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玲
(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丹霞幼兒園 福建 泰寧 354400)
當前在開展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十分強調(diào)家園合作的教育模式,只有發(fā)揮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才能夠?qū)崿F(xiàn)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幼兒園進行必要的教育引導,在家長的配合下,共同為幼兒構筑健康和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幼兒安全問題,提升安全教育質(zhì)量和有效性。[1]在家園合作的背景下,幼兒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要更加注重幼兒園和家庭之間的連接性和延續(xù)性,提高家長的安全教育意識,創(chuàng)新安全教育組織形式、豐富幼兒安全教育的內(nèi)容,全方位的給予幼兒安全保護。
1.1 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近年來,幼兒安全事故頻發(fā),如溺水、車禍、觸電等等,據(jù)調(diào)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年因溺水死亡的1-4歲兒童約在10萬左右,占幼兒安全事故發(fā)生率的34.2%。此外,在兒童交通事故中,步行交通事故多發(fā)于5-9歲的兒童,其中因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而發(fā)生車禍在交通事故中占50%以上,例如幼兒在公路邊玩耍、不走人行道、獨自穿越馬路等等。這些幼兒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給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以警醒。為了有效的避免類似安全問題的發(fā)生,幼兒園和家長必須要通力合作,幫助幼兒提高安全意識,學會在生活中辨別和遠離一切危險因素,并且學習一些自救的常識,這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和積極的意義。[2]因此幼兒園必須要不斷的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和廣度,真正的讓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1.2 構建家園合作的新模式。在家園合作的背景下開展幼兒安全教育,還有助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家園合作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以往的幼兒教育工作中,有不少家長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qū),認為幼兒園就應該全權的負責幼兒的學習和安全,但其實不然,幼兒教育只能起到一定的引導和輔助作用,家庭才是幼兒成長和生活的主要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huán)境以及家長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為了構建家校合作的幼兒教育新模式,就可以從安全教育的角度入手,保證幼兒的安全是幼兒園和家長的共同訴求,[3]以安全教育為切入點,讓家長同幼兒園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保持一致性,并且在開展家園合作安全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加深家長同幼兒教師之間的聯(lián)系,也就為今后家園合作模式的健全和教育內(nèi)容的擴充奠定了重要基礎。
2.1 提升安全意識,創(chuàng)設家園安全教育氛圍?;诩覉@合作的背景,要開展好幼兒安全教育,就要從意識層面入手,不斷的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這就需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家園安全教育氛圍。幼兒園要指導家長利用正確的方式給幼兒以暗示,在家庭中存在著不少的安全隱患,比如家用電器、沒有封閉的門窗、鋒利的刀具或者其他利器等等,為了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家長除了要把這些東西放置好并且做好安全防護之外,要改變以往制止式的教育方式,這樣反而會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結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fā)展特點,以幼兒能夠理解和認同的方式來實施安全教育。[4]比如,在插座以及其他的電器上貼上一些醒目的標識,可以是幼兒愛看的動畫片中的邪惡人物或者是負面形象的代表,讓幼兒產(chǎn)生一定的畏懼感,從而認同這些東西是不可觸碰的。在幼兒園之中,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圍,幼兒教師可以讓孩子們學唱安全歌,在活動園地中張貼一些安全標語,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通過滲透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實現(xiàn)對幼兒的安全引導。
2.2 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強化家園之間的合作和聯(lián)系。家園合作背景下,還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安全教育的組織形式,是打造家園合作的新天地。幼兒園可以利用家長開放日,來組織相關的親子主題活動,就比如以“火災”為主題,讓家長和孩子共同的觀看相關的安全教育短片,或者直接聘請消防員來進行現(xiàn)場講解,可以讓孩子們現(xiàn)場模擬發(fā)生火災如何撥打119進行報警、如何自救等等。通過這種體驗式的親子活動,能夠有效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助于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平臺,建立相應的安全教育與交流平臺,打造家園合作的新天地。[5]比如,幼兒教師可以定期的發(fā)布相關的安全教育視頻,組織開展網(wǎng)絡化的安全教育知識競賽和答題活動,以家庭積分制來激發(fā)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加深對幼兒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安全是幼兒成長的頭等大事,家園合作背景下的幼兒安全教育策略的實施,強化了家庭和幼兒園的雙重職責,也就為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成長提供了雙重保障。