 教師提高自身人文素質。教師的人文素質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技校英語教學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提高自身人文素質,切實承擔起人文素質的教育工作。一方面,教師應該不斷學習英語知識,提高自身對英語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增加對英語文化的了解,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另一方面,教師提高自身人文素質,將人文素質教育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將人文素質教育滲透到日常語法教學等基礎理論知識教學中,促進學生英語專業(yè)能力與人文素質的共同發(fā)展。
2.3 選擇合適的教材,優(yōu)化課程設置。人文素質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因此教師應該選擇合適的英語教材,用教材來引導學生人文素質發(fā)展。在技校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漢語與英語的文化差異,突出對比,讓學生認識到兩種文化的不同,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好奇心與探索欲等,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師應該優(yōu)化課程設置。教師應該積極搜集和利用優(yōu)質教育資源,從中挖掘有用的信息,讓學生全面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宗教社會等各種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包容力,促進學生開放意識的形成。
2.4 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英語的學習本質上是一種語言的學習,其中有非常豐富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教師可以利用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教師應該搜集并利用起來。教師應該利用信息技術搜集優(yōu)質英語教學資源,比如經典的文章、歌曲、詩歌、影視節(jié)目等,利用其中的語法、詞語等展開教學,并讓學生體會語言之美,增加人文素養(yǎng)。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的教學媒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打破傳統(tǒng)英語教學沉悶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2.5 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英語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對于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更要重視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的運用。教師應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加深對英語文化的了解。
當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技校英語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掌握,更要重視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為社會提供具有較高人文素質的人才。技校教師應該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人文素質教育的理念;提高自身人文素質;選擇合適的教材,優(yōu)化課程設置;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及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等,在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